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灯亮了,百姓看到希望了
——甘谷县抗灾抢险保通工作纪实

随着一盏盏灯被点亮,一条条路被抢通,一堆堆废墟被清理,地处磐温公路塌方沿线的七八千名群众悬着的心安下来了,近3000名受严重威胁群众一夜之间松了一口气。灾情放生的当晚,甘谷县交通抢险队、电力抢险队、磐安镇防汛救灾分队在漆黑的夜色中迅速筑起一道“救命”屏障,从不同方向赶往同一处,因塌方有可能造成的一场巨大灾难被及时堵住了!

“抢险队来了,我们有救了!”
7月21日,特大暴雨集聚着山洪从对面的山坡直流下,漫过路面直冲对面的农田,距离公路150米的平坦地就是尉家沟村,因天色较暗,近1000余人的村子还沉浸雨声当中全然不知危险即将来临。凌晨3点30分,村里突然停电,漆黑中有村民发现出大事了——水泥路被对面汹涌的山洪冲断,两处严重塌方,130米宽的洪水已经逼近了最近的几户人家。
“我当时被洪水吓懵了,这样汪洋一片的场面只有在电影上看过。这一夜,离灾情最近的尉家沟、张家沟两个村子所有人的心都悬在空中”尉家沟村支部书记李顺德描述当时的情景。他立即一面向镇上报告灾情,一面组织附近村民紧急转移。“由于洪水冲倒了电线杆,几个村庄黑灯瞎火,提前让村民准备的小小手电筒派上了逃生的大用场”。
凌晨4点,远处的车灯愈来愈近,第一支抢险队伍来了;此后,一支接着一支,工程车、运输车一辆一辆驶近;铁丝网、编织袋等一批一批运达,近千人禁不住有点欢呼:“我们有救了!”。历经3个多小时,洪水便得到控制、照明电路也顺利接通。村民汪志鹏说:“第二天才看到,被洪水冲毁的路基悬空地面近20米,如果不是抢险及时,周边村庄的屋舍、农田将毁于一旦”。
7月31日,记者再次前往磐温公路受灾处采访时看到,受毁路段险情已经全面排除,来往车辆通行正常,此外,县交通局正组织工程队伍加班加点进行修复。

“施工队来了,心里踏实了!”
受连降大雨和地震侵袭,甘谷县农村公路遭到了严重损坏,其中县乡公路受损14条91公里,通村公路受损246条230公里。2012年,甘谷县全年修建农村公路24条132公里。一场灾难毁坏了甘谷县近两年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直接经济损失达22628.97万元。
磐金公路是城区通往南后山偏僻山村的重要交通“咽喉”,直抵马家山庄、侯家山、刘家山、南坡寺、金川等6个村庄,如果路不通,这些村子的人出不来,进不去,生产生活将成为严重的问题。7月22日,安通公路恢复通行;23日,八大公路恢复通行;24日,六古公路便道修通,27日,磐温公路恢复通行……。住在公路沿线的群众张二虎由衷地说:“路短了,心里着急;看到施工队来了,心里甭提有多踏实了”。
灾难无情,桑梓有爱。虽然没有酬劳,自发行动的民众成为了抢险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记者在采访沿途看到,只要遇到一处道路塌方,就有一群热心群众,他们自带工具,自备干粮,一锹一锨的拆改便道,填埋洼陷……。“人心齐,泰山移。正是这些来自群众的无形力量,力所能及的自行抢修村间道路和一些通村公路,才让抢险‘正规军’腾出时间和精力抢修重大损坏路段,磐温、磐金能及时通车就是例子。”县交通局副局长王溪源无不感激地说。
据悉,灾害发生后,甘谷县迅速启动了农村公路应急预案,共投入人员7995人次,挖掘机67台次、装载机234台次、翻斗车769台次,清理土石方13.2万方,填方17.9万方,铅丝笼5200米,沙袋13万个,抢通14条道路74公里。由于受损严重,目前,仍有3条乡道、33条村道共36条道路中断未抢通,正在抢修当中。

“供电人抢修,眼前明亮了!”
“水退、路通,人进、电通”。甘谷县因连续强降雨发生灾害后,多地报告电力故障,几乎和交通受阻一样,但凡山洪灾害严重的地方就会有供电基础设施的损坏。截至发稿,全县累计受损高、低压线路53处,受损杆基71基,损毁配变5台,累计影响用电户6631户。经过紧张抢修,已于7月29日全部恢复。
7月21日的强降雨造成甘谷农网6条10千伏线路停电,倒杆、断杆、倾杆30级,断线9处;0.4千伏线路停电34条,倒杆、断杆、倾斜21级,断线5处;影响配变34台,涉及5个乡镇、34个村、1785户群众停电,基层供电所基础设施塌陷1处。凌晨4时许,县电力局值班人员突然接到求援电话。救灾一线告急,因电力损坏,给抢险救灾带来极大的不便,转移灾民依然在黑暗中默默等待着天亮的到来,为了尽快给灾区群众送去光明,甘谷县电力局迅速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亲自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电网抢险队”,将防汛保电做为头等大事来抓。
为了确保抢修工作顺利实施,电网抢险队先后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庄进行实地勘察,现场指导抢险工作,及时巡视处理上报受灾信息。截止发稿时,已抢修10千伏线路2条、电杆12级、断线3处;0.4千伏线路8条、电杆16级、配变9台;2个乡镇8个村庄740户恢复供电。
灾情发生后,甘谷电力部门紧急组建由输变电工区、供电所骨干人员构成电网抢修队伍5支、100人,抢修车辆14台及足够的抢修物资,全面投入抢险工作。经过连续奋战,线杆立好了,线路架通了,一道久违的灯光瞬间闪亮在沉寂已久的村庄时,所有的人们眼前一亮,从内心荡漾起融融的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