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对强降雨的防范和应对工作。5月21日,甘谷县召开第四次防汛工作视频专题会议。县委书记贾忠慧,县委副书记赵晓东,县人大副主任王百家,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副县长张发茂,县政协副主席李绪昌,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委主会场出席会议。各乡(镇)村两级干部共计600多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赵晓东主持。

会上,县水务局负责人传达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和领导重要指示,宣读《甘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强降雨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县气象局负责人预报近期气象情况;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副县长张发茂作讲话;县委书记贾忠慧作重要讲话。
就做好全县防汛减灾工作,贾忠慧指出,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全县防汛减灾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始终把防汛减灾工作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决不能有任何麻痹侥幸的思想。要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原则,努力做到洪涝地质灾害防治从事后救灾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被动预防向主动防治转变;各乡镇、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对全县所有易发生洪涝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全面排查,在全面排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洪涝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对排查出的防洪防灾险段,乡村两级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的监测,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地段要设立警示牌,提醒群众加以防范,并对排水及泄洪渠道进行一次彻底的扩渠清淤,对坍塌、破损的渠道及时进行抢修加固,确保行汛畅通;要加大对非煤矿山、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的监管,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防止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要完善应急预案充分贮备抢险救灾物资。县防汛办、国土、气象等部门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全县防汛减灾应急预案。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特别要尽快制定村级山洪泥石流多发易发区群众的防汛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工作机构,明确预警信号,组织群众进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和要积极筹措资金,备足备齐防汛抢险和救灾物资,切实做到指挥灵敏、调度迅速、抢险及时。四要强化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防汛减灾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县气象部门要及时分析研究全县天气形势,实行预警制度,超前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各乡镇、县水务局要密切关注全县范围内重点河流的动向,掌握自然灾害规律;国土、民政部门要密切关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带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及时提醒群众加强防范。

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赵晓东要求,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岷县洪涝冰雹泥石流灾害中汲取沉痛教训,充分认识强降雨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认清当前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务必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安排部署,全力做好防范;要靠实防汛责任。县防汛办要把防汛责任细化落实到部门、到乡镇、到村组,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畅通信息,及时协调,科学调度,积极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各乡镇要组织群众疏通沟渠,确保畅通无阻;接到相关预警信息后,及时通知村户;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排危除险,共同做好防汛工作;要加强应急值班。各部门、各乡镇、各村委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畅通联络通信,绝不能发生脱岗溜号现象。特别是村组干部,要切实提高警惕,一旦发现重要情况,及时进行汇报;要强化督促检查。县委督查室、县防汛办要加强协作配合,重点督查防汛预案、排危除险、预警预报、防汛值班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对督查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限期整改;对因防范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后果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张发茂要求,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对强降雨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发生灾害性天气的严峻形势,切实把防汛减灾工作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迅速作出安排部署。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汛责任,将防汛减灾责任横向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纵向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形成“四级联动”的防汛体系,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全力做好当前的防汛减灾工作。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当前的防汛工作。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在防汛工作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合理调度。特别要重视加强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区的防范工作,要积极做好群众危旧房屋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和敬老院等建筑物的安全;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近期明显强降雨的防范工作,要切实树立无灾当有灾防、小灾当大灾防的意识,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对防汛物资、抢险队伍、技术方案、通讯联络等防汛抗洪准备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和完善,切实提高抗洪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在汛情、险情、灾情发生时能有效开展抢险,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一旦灾情发生,主要领导要立即赴灾区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抢修险工险段,排除积水,组织受滑坡威胁及危房内群众安全搬离,及时调运生活用品,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确保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确保在灾情发生后最短时间内做到领导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资金物资到位,应急处置工作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防汛工作中要明确防灾减灾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行动迟缓,敷衍应付,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或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问责,彻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