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
暨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兰举行

12月14日,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兰州举行。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会见了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图为天水分会场)

(图为天水分会场)
甘肃日报兰州12月14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 王虎)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在兰州举行。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会见了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林铎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无私奉献,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战。
省委副书记孙伟,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主任刘丽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嘉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参加会见。
孙伟在报告会上讲话。夏更生向张小娟亲属颁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证书并讲话。刘丽军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的决定》。宋亮主持报告会。省领导吴明明、俞成辉、马文云出席。
林铎在会见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甘肃必须担好的政治责任。张小娟同志扎根基层、忘我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杰出代表。
林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好,把张小娟同志的宝贵精神弘扬好,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胸怀大爱、勇于担当,奋力拼搏、干事创业,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孙伟在讲话时指出,在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书写着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小娟同志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的职业操守,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不怕吃苦、追求卓越,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作出更大贡献。
夏更生指出,要学习张小娟同志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扎实过硬的攻坚本领、做新时代的扶贫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革命精神、做决战决胜的担当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
报告会上,6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朴实生动、感人至深的语言,讲述回顾了张小娟同志扎根农村基层、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事迹。
以生命描绘青春最绚烂的色彩 ——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张小娟,这个普通的名字,即便又一次聆听,依然直击心灵、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
12月14日上午的兰州市,天气晴好。上午9时,宁卧庄大礼堂内一片肃穆,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一个个关于青春、奉献、初心和使命的故事,伴随着全场的泪水和掌声,从6位报告团成员的口中娓娓道来。
“她微笑的脸庞依然在我面前,但我最亲密的战友却倒在了攻克贫困堡垒的路上……”作为和张小娟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同事,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以《你的足迹,我们的梦想》为题,还原了一个不忘初心、心怀梦想、一心为民的年轻女干部的故事。
故事让人伤感,因为我们不舍那个“正值爱美的年纪,却被大山里的寒风吹红了脸蛋”的年轻生命;故事同样让我们振奋,因为大家都在说“我们会接过你肩头的责任与担当,完成你牵挂的脱贫攻坚事业”。
“张小娟同志的事迹,是我省脱贫攻坚一线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省妇联主任周丽宁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习她为贫困群众奉献青春的初心,不畏艰险的工作精神和为民服务的情怀。我们号召全省妇女同志,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贡献出巾帼的力量。”
最难割舍是亲情。张小娟的姐姐张小慧的报告名为《向日葵的心愿》。从小都是她带着小娟玩耍,而今天,她只带来了妹妹的名字,还有一个普通女孩短暂的故事。
“记得当年妹妹考上中央民族大学,乡亲们送来梨、核桃和蜂蜜时,她就许下诺言:等自己有本事了,一定会回报他们。”张小慧说,妹妹没有食言,她放弃了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舟曲县,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用青春和生命坚守了自己的诺言。
“所谓责任担当、所谓理想信念,不能因为有人怀疑而否认它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就是为它而活的!”报告的最后,当张小慧掷地有声地为妹妹的故事画上句号时,台下响起了久久不衰的掌声。
认真听着报告,团省委书记蒋小丽早已红了眼眶。她说,张小娟同志的这种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奉献、担当、忘我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我们号召全省700万青年向她学习,为深化脱贫攻坚、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凝聚力量,为富民兴陇贡献青春”。(转4版)
作为张小娟的工作对象,舟曲县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的报告里,写满了一个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对基层帮扶干部的感恩之情,“回顾我的创业路,小娟总是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出现,帮我指点迷津,为我加油打气。”薛代花说,可是当村里的脱贫产业步入正轨的时候,再也没有机会为她做些什么了。
“回想小娟的心愿,就是我们大家早日脱贫。”薛代花擦着眼泪坚定地说,“妹妹,请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村里的扶贫产业做得红红火火,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台上,报告团成员情到深处如泣如诉;台下,与会听众感同身受泪眼模糊……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灵魂的对话。
“张小娟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省扶贫办调研指导处处长李伯祥说,张小娟把所有心血和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用无悔的青春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要以模范为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担当善作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生如夏花之绚烂”,这是张小娟的生前挚友李红燕报告的主题,也是张小娟留在挚友心中最形象的比喻。
李红燕记得,当自己为小娟放弃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舟曲而叹息时,张小娟爽朗地笑着说:“你看,我们这些人都回到家乡,可以尽自己的力量,让它变得更美不是很好吗?”
李红燕记得,当怀着7个多月身孕的张小娟毅然要前往村子里安置受到暴雨灾害的群众时,坚定地告诉自己:“别担心,我的孩子和我一样坚强!”
“张小娟同志是我们年轻干部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会铭记她的事迹,完成她的遗愿,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省扶贫办项目二处干部许东昭对张小娟并不陌生,记得去舟曲参加张小娟的遗体告别仪式时,看到十里八乡的数百位贫困群众自发赶来送行,许东昭默默在想:一个年轻干部为什么被群众如此厚爱?
“今天听了她的事迹,我才明白,她的踏实勤勉、认真务实就是答案。”许东昭说。
“整个舟曲,都在为最后的冲刺脱贫付出全部努力。无数的热血青年,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舟曲的山水大地,以众志成城的力量和勇气,拉近了舟曲与小康社会的距离。”报告团成员毛文娟动情地讲,当她说到“循着小娟走过的足迹,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战胜贫困、告慰英雄!”时,掌声又一次响起。
“年纪轻轻的她,心系基层、服务群众、投身攻坚、无怨无悔,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先进事迹永远感动和激励着我们。”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俊生说,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尽职尽责,争当脱贫攻坚“先锋队员”。
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4岁,可她带给我们的思考,远比她的生命更长、更久。
“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才会在她短暂而光辉的人生中,书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付出,才会在她猝然离世之后,千千万万的人涌上街头为她送行?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才会在她离开这个世界后的日子里,每当提起都会潸然泪下……”报告团成员、中共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在自己的报告中坦言,当自己试图为张小娟同志写点东西时,陷入了这样的思考。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石华雄说,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会现场,时而“万籁俱寂”,大家屏气凝神,聆听有关张小娟每一个字的讲述;时而掌声雷动,大家眼含热泪,用掌声向榜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要像张小娟同志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我们要像张小娟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力拼搏、干事创业。”
“我们要像张小娟同志那样胸怀大爱、忘我奉献,带着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守初心、担使命,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决战。”
……
莫道短暂,追忆永恒;莫道无名,人心是名。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礼堂,报告会结束了。大家看着大屏幕上那张清纯的笑脸,久久不愿离去。画面仿佛定格在那一刻,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巍然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每个人心中,传递着“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铮铮誓言,为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送来冬日里的一抹温暖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