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层出不穷。他们满腹经纶,胸怀大志,报效国家,在不同领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艺术上出类拔萃,创作出了许多佳作。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理论文章——《非草书》就出自于天水。由于朝代更迭,战争频繁,有大量的进士书画数度易手,流落于民间。此次,天水民俗博物馆承办的《民间收藏书画作品展》,是从民间藏家多年收藏藏品中挑选出的40幅精品。均为天水明清时期文化名人所题写。受疫情影响,为便于大家参观,天水民俗博物馆结合展览内容,分两期进行线上展览,让人们全面了解天水地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行书对联
规格: 纵138厘米 横28.5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彭绳祖,秦安县陇城人。清咸丰年间登癸丑科进士第,曾任河南南召县知县。任职期间,爱民礼士,政声颇著。其书笔力丰满,风姿绰约。

行书对联
规格: 纵127.3厘米 横25.5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苏统武(1836--1912),字绍卿,秦州人,光绪二年(1987)进士。官至吏部主事,曾任天水书院山长。

楷书对联
规格:纵135厘米 横31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刘光祖,字远峰,秦州人,光绪丙戌(1886年)进士,刑部主事。其一生致力于甘肃教育。善书法。

行书对联
规格:纵135厘米 横31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陈廷鉴,字沚明,号启愚,武山县洛门人。幼好学,书不离手。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拔萃科朝考一等,授七品小京官,签分户部浙江司。

行书对联
规格: 纵149厘米 横32.7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哈锐(1862—1932),字蜕庵,回族,秦州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待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四川壁山、宜宾、乐山等县知县,后回乡创办实业。善书法。

行书对联
规格: 纵136厘米 横36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张枢,字拱辰,清末举人。天水著名书画家。

行书对联
规格: 纵131厘米 横30.5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田骏丰(1878--1917),字枫淑,号二澍,甘谷县人。光绪优贡。曾任广西百色、河北宣化、容县知县等。著有《听雨楼诗》等。

行书横幅
规格: 纵138厘米 横258厘米
年代:清代
作者:董壎,字鸣六,秦州人,乾隆年间痒生,工书善画,以书法最为著名。曾著有南园诗集。

篆书横幅
规格: 纵58厘米 横158厘米
年代:
作者:蓬山并茂(待考)


行书四条屏
内容为: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出自于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规格: 纵210厘米 横50厘米
年代:民国
作者:赵仰岷,秦州人,能书善画,在天水书画界享有盛名。其作品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结束语
近年来,党和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天水民俗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旨在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民间珍贵文化资源,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使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