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陇企创名牌 一场马拉松
(2006-9-1 16:31:54)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打印本页

  925个“中国名牌”我省仅占两席 774个“驰名商标”甘肃只有三个

  甘肃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土地、水、矿产、中药材、旅游等资源都位居全国前列,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但从全国看,甘肃显然缺乏一大批特色明显、品质优异、富有竞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名牌产品。仅“中国名牌”一项,五年来,甘肃只有两项产品入围,在925个“中国名牌”阵营里,显得郁郁寡欢,尴尬窘迫。

  消失的不仅是“中华老字号”

  8月23日,有着百年历史的餐饮老店兰州景扬楼和距今有77年生产经营历史的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迎来了“全国品牌万里行”考察团一行30余人的寻访。作为两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历史、发展、演变、前景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但当考察团听说甘肃只有21家单位申报第一批“中华老字号”时,唏嘘长叹:“甘肃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省,却是一个‘品牌’小省,有国际、国内影响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实在太少了。”
  1997年荣获“中国十大名牌西服”第三名的兰州中良西服,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踪影难觅。当时,中良西服刚上榜,在消费者中尚未得到认可,第二年就匆匆以专卖店的形式进军全国市场,结果功败垂成,不得不宣布退出服装业。
  “1997年是甘肃品牌建设的一个分水岭,”有人对记者这样说,“自此以后,不仅中良西服淡出了市场,就连叱咤风云、盛极一时的百士特、乐赛特也退出了‘江湖’。像一场梦一样,消失了。”
  中良西服、百士特、乐赛特都不是“中华老字号”,但它们确曾在各自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之前,长风电器、春风电视已哗然倒下;这之后,一大批甘肃本土品牌“前赴后继”,依然难逃“江山易主”的命运。
  据了解,甘肃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品牌经营战略,先后三批推出190个“甘肃名牌”和52个“陇货精品”。但是到了2002年,这些企业中只有33户进入全省60户重点监测企业;而且这33户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400多亿元,不及青岛海尔集团一家的销售收入。全省24户出口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中,涉及到上述品牌的企业只有8家;与此同时,全省30户工业企业亏损大户,涉及这些品牌的企业就有10户。到目前为止,269个“甘肃名牌”,大都鲜为人知。

  2∶925的牵挂

  2001年全国评出首批“中国名牌”52个,甘肃无一入选;2002年全国评出“中国名牌”123个,甘肃再次无一入选;2003年全国评出“中国名牌”147个,甘肃只有“飞天”润滑油入选。甘肃的名牌战略一直表现出一种十分寒碜的局面。甘肃品牌,特别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其竞争力并不强。而截至目前,甘肃也只有“飞天”润滑油和“金驼”电解镍两个“中国名牌”,仅占全国925个的0.22%;在全国774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甘肃也只有“黄河”啤酒、“金驼”电解铝、“奇正”藏药三个,同样少得可怜。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吕元琮教授认为,甘肃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已创造出的名优产品限于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有限,知名度难以扩大和提高。即便在质量上领先的莫高干红、佛慈中药、黄河啤酒等,也同样遭此“瓶颈”制约。
  显然,产品能否成为名牌,是与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紧密相关的。“品牌大省”浙江,仅“中国名牌”就有139个,注册商标超过25万余件,“浙江名牌”达1039个。在8月28日结束的2006兰州·浙商论坛暨经贸投资文化水车节上,当浙江民企将27亿元人民币阔绰地“甩”向甘肃的时候,惊得人们瞠目结舌,在喜悦中收获着一丝苦涩。
  “我曾粗略统计了一下兰州从广场西口到盘旋路的户外广告情况,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广告共有47幅,其中外地企业广告32幅,省内企业只有15幅。”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陆凤英讲师不无担忧地指出,“陇货精品”的宣传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究其原因,甘肃大多企业担心广告投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从而陷入了“不做广告效益差,效益差就更不做广告”的恶性循环之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甘肃名牌”的前身是“陇货精品”,尽管省上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打造这一品牌。但起初这一由省经贸委牵头推荐评选的活动,在2002年划归质监部门并“改旗易帜”后,经费却未能相应随转,致使名牌战略推进工作步履维艰。

