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天水市秦州区王家磨村汉代墓葬抢救性清理概况(图)
(2017/7/28 14:48:37)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2017年6月20日下午,在接到秦州区文广局工作人员电话,告知秦州区某处发现一处古代墓葬后,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刻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勘查。根据现场目击者和施工负责人介绍,此处墓葬是修建一个小型民用饮水工程时发现的。墓室大部分被破坏,部分随葬品被取出。经过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工作人员对墓葬本身的保存情况以及随葬品来判断,初步认为是东汉墓葬。随后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了勘探和清理。

  该墓葬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王家磨村西北,北靠耤河一级阶地,南向耤河,西近有名的师赵村遗址。从开挖剖面和周围陶片观察,墓葬开口位于近现代扰土层下,打破了史前文化层和生土。散落陶片中包含仰韶文化红陶、齐家文化陶鬲残片和汉代灰陶片等。

  墓葬为一座单室砖墓,有斜坡墓道,南北向,方向约190°。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延伸至现代路基以下,长度不清。墓道与墓室之间以甬道相连,甬道应为砖券顶,底部也以青砖砌成,长度1.15米。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4.2米,东西宽2米。砖券顶,高度不清,残余部分最高处2.5米。墓室北侧加砌一层砖,做为棺床,棺床之上放置墓主人。棺椁及人骨腐朽极甚,葬式及墓主性别无法判断。墓室南侧及棺床东侧随葬器形较大的陶器和青铜器。棺床中部和西部随葬器形较小的铜镜、铜钱等。

(墓葬清理后)

  随葬品共33件,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器四大类。陶器为大宗,共26件,分灰陶和釉陶两种。器形包括罐、盆、盘、灶、井、灯、奁等;铜器有3件,铜鍪和铜釜各一件。另外铜镜一枚,铜钱若干;银器有4件,手镯1只,指环3只;石器1件,为薄石片做成,器形似为环形。

(部分随葬品出土时)

(清洗后的绿釉陶器)

(清洗后部分灰陶器)

(铜钱)

(铜镜)

  从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东汉时期。其中绿釉壶和铜镜都与具有东汉中晚期特征,与皂郊镇贾家寺汉墓时代相近。此墓是近些年天水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墓葬,随葬器物数量多,且器形较大,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走进澄源巷(图) 天水在线赴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参观 天水藉河红桥段开始蓄水(组图) 天水在线航拍玉泉观(图) 《桃李梅》在长春精彩上演(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图) 天水高考第一天掠影(图) 天水在线航拍东岔站(图) 天水人的夏天从一碗锅鲰(面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