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十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陈学亨
(二○○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我们新一届常委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谨记省委和人民的重托,坚持政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经验,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
一、要抓好中共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尤其是政协常委,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继续深入学习十七大文件,全面准确领会十七大精神,紧密联系我省实际,努力把十七大精神转化为谋划政协事业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创新的举措、提高协商议政水平的能力。
要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始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人民政协工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巩固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坚持把人民政协事业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发展。
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履行职能,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要深入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切实发挥人民政协汇聚力量、服务大局的作用。紧紧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现代化建设中来,为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要深入领会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把促进改革开放摆在政协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完善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贡献聪明才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政协工作,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
要深入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咨政建言,献计出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尽心竭力。
要深入领会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主渠道作用。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政方针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协商讨论、议政建言,为党政重大决策提供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支持;充分发扬民主,为扩大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提供畅通渠道;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实施民主监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不懈努力。

二、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
人民政协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能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才能发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我们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履行好职能的重要工作来对待,作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要科学选题,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要把选题的着眼点放在党政需要、群众关注、政协力所能及上。所谓党政需要,就是要选择那些党委、政府急需搞清楚的问题,使选题紧贴全省中心工作,符合党委、政府的需要,把调研成果尽可能转化为党政决策。所谓群众关注,就是选择那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那些群众反映强烈和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
所谓政协力所能及,就是要从政协自身特点和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那些既能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又能发挥那些熟悉实际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作用的课题;既要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更要选择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能够对某一个方面、某一项工作产生推动作用的课题。
要求实求深,提高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广度,就是对某一个问题的调研面要宽一些,多方听取意见,全面了解情况,防止以偏概全、以特殊性代替一般性。深度,就是不能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而是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做扎扎实实的调查。既要看好的典型,总结他们的经验,更要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在掌握真实情况上下功夫。在调研力量的组织上,应吸收那些与课题相关、有一定专长、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委员参加;也可邀请党政有关部门的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调研;也可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单位联合进行;还可以发挥省、市、县三级政协的整体优势,合力攻关。
要加强研究论证,提高意见建议的质量。我们要不提一般化的建议,讲不一般的意见。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调查得来的素材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力求把问题吃准弄透。要实事求是,对基层取得的成绩和创造的经验要充分肯定,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要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重大调研成果,要通过主席会议或常委会议进行协商讨论,以建议案的形式报省委、省政府。有些比较重要的调研成果,可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或大会发言,尽可能地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产生实际效果。

三、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对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它摆在突出位置,使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加强制度建设,必须以政协章程、中共中央和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依据。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政协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章程,不能偏离和违背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中共甘肃省委的《实施意见》,对贯彻中央《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我们要依据上述规定,根据新的实践,对已有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不适应的要修订,空缺的要建立,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的关系、制定制度与落实制度的关系,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约束性和系统性。

四、要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常委会组成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学习政协章程和人民政协理论,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工作原则,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光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