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平在省政协专题议政会上强调
切实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本报兰州1月10日讯(记者白德斌)今天上午,政协甘肃省十届五次会议举行“改善民生与社会管理”专题议政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与40多位省政协委员进行深入交流,听取大家对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意见建议。
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主持会议。当他示意开始发言后,大家纷纷举手争抢发言机会。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缺少编制和培训两大问题。”蒙自福委员直言。他建议减少行政单位的编制,增加教师编制。同时,农村教师要和城市的教师享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培训机会。
对蒙自福委员的建议,刘伟平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今年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农村教师更需要培训,省教育厅会后要制订方案,在培训中农村教师至少要占到一半。
还没有等到主持人示意,张乔英委员就大声说:“我有一个建议。”坐在她旁边的陈玉萍委员只好让她先讲。
张乔英是一名从事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医生。她说:“因为县一级没有中心血站,产妇需要输血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血源。我们还有过为了保住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医生现场抽血给病人用的事情。”
张乔英建议,必须在县一级建设中心血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听完张乔英反映的问题,刘伟平说:“你提的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你放心,我会立即安排进行调研,制定相应的措施。”
食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公共建筑节能和抗震、物价药价控制、重度残疾人护理、就业创业……和民生与公共安全有关的问题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伟平说,各位委员就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在《政府工作报告》实施过程中,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伟平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践行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十一五”时期,全省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文化体育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总量逐年大幅增长,2011年达到1326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78%。但目前我省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到位的问题相对还比较突出,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缺位、越位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刘伟平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民生优先,围绕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人民群众最关注、最期待、最直接的民生建设上来,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公务员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希望各位委员按照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政协会议开幕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围绕、四个做到”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宏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省政协副主席侯生华,省长助理夏红民,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