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甘谷>>正文
【精准脱贫进行时】金山:小康路上脚步坚定(图)
(2016-1-16 16:47:15)  来源:甘谷县新闻中心 作者:张伟宏  打印本页

  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薄弱,致富产业不强,这是金山镇无法回避的现实。

  去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号角吹响后,全镇干部群众精神为之一振,镇党委镇政府立下军令状:年底坚决完成1513户7202人脱贫任务,着力用“户小康”助推“村小康”,用“村小康”助推“镇小康”。

  精准脱贫路上,金山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脚步铿锵。

  出真招,力求实现精准扶贫效益最大化

  “现在,我们搬进了有路、有电、有水的小康屋,梦里都能笑醒,大伙儿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谈起村里的变化,金山镇穆家湾村群众张啸林感触颇深。

  基础设施薄弱,是金山镇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强基固本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明确提出了“出真招、强基础,拔穷根、奔小康”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决战贫困的突破口,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全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整流域整片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共建共享,整体脱贫摘穷帽,实现了精准扶贫效益最大化。

  (金山镇幼儿园)

  去年以来,该镇新修通行政村水泥路7条9公里,硬化自然村道路10条16.2公里,砂化5个自然村道路8条38公里,硬化村级巷道8条21公里;易地搬迁3村141户736人,改造危房490户,完成农网改造80户,新修梯田1390亩,实现了行政村水泥路、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全镇80%以上的土地梯田化,193个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先后新修或改扩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1个,新建村级阵地、标准化卫生室、村文化广场20个,建成幼儿园4所、村级敬老所7处。

  “只要我们把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农村发展的转型路、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路,铺到家门、修到地头、通到村口,就能为实现全面小康架起一道‘七彩虹桥’。”金山镇镇长罗小将这样认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2015年全镇先后新修道路33条84.5公里,两年内将实现自然村水泥路全覆盖。

  (新建的段家沟村阵地)

  下准方:造血式扶贫根治贫困“顽疾”

  没有致富产业,精准脱贫就是一句空话。

  一位帮扶干部形象地把改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作群众脱贫致富的“药引子”,把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富民产业作为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药方”。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能根治贫困村贫穷“顽疾”。

  为了找准贫穷“症结”,镇党委、镇政府全面推行“一包一、一管十”帮联责任制,为每个村确定1名帮扶工作队长和3-4名包联干部,每名干部包联3-10户贫困户。镇上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与群众同吃、同劳动,问民生诉求,和群众一起查找贫困落后“症结”,共同探讨脱贫致富“药方”。

  金山镇镇长罗小将告诉记者,传统的农业生产把农民群众束缚在了贫瘠的黄土地上,部分贫困户只能“等、靠、要”,长期不能脱贫。精准扶贫开始以来,镇上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调研提出了“突出项目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三项措施,实施五个万亩”的扶贫思路,积极破解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充分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帮扶来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为了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去年以来,该镇大力组织实施“五个一万”工程,依托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土地流转、新一轮退耕还林、双联单位帮扶,先后在东后梁20个村新建了以苹果、核桃、花椒为主的万亩果业基地;在田家大沟流域浅山半干旱区建成了万亩党参基地;在泾甘以北高寒阴湿区域新建了万亩无毒马铃薯基地;在全镇30个村实施了旱作农业技术双垄沟播玉米1.22万亩;按照户均1人外出务工的思路,累计输转劳务人员万人以上。

  产业扶贫投入不足一直是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以来,该镇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加快互助社建设步伐,先后新建村级互助社19个,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419户7095万元,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如今,金山镇贫困户一手牵着致富产业,一手牵着政府精准扶贫好政策,在精准脱贫翻身仗中各显其能,奋力前行。

  (谢家川子村异地搬迁工程建设现场)

摄影相关图片
雪后的天水,竟然这么美! 走进张棉驿风电场(图) 聚焦拉面师培训(组图) 航拍山水一号大桥(图) 人在画中住(图) 麦积山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天水城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场雪 航拍天平铁路(图) 冬天里的古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