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花开别样红
白银市在连续五年被省委命名为“双拥模范城”、并在2004年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后,又在向着新的目标———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冲击。
“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助部队是本分”
多年来,爱兵的心、拥军的情,在白银人心里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近3年来,全市为驻地部队提供建设资金1585万元,划拨生产用地2000余亩,赠送电脑等高科技设备价值近100万元,赠送科技图书1.5万多册,为部队装备设施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市第二人民医院利用人才技术及设备优势,帮助部队培养医护人员80多名,把精湛的医疗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部队的医务工作者;电信部门为驻军架设电话专用线,确保了部队线路通畅;驻靖远某部地处山区,交通和生活极为不便,县上出资42万元,组织专业人员为部队架设了一条有线电视传输线路,帮助部队解决了电视信号差的问题。又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将县城通往部队的道路建成了柏油路,官兵们高兴地称之为“拥军路”。景泰县为了支持武警部队及人武部建设,克服财政上的困难,出资100多万元改善了官兵的训练场地和生活条件。会宁县筹集资金20万元,帮助武警会宁县中队修建官兵宿舍楼,建造厨房操作间、给养间、储藏间,极大地改善了官兵的生活条件。平川区无偿为条件艰苦的某部连队提供土地15亩,并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建起蔬菜大棚,有效地解决了部队吃菜难的问题。
白银区向驻军赠送了价值达35万多元的电脑、电视机、打印机及科技图书,所属的街道得知辖区有3户现役军人家属无法就业后,主动将他们安排到社区工作。靖远第一、第二发电公司为了帮助平川区消防中队提高消防处置能力,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为中队购置消防装备。银光公司在企业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下,拿出160多万元支持驻厂部队维修营房、修建训练场地和改善生活设施。白银市群众艺术馆在帮助部队培养文艺骨干的同时,还经常开展“送文化进军营”活动……
白银人民对军队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每年的八一建军节、春节、老兵复退、新兵入营,市上及各县区的主要领导就会来到军营,亲切慰问子弟兵和老红军、老八路、烈军属等优抚对象,送去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深情厚谊。四龙路、公园路街道的一些退休老大妈也会自发地组织起来,拿着亲手缝制的鞋垫、枕套等慰问品送到驻军官兵手中,为战士们表演自编的文艺节目,与官兵们唠家常、嘘寒暖,洗衣缝被,官兵们亲切地称呼她们为“驻地妈妈”。
老红军、老八路、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是共和国的功臣,是民族的脊梁。他们在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时刻牵动着各级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心。白银市民政部门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乡老复员军人月定补助标准由原来的90元提高到现在的145元。3年来,全市共解决“三难”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帮扶资金、物资达180多万元,为优抚对象减免医疗费40多万元,爱心真情换来了革命功臣幸福的微笑。
为给军人免除后顾之忧,3年来白银市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850人,军转干部51名,随军家属159人,同时还认真解决了军人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为军人安心军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凡是与驻银部队的作战、训练、生产、生活有关的事,涉及到部队建设的事,都是党政领导牵心的大事,都要及时召开议军会议研究落实。市上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驻军调研,帮助部队协调解决了营房建设、训练场地、营区绿化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辽阔的白银大地上,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正在不断演绎。兰州军区某部每年到景泰驻训时,当地群众都争相把自家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官兵住,自家的水窖先让部队使用;平川区私营企业家张有发致富不忘拥军,全力帮助部队解决用车、修路、生活用煤及子弟小学建设等困难;靖远县北湾乡农民高振华是远近闻名的日光温室种植技术能手,全国各地高薪聘请他去技术指导的信函纷至沓来。但他始终坚持义务为驻白银部队进行技术指导,先后帮助培训种植技术人员150多人,建立日光温室60多座,极大地丰富了部队的菜篮子。
“我是人民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驻白银部队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亲人,被群众称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每当危难降临的时候,人民子弟兵总是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自豪地说:“我是人民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多年来,子弟兵已经成了白银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武警白银市消防支队近年来先后成功地扑救和处置了景泰“9·25”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10·7”白银西区城市供热管道被困人员营救、“10·11”白银区公园路城市煤气管道泄漏等重大火灾和特种灾害事故,维护了白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5年4月1日,会宁县人武部附近一家电器仓库失火,县人武部、武警会宁县中队紧急出动,冒着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危险,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扑灭了大火,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近3年来,驻白银部队参加抢险救灾1200多次,换回经济损失5300多万元,多次受到地方政府的褒奖。
驻白银部队还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和地方建设,只要地方需要,就派出最有战斗力的连队、最有经验的干部、最好的设备,主动承担最急、最难、最险、最重的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白银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中,驻地部队主动请缨,承担最艰苦的任务,出动官兵1500多人次,车辆100多台次,清理垃圾800多吨。近年来,部队支持地方重点工程建设26项,完成义务劳动日8.3万多个,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一草一木总关情。驻白银部队对白银人民、对白银的山山水水倾注了无限的深情。几年来,他们为地方绿化荒山荒坡3000多亩,平田整地6000多亩,修建道路40多公里,修建水渠12公里。他们还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59项公益事业活动,为灾区群众捐款40多万元,义务献血5万毫升,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
在建设新农村中,驻白银部队也是一马当先。兰州军区靖远农场与驻地群众共建“大坝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建成二代日光温室667座、高效连栋智能温室1座、第五代高科技棚2座、甘农大HC型日光温室12座,为促进驻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白银市沿黄“双拥模范长廊”上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