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辑在有关学术报告会上指出
启动敦煌画派建设并早出成果
本报兰州2月10日讯(记者吕宝林)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学术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兰州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会上宣布,今年我省将启动“敦煌画派”建设,并号召全省美术工作者、艺术家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敦煌画派”的典籍整理、传统艺术成果的总结、学术定位、理论探索和艺术创作实践中来,争取早出成果。
连辑说,整理、挖掘和打造“敦煌画派”,是全省建设文化大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面向美术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敦煌艺术宝库中的敦煌壁画,先后延续1600多年、共4万多平方米,是十分珍贵的绘画艺术资源,也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用“敦煌画派”的概念将敦煌壁画资源归纳整理出来,进行学术定位,进行新的传承,让这些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连辑指出,甘肃打造“敦煌画派”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资源、有积淀、有体系、有风格、有研究、有传承、有影响。打造“敦煌画派”与艺术个性化、多样化并不冲突,它主要是提出一个概念,提供一个抓好甘肃美术工作的抓手,集中有限的力量突出一个重点,以此来整体推动甘肃美术事业的发展。打造“敦煌画派”并没有时间界限,可以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做下去;我们提出敦煌画派的概念并不是用行政手段去定型它,而是遵循艺术规律提出一个艺术命题,供艺术家和学界开放式地讨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最终在广泛深入研讨和思想碰撞中形成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艺术概念和美术流派。
连辑强调,打造“敦煌画派”要从历史艺术典籍的整理入手,在整理过程中对其进行规律总结、艺术表现形式的概括和学术定位,在此基础上组织与“敦煌画派”艺术主张相一致的艺术家进行创作,推出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地域性与全局性的关系、团队与个人的关系。这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展开,政府要通过建设“敦煌画派”美术创作基地,设立项目、提供条件,引导艺术家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要特别注重奖掖后人,重点是培养有潜质的年轻人。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画家冯远在兰作学术报告时指出
挖掘文化资源 打造敦煌画派
本报兰州2月10日讯(记者吕宝林)今天下午,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应邀在兰州为我省美术工作者作学术报告。
报告会由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主持。
冯远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他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他。画风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遒劲,人物造型谨严传神,艺术形式新颖,笔墨语言精致,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获得多类大奖,出版画集、画册、专著十多部,大量画作被国内外美术馆和藏家收藏,在当代中国画坛有着广泛的影响。
冯远在报告中重点围绕挖掘甘肃文化艺术资源、打造“敦煌画派”,谈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冯远说,国运兴、文运兴,甘肃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在建设文化大省过程中,在美术界提出集全省文艺界集体的智慧、能力来创造一个现代的敦煌艺术的品牌,打造“敦煌画派”,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学术命题,也是时代赋予甘肃文化界的一个全新的历史使命。
冯远指出,要形成、打造一个有影响的流派、画派,非常艰难,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只要立定脚跟,吸收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有效地兼容东西文化,包括现代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流派和文化品牌是完全有可能的。冯远建议,打造“敦煌画派”,要提出一个明确的主张和宗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美术发展的基本理念,要有一批相应的艺术创作成果,用作品来说话,然后加以推广和传承。冯远说,敦煌是一座历史文化资源宝库,可供艺术家们采用、吸纳的东西很多,值得大做文章。他衷心地希望,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大文艺美术工作者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敦煌画派”能早日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画派。
冯远的报告高屋建瓴,观点新颖,阐述精辟,既是创作经验的传授,又是创作理念的思考,更是对我省美术事业的指导,特别是对打造“敦煌画派”的独到见解,指出了我省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具有多方面的启迪和借鉴意义,赢得了现场听众热烈的掌声,也引发了在场美术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报告会上,冯远还就艺术创作、甘肃美术事业发展等问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