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天水博物馆>>正文
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苏海洋做客伏羲讲堂(图)
(2017/4/13 17:02:29)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打印本页

苏海洋做客伏羲讲堂

——主讲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考古调查与高精度复原

  近年来,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天水市博物馆在资源共享、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4月12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学院特邀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苏海洋,来我馆作了题为《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考古调查与高精度复原》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天水市博物馆历史文化研究部主任马素芳主持,前来聆听的有我馆职工、天水师范学院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历史、考古感兴趣的人士约120余人次。

  苏教授从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的研究现状、悬泉汉简对长安通姑臧交通路线的记载、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的复原过程及这一沿线的考古调查等方面对“复原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苏教授重点以悬泉汉简编号Ⅴ1611③:39中记载的内容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新发现、历史地名地貌考察、实地调查等多种手段,运用以点定线、点线结合的研究思路,将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这一线路分了三段依次进行研究,获得了准确的节点位置信息;并以这一沿线发现的考古遗迹、遗物为佐证,确定了各级节点之间线路的具体走向;同时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及高精度路径测量工具,准确、迅速的提取了各节点里程数据,将测量所得数据与悬泉汉简中记载的数据相对照发现二者里程基本相同,从而对悬泉汉简记载的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这一线路进行了较为精准的复原。

  讲座结束后,一位专程从西安过来听讲座的学者积极提问,与苏教授进行了交流。本次讲座,不仅让我们对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的线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苏教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历史、地理研究工作中孜孜不倦、科学探索的精神,这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术榜样。

摄影相关图片
聚焦即将消失的乡村记忆(图) 烟铺樱桃花开朵朵(图) 清水烩牛肉(图) 伯阳镇“十里桃花”(图) 天水有个“杏花村”(图) 清水扁食(图) 天水白娃娃王姜乐被(图) 木雕(图) 双玉兰堂的千年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