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记者宜秀萍)省政府近日印发《甘肃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超过40元,人均期望寿命(岁)提高到73岁。
从省情出发,用尽可能低的费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医疗问题,走有中医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据此,我省将基本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体系,加快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本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护理院建设,加快健康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资源富余地区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护理、康复等专科医疗卫生机构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成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示范省,建成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4个区域中医药服务中心。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全面落实农村卫生“十个全覆盖”,即:全省以乡为单位农村改厕率、农村“120”覆盖率、新农合“一卡通”覆盖率、农村“中医药”覆盖率、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会诊覆盖率、农村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覆盖率、农村“健康教育进家庭”覆盖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乡以上医院(卫生院)疾病谱排序覆盖率、疾控机构进医院(卫生院)覆盖率全部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