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即农历十二月,是一年之末。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天,通常举行浓重的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腊八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启发着文人们的才思。1300多年前的这一时节,杜甫心怀祈愿写下了《腊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当然,腊八更意味着年的开始,谚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2020年1月2日,是新年的第二天,也正好时值传统腊八节,为了营造一个喜庆祥和的年俗气氛,天水民俗博物馆一大早就组织工作人员忙活了起来,大家不怕冷,一齐动手搞卫生、挂灯笼……不一会儿,鲜红的灯笼、成串的爆竹、福字挂件等一件件精美的饰件将这座承载500年历史沧桑的老宅子打扮的喜庆而靓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天水的年从这里开始了!

接下来,天水民俗博物馆将联合社会各界举办书写春联、年画拓印、现场剪纸制作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来展示天水年俗。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