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补上发展能力短板,景古村强技术扶产业对症施策
(2019/7/15 10:39:12)  来源:人民网  打印本页

“政策好着呢,好着呢!”一年两件喜事,景古村61岁的贫困户侯青调连连夸赞。

从山疙梁搬到镇街,全家告别土坯房,出门一脚平。用上新技术,地里种的当归献了宝,四亩地弄回两万块钱票子。“穷日子熬出头啦!”

景古村444户1986人,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一个普通村庄。连绵的黄土山,苦瘠的黄土地,村里人“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因为缺技术、缺产业,一直难以摆脱贫穷。2013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31%。

攻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科技政策精准落到景古村:技能培训、技术入户、产业分红……村里人的喜事接连不断。“5年脱贫106户469人,今年实现整村摘帽。”景古村党支部书记王连海信心十足。

资源瓶颈怎么破?

技术革命改变靠天吃饭,旱坡地变稳产田

新修的村路伸向道道山梁,坡地里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壮实的叶秆预示着又一个丰年。

“寒坡地种玉米,过去真不敢想。”原村支书王占俊黝黑的脸上写满沧桑,回忆往事直叹气:村里人均一亩一分地,又是二阴山区,干旱、贫瘠、冷凉,玉米灌不上浆,只能种一季春小麦,亩产打不下300斤。赶上年景不好,连一家人口粮都供不上。“就这条件,不穷咋办?”

越是深度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越弱。旱坡地里能长啥?这些年,村里人试过中药材、试种过果树,可一直是小打小闹,没成气候。王连海深知:“科技人才缺乏,没有技术这个金刚钻,产量上不去,产业起不来。”

景古村要脱贫,头道难题还是技术。

一场技术革命突破资源瓶颈。旱作农业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景古村推开。驻村科技特派员丁海文介绍,起两行垄、蒙上地膜,垄沟种玉米,保住地温,抢出下种时间,还能保墒,改变了靠天吃饭局面。

地要换个种法!“盖一层薄膜,玉米能种成了,就这么神。”贫困户郭顺青当年试种,亩产上了1000斤。村民们看着沉甸甸的收获,第二年跃跃欲试,翻耕、起垄、铺地膜,纷纷跟进。

旱地长出丰收粮,村里人更盼“新钱袋”。

专家把脉,康乐县气候冷凉,最适宜种植中药材。县里农技、科技部门联合攻关,一次次试验,攻克难题,摸索出“当归膜侧栽培技术”,让亩产翻了番。

“土专家”侯煜熊讲起技术如数家珍:从整地、施肥到筛苗、覆膜,都有规范,深松透气,蓄水保墒;密植稀定,幼苗要在0.3厘米—0.5厘米。只要管理好,亩产能到800公斤,效益能到4000元。

借扶贫政策东风,打好产业基础。景古村实施土地整理,2200亩耕地小块并大块,修通机耕路,低产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稳产田。

村里人的心活了。贫困户韩林50岁,他和老伴干不了重活,又舍不下自家的地,只能让儿子留在家。如今农机下梯田,省力又省心, “一亩三分地”不再是羁绊,儿子放心外出务工,老韩在家种起了当归,“儿子在外一个月挣5000多块,可比在家强多了!”

王连海认准中药材这个脱贫产业:“城里人越来越看重健康,咱这儿没污染,种出的道地药材肯定不愁卖。”

新技术如何落地?

让贫困户变“明白人”,黄土坡长出“绿色银行”

如何让贫困户掌握新技术,又是一道难题。

康乐县副县长杨天雄坦言,全县剩下的2.3万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6%。景古村情况也类似,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大多数没念过什么书,接受新鲜的事不容易。

2014年春播前,村里第一次推广“当归膜侧栽培技术”,办讲座、给补贴,结果还是碰了壁,来参加的人还不到一半。

贫困户开香兰,家里10亩地一直种着玉米、油菜,“粮也种下了,油也种下了,吃喝都不愁,种药材图个啥?”

