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40多万党员干部对口帮扶40多万特困户

早春二月的陇原大地,阳光普照、万象更新。2月21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到达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家岔村,省长刘伟平到达庄浪县南湖镇石阳村,开始了联村联户的调研工作和对口帮扶。从当日起,甘肃省40多万名党员干部陆续下村进户,直接联系40多万个特困户,帮助他们脱困致富。甘肃省委要求,“不实现全面小康不脱钩”。
甘肃省属于欠发达省份,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是62.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4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低8.7个百分点。按照国家新标准测算,甘肃省贫困人口为1300多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80%,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与全国同步脱贫面临巨大压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甘肃省委审时度势,决定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全面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全省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由40多万名干部联系40多万特困户,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群众寻找发展思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行动将按照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综合带动、全面覆盖、务求实效、长期坚持的原则,让各级各单位和广大干部分期分批进村入户,不实现全面小康不脱钩。参与单位根据干部人数和单位性质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其中,省级领导每人联系1—2个贫困县(市、区),并在其中联系1个贫困村和不少于5个特困户。地厅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3户,县处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2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1户。
甘肃省委要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体现全覆盖、大规模、综合性和长效化;要防止增加群众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各级干部要肯下去,常下去、真下去,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实现“三个绝不能”,即“绝不能让一个家庭因贫困而生活不下去,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而看不起病。”
王三运说,“这次行动不是一阵风,不是走形式,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在20日下午举办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培训会上,甘肃省委组织部长吴德刚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着眼全局、谋划长远,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组织系统要为这一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干部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出表率、检验作风、转变作风、干出实效。”
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说:“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到基层去,到农民群众中去。”

天水市委对联村联户行动迅速作出部署,市委书记马世忠说:“各级干部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在联村联户过程中交民友,畅民意,办民事,帮民富,淳民风,促和谐。”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山区老百姓的关心和支持”,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党总支部书记康耀伟说,“我们要抢抓这次惠民的政策机遇走特色路,打优势牌,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
“在电视上收看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上级的干部要直接来帮助我们,我们这些特困户就有盼头了。”宁县春荣乡宁春村旧庄子队田万宁说。
“这可是个好消息啊!这两年家庭劳力少,耕地面积少,娃他爸又是残疾人,我家的日子过得很紧。有这样好政策,我要修建标准化圈舍,靠养殖过上好日子。”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村民马银花说。
东乡县毛沟村农民马拜克说:“我们会坚决拥护、积极参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希望干部们给我们教一些办法、教一些技术,帮助我们脱贫致富。”

日前,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已到达联系县天水市麦积区和甘谷县;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已到达联系县宕昌县、东乡县;各级领导干部也纷纷动身,前往自己的联系点。
甘肃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为民富民行动,由此拉开了帷幕。(记者林治波曹树林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