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财经>>正文
稳增长,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
(2024/10/28 11:32:25)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本页

  山东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项目于2024年10月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高文 摄

  数据来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10月中旬,财政部宣布实施新的一揽子政策,着力化风险、稳楼市、强金融、惠民生,市场反响积极。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

  财政、货币政策是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强化宏观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财政补助、贴息、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推动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稳增长,加力稳固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实体经济强,经济大盘稳。今年以来,财税政策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稳中有进。

  税费减免政策持续释放惠企效应——

  在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制药用纯水设备等产品陆续下线打包,即将运往海外市场。

  “2023年至今年9月,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约840万元。”公司财务人员王凤说,利用省下的税款,公司研发出多款适用不同应用场景的配套设备。

  重庆财税部门落实落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和优化税费服务,1—8月,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主要税惠政策方面,共减税降费及退税近250亿元。

  从全国看,1—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过1.8万亿元。

  加大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

  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通过“母基金+参股+直投”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此后,多地发起设立、启动百亿级产业基金,财政性资金从“大投入”转变为“大撬动”。据清科研究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26只,总目标规模12.82万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

  调整优化专利收费政策,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类中小企业单户担保金额上限由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明确企业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相关税惠举措……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覆盖企业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全程,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工业母机产业链‘链主企业’,争取两级财政奖补资金并撬动企业投资7.5亿元,联合1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施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改造项目,实现车间所有智能设备100%联网和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纽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经理赵国龙说,此次改造极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部分工业母机实现进口替代,赋能上下游企业300家,进一步打造长三角区域性工业母机产业智慧供应链。

  今年,中央财政支持将苏州、广州、宁波等20个城市纳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首批试点,引导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目前,中央财政资金已陆续下达各地。苏州市统筹各级资金联动支持,对全市17个重大示范项目进行奖补,重点支持重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商培育等项目。

  “保持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以及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等一系列财政逆周期调节措施,不仅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也为‘稳中有进’注入充足动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马海涛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者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逐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扩内需,支持“两重”“两新”政策扎实落地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强化政府投资牵引,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山东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开通,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优化完善山东全省路网布局、促进沿线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专项债的发行使用,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山高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投资管理部副部长杨玉琴告诉记者,该项目成功申请2024年地方专项债资金3亿元,全部作为资本金注入项目公司,拉动社会投资7亿元。

  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今年以来,财政多措并举扩大投资,支出加量、进度提速。

  ——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等,目前资金已经全部下达。

  ——3.9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的额度为历年之最,1—9月已发行全年额度的92.5%,支持重点领域补短板等项目超过3万个。

  ——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资金,至今年2月底前已全部下达地方,增发国债资金重点投向的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今年一季度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目前资金已全部下达。

  在江苏,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两重”项目312国道无锡锡沪路至锡虞立交段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在湖南,1—9月,已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189个“两重”项目年内将全部开工,长赣、铜吉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财政投入加量提速,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稳住了投资“基本盘”。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

  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消费平稳增长——

  几天前,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李先生在桥西区汽车园比亚迪门店选购了一辆新能源汽车。

  根据河北当地政策安排,消费者售出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5万元,售出旧车并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1万元。“政府补贴1.5万元、厂家补贴6000元,旧车还卖了5000元,这些钱加一起差不多够交首付款,剩余的钱能走免息贷款。”李先生感叹“政策红包够分量”。

  今年,我国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央财政通过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贷款本金每年贴息1.5个百分点、贴息期2年等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更新”、居民“换新”能力,各地方、相关行业纷纷出台配套措施。

  7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3个月突破50%,9月份达到53.3%。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62%,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0月15日,2066.7万名消费者申请,1013.4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1462.4万台,享受131.7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690.9亿元。

  除了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为促进消费,财政拿出很多实招大招:

  基础设施“补短板”提速。中央财政方面,安排补助资金31亿元,启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上半年累计安排110亿元,改造升级县乡商贸基础设施,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按照每年每县最高奖励4500万元的标准,首批支持70个县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激发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河南省分4批发放金秋消费券,湖北发放5000万元3C数码产品消费券,上海投入5亿元发放服务消费券……今年以来,各地立足产业特色、唱好“四季歌”,助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防风险,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

