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潭讯(记者杨恒)两年来,甘肃省扶贫信贷贴息贷款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即用少量的贴息资金,赢得大量的信贷资金,有效扶持整村推进项目和产业化扶贫项目,帮助4.52万户贫困户脱贫,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是记者从临潭县召开的甘肃省扶贫信贷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扶贫信贷贴息贷款方式是扶贫方式的第三次飞跃,是当前和今后扶贫的首要任务,这种形式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短缺难题,做大了扶贫资金这块蛋糕。2005年,贴息850万元,获得贴息贷款3.9亿元,提高了贷款入户率,有效探索了龙头企业承贷承还机制,扩大了特色产业扶持资金规模,缓解了整村推进资金不足问题,促进了群众经营意识的转变,赋予扶贫开发新的内涵。
会议要求,今后要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的政策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额贴息、延长期限、龙头企业承贷承还机制三项改革;坚持以县为单位,采用招标方式选择贷款金融机构,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贴息贷款主要支持特色产业和整村推进中的种养项目,贴息贷款的扶贫对象以贫困户为主体,要以能人带动的方式扩大覆盖面,扶贫贴息资金一部分要用于贫困农户,一部分要用于龙头企业;各地扶贫、金融部门间要密切配合,通过联席会议,共研方略,各地还要加大工作力量整合力度,金融部门要简化贷款手续,扶贫部门积极向金融部门推荐项目,最后由金融部门决策;避免贷款责任模糊,在贴息资金的使用上采用激励机制;扶贫部门要把贴息贷款作为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