贫困户张惠成怕担风险,提起种当归连连摇头:“没种过,不敢种。”

贫困户晏天明坚持老经验,干部几次上门动员都被他驳回去:“我只认二胺,况且你一亩地膜多花60块钱,苗子还少下10斤,不赔钱才怪!”

“科技推广是个慢工,要把工作做实,机制建完善。”驻村工作队队长虎安俊认为。工作队、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几支力量扎进田间,因户施策,能帮的帮、能带的带,把政策讲透,把技术讲明白。

贫困户赵改霞在外打过工,见过世面,她最先动了心。“反正肥料免费用,先试一年。”科技特派员手把手教,从露天到覆膜,化肥改专用肥,治虫用上生物技术,一年下来尝到了甜头:“同样种当归,别人收1000斤,俺收2000斤,别人家长3厘米,俺的能大一倍,商贩抢着要,一亩纯赚6000块。”

赵改霞成了科技示范户,一家人靠10亩药材脱了贫,讲起技术头头是道:种好当归,地块要选对;倒茬得3年,种前先整地,一定深松到25厘米以上……不管谁家有问题,打个电话她就到。

庄户人家户看户,相互学、比着干。张惠成也动心了,前年春天,拿出5亩地来种当归。“收入不孬,技术也不难么,今年又一气种下10亩。”老张乐呵呵地说,“咱也成‘明白人’了。”

村里组建合作社,带着贫困户一起干。大学生村官张小林,牵头成立县里第一家农民科技合作社,驯化培育羊肚菌。山沟里的大棚一字排开,盖着一层黑色的遮阳网,棚内一朵朵羊肚菌已破土而出,“看着简单,其中有很多门道。”张小林说,几年摸索,小山村建起实验室,菌种三级扩繁全能做,“一斤羊肚菌少则五六百元,高的能卖上千元。”33名贫困户在基地跟着学,干得带劲,今年9户人试种起了羊肚菌。

农技推广一张网全覆盖,让新技术“看得见、摸得着”。拿到科技明白纸,52岁的贫困户黄桂英竖起大拇指:“这个技术挂图好,咱不识字也能懂,照着图干就行。遇到虫害,就揪片叶子问技术员,立马门儿清。”

几年下来,景古村培育科技示范户106户247人,许多贫困户成了技术“明白人”。15项实用技术推广到田间,村里发展中药材1070亩,其中膜侧当归300多亩,黄土坡长出了一座座“绿色银行”。

钱袋子怎样鼓?

造就更多增收饭碗,村民变“三薪”农民

科技让景古村长出新产业。王连海又在思索,如何让产业发展更稳,让贫困户增收门路更多。

政策一暖凤回巢。能人赵文辉回村建起扶贫车间,一个车间“一石三鸟”:原料变成切片,附加值提高两倍;稳住市场,村民种出的药材不愁卖;还能吸纳46名贫困户就近打工。

33岁的陈淑换在扶贫车间上班,她很满意这份营生:“乡亲们一起干活开心,累了唱首‘花儿’,谁家有事能互相照应,家门口干活,不耽误照看孩子、老人。”如今,她成了一名熟练工,分拣、机洗工作全拿得下,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这个贫困家庭缓过劲儿来。

打出品牌提效益。村民线维昱牵头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办起网店,注册了商标,“我们收购的药材绝对不能打药,绿色产品才能卖上好价。”合作社带动产业升级,绿色种植技术也逐步推广开来。

让留守妇女在家有钱赚。贫困户张秀英通过掐丝珐琅培训,成了手艺人。在她家桌上,摆满了惟妙惟肖的各种工艺品,“这是个细心活儿,巴掌大的一块画要耗一天时间,计件给工钱。”以前光靠种田,日子紧巴巴,现在有了手艺,日子宽松了。