  如果我的“名气”不够大

  以高额广告费用支出来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显然是甘肃的企业无法承受的。传统理论认为,新品牌成为名牌的成功率只有5%左右,且需巨额广告费支持。在美国创立一个名牌需要1亿美元左右,我国最少需要5000万元,时间至少3年以上。而“家底”薄弱的甘肃,有几个企业能够付得起这样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相关人士分析指出,甘肃人口密度较低,城镇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人口稠密的沿海和西南地区,这就使得每一个城镇市场需求规模的客观基础较小。2005年,甘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086.8元,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10195.8元;当年甘肃农村居民收入为1979.9元,仅是全国的1/2,名列全国倒数第二。收入水平低必然导致消费支出的规模较小,也不利于品牌的培育与提升。
  不同的意见在于,甘肃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几十年的工业发展一直以生产资料、原材料加工等重型工业为主,比重达到了60%—70%。通过实施名牌战略,甘肃重工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大大增强。例如,63万吨的有色金属生产能力始终位于全国前列,镍、钴、铝、铜、铅、锌等6大有色金属产品在伦敦交易所、上海交易所注册,长期进行期货交易;天水长城开关厂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10年排在全国同行业前3名;酒钢高速线材、兰炭高功率石墨电极、“飞天”润滑油等产品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得到了国内、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可。
   现实问题是,甘肃许多企业和产品的“名气”不够大。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的吴亮却认为,甘肃科技水平依然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家划分的6个科技进步水平‘台阶’中,甘肃位于第4个台阶,与四川、湖北、河北等12个省市区比肩,强于江西、广西、云南等省区。而甘肃科技进步水平的增速更是名列全国第5。”他相信,“第一生产力”进行曲有望推进甘肃品牌建设。
 
  从文化旅游口突破

  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理人周刊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2006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读者》杂志成为甘肃惟一上榜品牌,品牌价值达34.11亿元。《读者》因其月发行量1000万份,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成为每一个甘肃人、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
  有专家据此指出,《读者》、牛肉面、敦煌已成为甘肃名副其实的三张“名片”。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等六大特色文化已经凸现,如果以此为突破口,推进甘肃品牌建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旅游是一个大系统,综合带动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甘肃省市场营销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国保说。
  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刘老根》将二人转搬上全国舞台的传奇,还有“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演唱者雪村的一句现在广为传诵的“翠花,上酸菜”到“翠花”商标抢注事件。他们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演绎得几近完美。
  有关人士指出,甘肃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也完全可以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推动品牌建设。“《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都是成功的范例,只可惜当时未能与城市品牌塑造联系在一起。”

  5年,10个名牌的期待

  早在2002年,省上就专门成立了以杨志明副省长为会长,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19个部门组成的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推进品牌建设方面,可以说不遗余力,功不可没。国家质监总局日前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世界级品牌,培育100个向世界品牌进军的中国自主品牌,再一次吹响了加快实施“名牌战略”的号角。
  作为全国最权威的“中国名牌”的评审,一向是十分严格的。记者了解到,甘肃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了5户企业的6种产品,推荐参评2006年“中国名牌”。省质监局王军需副局长透露说,“2至3个产品有望获此殊荣。”同时,他还指出,“十一五”期间,甘肃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支柱品牌,打造国内具有竞争力的500个“甘肃名牌”产品、10个“中国名牌”产品,以及30个国家免检产品。
  10个“中国名牌”究竟花落谁家,五年之内见分晓。而前不久,兰州市委也出台政策,承诺企业产品如获得“中国名牌”将给予重奖。在这场竞争与较量的背后,省商务厅授予的15户企业的出口产品或许最具优势。作为甘肃重点“栽培”品牌,它们能否马蹄奋起、快速直追,值得人们期待。而五年内,10个“中国名牌”能否如愿拿到手。这对于甘肃、对于甘肃的企业来说,都是一场耐力与体力的比拼,一场血与汗的付出,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


最 新 图 片
原甘肃宣传部副部长被害案3名疑 兰州在建楼房坍塌2人死亡10人受伤 【附图】兰州南绕城高速明年开建 民勤沙逼人退 绿洲逐年消亡(图) 缺水害了月牙泉 敦煌陷生態危機 周恩来总理侄女“怒斥”甘肃某县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甘肃确定首批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
·甘肃省重点“栽培”15个品牌
·“西部开发品牌行”甘肃站举行启动仪式
·中国·兰州品牌展示会开幕
·“西部开发品牌行”推广团到达甘肃兰州
·“西部开发品牌行”聚焦天水知名企业
·新华网:陇原名城天水欲以品牌兴市(图文)
·“西部开发品牌行”天水站宣传启动
·中国商务新长征结缘伏羲文化 助老工业基地建设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陇企创名牌 一场马拉松
·下陷上漏 武威文庙急求医
·腊子口:天堑变通途[组图]
·“兰州证券黑市”案尘埃初定 “虚拟股票交易”定诈骗
·原甘肃宣传部副部长被害案3名疑犯当庭推诿罪责
·兰州在建楼房坍塌2人死亡10人受伤至少1人失踪
·广东省新闻出版考察团昨日考察《读者》集团
·陆浩:把节能工作摆在突出战略位置
·甘肃省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大会在兰召开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在甘南调研
·民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见闻
·关于命名全省双拥模范城(县)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
·8月30日9时40分 定西发生3.0级地震
·上海中药材种植基地选中“药乡”定西
·金昌药企(甘肃金丹药业有限公司)要状告央视
·兰州市市长张津梁表示5000万元以上项目优先审批
·兰州30户国企要引进外来投资者
·李岚清同志专题讲座在兰举行【附图】
·陆浩就做好全省民族地区党建工作作重要批示要求
·“甘肃旅台乡亲陇原寻根行”参访团赴敦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