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文物|百花迎春 芍药如锦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王武绘《芍药图》立轴
芍药,三月开花,芳色可爱,花之盛者也。群芳之中,牡丹品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古人很早就有互赠芍药的习俗。《诗经·郑风·溱洧》就有”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之句。古人深爱芍药,王观专门编撰为《芍药谱》,将芍药按照品级分为三十四品,有冠群芳、晓妆新、积娇红、试梅庄……等各式品种。在古诗词中,芍药也是经常歌咏的对象,秦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罗隐“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就给我们描绘了芍药的不同情态。

芍药还是花鸟画中经常表现的对象。宋画中就有芍药的身影。徐渭、华嵒、张大千、齐白石等历代名家都画过芍药。天水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王武绘芍药图立轴。这件作品纵98厘米、横41.2厘米,为绢质,以工笔设色绘成。图中绘芍药数株掩映于太湖石前后。这幅画中的芍药高低错落,风姿绰约,花叶以淡墨勾勒后又通过渲染表现叶的阴阳相背。花的形态则或盛放、或半放、或昂首、或低头,而花色或白、或粉、或红、或蓝皆生意盎然。花间掩映的太湖石用积墨的明暗突出石体的嶙峋剔透之态,石上用石青点苔,平添了几分清丽。整个画面设色细洁光润,明快雅致,在绢色的衬托下又显得精巧传神,既有自然之姿,又似娴雅美人仪态万千。画面左上角题诗一首:
红紫天机总未分,眼尘何处不纷纭。
春来药圃花如锦,绝胜瑶池五色云。

题诗之后落款“吴趋王武”,款后钤印两方:王武之印(白文)、勤中(朱文)。该画作者王武,1632年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擅诗文,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神韵生动,应在妙品中。”为清初院画的名家。传世作品有《水仙柏石图》《红杏白鸽图》《鸳鸯白鹭图》等。这件《芍药图》无疑是其又一佳作。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