  今年9月,财政部公布8起隐性债务典型案例,地方通过向国有企业借款、以租代建、融资等方式新增隐性债的行为被曝光,相关人员被问责处理。

  在强化对隐性债务“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严控新增隐性债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添信心。

  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按照一省一策,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将“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这一举措有利于切实降低地方债务利息负担与融资成本,减轻地方短期偿债压力,腾出地方财力,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夯实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马海涛说。

  此次增量政策中,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被市场人士评价为“力度空前、诚意满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认为,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既可以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用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将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更多用于支持消化存量房这两项措施,既可以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存量压力,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平衡,优化保障房的供给,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适宜的住房选择。

  “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与改善社会民生的有机结合,为化解市场风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奠定了基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姚东旻说。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结合经济形势、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债务政策工具正加快落地、有效施力,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财政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绵绵加力,宏观经济运行“稳”的基础将更加坚固,“进”的动能将继续累积释放。(记者 曲哲涵)


相 关 新 闻

·四箭齐发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加力稳经济·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举措将推出!一图速览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2024年全省基层财政干部培训班(第二期)开班(图)
·省财政厅调研甘谷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财政部关于八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
·财政部:从五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积极开展县级财政运行绩效评价推动全市财政管理提质增
·财政部首次对违规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作出限制从业监管决·天津市津南区来秦安县督查东西部协作财政绩效管理工作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班开班(图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中心调研天水检察机关技
·秦安:61.37万亩苹果喜获丰收产销两旺(图)
·天水市审计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征文之二十
·天水市二院举办市级继教项目培训班(图)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
·天水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班开班(图)
·天水市国动办督查某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图)
·天水市国动办开展市国防动员宣教馆升级改造项目验收
·李炯芳调研督导秦州区清水县纪检监察重点工作
·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水市卫生监督所)开展职业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班开班(图 视频 | 北京大美生生少年研学团在天水开展研 甘肃省殡葬协会成立大会在天水召开(图) 天水在线视频 | 超City!令牌美好生活节欢乐 天水一中举办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图) 政协天水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

 资讯快递
·稳增长,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
·新华网文化观察|火热的演出市场
·伊朗外长:事前“收到”以色列袭击信息
·国际观察|美国总统选战最后冲刺“怪现象”频出
·2025年度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报名即将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19.88亿美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北部造成至少30人死亡
·伊朗说保留在适当时候作出反应的权利
·注意!这些都是诈骗项目
·6株超千年 吉林发现罕见红豆杉古树群
·美媒:以军士兵承认用加沙平民当“人盾”
·联合国警告加沙地带北部遭遇“至暗时刻”
·上海红色专线车焕新升级 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美国一宇航员返回地球后出现健康问题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前三季度“三农”发展情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1至9月立案行贿人员1.9万人
·“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调查结果发布
·新华时评丨历史不容歪曲遗忘 祖国终将完全统一
·游泳世界杯仁川站:覃海洋、唐钱婷摘得金牌
 博 客
·《我和我的祖国》
·《歌唱祖国》
·伏羲广场《万疆》
·镐天空降伏羲广场
·打铁花震撼上演(二)
·打铁花震撼上演(一)
·天水美好生活商品展
·《好客天水欢迎你》
 播 客

·《我和我的祖国》
·《歌唱祖国》
·伏羲广场《万疆》
·镐天空降伏羲广场
·打铁花震撼上演(二)
·打铁花震撼上演(一)
·天水美好生活商品展
·《好客天水欢迎你》
 娱 乐

·2024春节档新片预售强劲开局
·国庆档新片总票房破10亿元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图)
·北京电影节:展现文化多元与包容的魅力
·权威快报丨我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
·张艺谋等主创独家“揭秘”:从《满江红》到“满堂红
·破40亿元!中国电影春节档整装再出发
·票房口碑双丰收 “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20亿!6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亿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社 会
·记者来信:换一种思路治理城市“小广告”
·首都机场警方对多起“不理性追星”行为依法处罚
·河南叶县冷藏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遇难
·当心!这些儿童玩具藏“狠活儿”
·“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
·彩礼新规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这些博流量的直播行为涉嫌违法,小心得不偿失!
·“红通人员”王国庆骗取贷款案一审开庭
·“重庆姐弟坠亡案”被告人被执行死刑
·罪犯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