缺劳力的家庭也没有落下,光伏扶贫让贫困户有了入股分红。“不浇水、不施肥,阳光就能钻进钱袋,怎能不高兴?”贫困户张小平刚领到2000元分红款,对扶贫政策连连叫好。

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成了脱贫的“铁杆庄稼”。村民白晓鹏过去在县城周边做小工,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全家生活拮据。县里组织免费培训后,他拿到了初级电焊工职业资格证书,去拉萨开了电焊铺,一年收入10多万元,“家里土坯房翻修成小二楼,日子越过越好。”5年来,全村500多人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实现了更稳定、更高收入的就业。

科技扶贫打出组合拳,有了种地、务工、入股分红等增收门路,景古村贫困户不再单靠土里刨食,变身“三薪”农民。村里的脱贫账也越来越清晰:剩下的52户贫困户,产业脱贫28户,就业脱贫20户,还有4户政策兜底,今年实现全部脱贫。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但和外面比差距还不小。”王连海说起村里的发展很冷静,中药材产业才刚起步,合作社规模也不大,发展电商缺人才,要补的短板还有很多,“但越来越多的人学到了本事,挺直了腰板,相信好日子肯定不远啦!”

《人民日报》( 2019年07月14日 01 版)


相 关 新 闻

·咱们村里的年轻人(图)·麦积区脱贫攻坚新调整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培训班开班(图)
·秦安县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图)·麦积区举办脱贫攻坚软件资料培训班(图)
·省林草局调研秦安县林果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图)·【脱贫攻坚奔小康】王颢:用真情坚守初心 用行动描绘蓝
·天津津南团区委举行助力秦安脱贫攻坚“微心愿”征集仪·秦州区召开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专责工作汇报会(图)
·【脱贫攻坚奔小康】万文奎:扎根基层乐奉献  发挥所长·农家女转身产业工人 巾帼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最 新 图 片
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向甘肃交办第二批信访举报问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甘谷的花椒丰收了(图) 祁连山愈发青翠,宛若画卷 天水在线震撼航拍新晋“网红”:南宅子百年凌霄花开 林铎在临夏州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图) 唐仁健在平凉庆阳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图)

 甘肃新闻
·补上发展能力短板,景古村强技术扶产业对症施策
·甘肃省2.5万名驻村帮扶干部获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宋亮:以脱贫攻坚的实绩体现主题教育实效
·胡焯: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唐仁健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敦煌特产李广杏搭乘高铁走天下
·甘肃省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发布
·香港消费者青睐甘肃菜
·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向甘肃交办第二批信访举报问
·临夏:警方破获一起事业单位招考作弊案 100余人涉案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甘谷的花椒丰收了(图)
·祁连山愈发青翠,宛若画卷
·甘肃省甲肝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降低
·天水在线震撼航拍新晋“网红”:南宅子百年凌霄花开
·唐仁健会见袁纯清一行
 博 客
·朱德颂
·印象甘谷
·仙桃色味甲天下
·路过武山(组诗)
·天水体育中心
·李晓东:孤馆深沉
·光影藉河
·牧云:看戏
 播 客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为劳动者“送清凉”
·长城电工宣传片
 娱 乐

·星援APP被查 大批流量明星微博“人气”猛跌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图)
·解读奥斯卡:获最佳的不只《绿皮书》,还有中国力量
·新华国际时评:呵护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每一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元宵晚会》即将绚丽登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节目单来啦!
·中国演员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图)
·2019春节档电影盘点:票房口碑双丰收
·《流浪地球》C位,国产科幻“出道”(图)
·春节档5天50亿票房 《流浪地球》逆袭夺冠

 社 会
·从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三伏”都是40天
·玛莎拉蒂追尾事故 司机曾豪饮三种酒
·复盘“女子遭殴打”案情 专家:施暴者最高或可判15年
·大连“女孩遭踢打案”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警方回应情侣酒店发现针孔摄像头:拍摄者被拘(图)
·我国首次从欧洲大规模押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将于本月24日在沈阳举办(图
·5.9万一针!天价保健品为何让老人频繁上当
·崔永元针对“最高法卷宗丢失事件”发布致歉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