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丁酉(2017)年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礼启幕
(2017/9/9 9:52:00)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9月8日上午,天水伏羲庙内龙旗猎猎,古乐阵阵。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丁酉(2017)年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礼拉开帷幕,在庞大的祭祀队伍和群众的伴随下,取水供圣、迎神、出榜文、安神仪式在伏羲庙和伏羲祭祀广场隆重举行,近万名市民和外地游客观看了仪式。

\
 
\
 
\

  当天上午9时许,在天水伏羲庙泮池前首先举行了取水供圣仪式。之后,300多人的仪仗队伍抬着伏羲圣像,在伏羲庙戏楼前举行了出榜文仪式。天水市民间祭祀伏羲协会执行会长聂瑞鄜,上元会会长杨廷杰为榜文揭幕。随后,伏羲行像在方神黑爷和浩浩荡荡仪仗队伍的“护驾”下,“巡游”伏羲城。随后,仪仗队伍来到伏羲广场,请伏羲行像安坐于伏羲庙广场正南方向,按当日喜神方位举行迎神仪式。在迎神仪式上,主祭人胡元君将吉祥净水供奉于伏羲行像前,并献香蜡、黄裱、清茶,以示恭敬虔诚之心,为中华大地祈福,为祖国祈福。祭祀队伍咏颂《迎神曲》。秧歌队演唱了《十炉香》,主祭人将供圣之水洒向大地、洒向万民,祈祷中华国泰民安,陇原大地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伏羲圣像“起驾回宫”,在明成化十九年古建筑先天殿前的月台香案上落座。主祭人、助祭人举行安神仪式,之后供万民朝拜。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缅怀始祖精神,弘扬伏羲文化,共筑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天水市伏羲庙管理局于金秋九月,在天水伏羲庙隆重举办“丁酉(2017)年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礼”。活动为期3天,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秦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伏羲庙管理局,天水市民间祭祀伏羲协会、上元会承办。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天水祭祀伏羲历史悠久,相沿成习。据记载,早在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人们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明朝时,天水祭祀伏羲形成定制,一年有春秋两次祭祀,祭文由朝廷礼部制定,并制“礼”作“乐”,程序严谨,场面壮观。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恢复了公祭伏羲典礼。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2006年,由天水市博物馆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以公祭伏羲大典为主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会”和中国节庆50强。公祭伏羲大典迄今已举办了二十八届,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任建新、王光英、费孝通、李蒙、许嘉璐、周铁农、郝建秀、何鲁丽、李金华、马培华、马飚、齐续春、王家瑞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庙春节庙会、秋祭伏羲民祭活动的开展,为宣传天水、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摄影相关图片
烟火人间(二) 麦积山温泉迎来高铁旅游团(图) 因为宝兰高铁,她成了网红(图) 天水在线乘坐首趟“天水号”侧记 烟火人间(一) 王锐等慰问乘坐首趟“天水号”乘 百对新人搭乘“幸福动车”相约在 宝兰高铁“天水号”动车首发仪式 天水人的早饭,除了呱呱,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