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天水在线走进古坡,聚焦即将消失的乡村记忆!(图)
(2017/4/7 14:13:50)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 —席慕容 《乡愁》

  不知柔风几许,春天如期而至,万物好像了然于胸,多了些生机,放下了冬日的拘谨。3月25日,天水在线一行循着春季的好光景,走进甘谷县古坡镇,寻觅乡愁,聚焦乡村记忆。

  初春的早晨,阳光像层金色的薄纱,轻覆于大地上,一切都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温暖的味道。驱车行驶在古坡镇,只见野花在田埂上点头微笑,柳枝在山坡上摇手欢迎,小鸟在水塘边悄悄呢语,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展现恬淡妩媚的风姿,告诉人们春姑娘已经来到这里。

  编鋬笼

  在黑潭寺的山脚下,我们遇到两位老人在用细长的藤条编鋬笼。“我们这鋬笼做了三四十年了,靠的都是人工拗折和拔拉。”看到有人路过,其中一位叫马双义的老人笑着对我们说。走近一看,路边摆放着已经起好的笼底,木条在两位老人的挑动中“唰唰唰”地晃动着,速度之快,让小编根本看不清一根根木条是如何编织成鋬笼的。

  马双义告诉我们,编鋬笼大体可分为起底、编制、安把、锁口四道工序,传统手编鋬笼的一大特点就是编制工艺为经纬交叉型。只见两位老人先用两根木条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木条,使之向四周展开形成鋬笼底部,鋬笼底要编得平整,木条必须排得均匀。当编好的木条达到鋬笼所需的底部大小时,就要进行纵向收身工序了,将鋬笼的一侧纵向弯起继续以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木条,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完整牢固的笼身,接着用一根较粗的树枝在鋬笼上安把,最后将编制好的鋬笼进行锁边。编制鋬笼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鋬笼的大小、造型全凭两位老人拿捏。一根根结实的木条在他们满是老茧的手上飞快地“游走”,摊开双手一看,沟壑纵横,这是常年做农活的人特有的印记。临别的时候,两位老人告诉我们鋬笼的用处很大,可以用来提东西、装野菜,而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鋬笼里还装满了岁月的痕迹。

  河坝洗衣服

  王轩曾在《题西施石》中感叹:“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路过大卜峪村时,我们却意外地遇到了“浣纱人”。一条小河沿着村口逶迤地流向远方,滋养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子民。许多年过去了,村里拆了老房建新楼,可是这条河还完整地保存着,成为大卜峪村人洗衣服的主战场。都说河边洗衣服的地方是农村的新闻联播转播站,村邻情谊都在这里蔓延,这话可真没错!湍急的河边,妇女们端着一家人的衣物前来洗衣,她们展臂将衣服被单在河水里来回摆动,溅起阵阵水花。当大人们洗衣裳时,河边就成了小朋友的乐园,娃娃们挤在一起向河里打水漂,看打出去的石子能飞几层远。洗衣棒的敲打声和女人孩子们清脆的谈笑声,响彻初春明媚的午后。

  对大卜峪村的人来说,无论村里变化多大,无论外面的城市多么喧嚣,河边洗衣的传统生活从未改变。那些记忆里火热而又宁静的乡村生活,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闪烁,或暗淡,或清晰,或模糊,它让这里的人们回忆起来历久弥新,隽永深长。

  挖野菜

  和煦的春风徐徐地吹拂着脸颊,极目四望乡野美景,刚刚吐出新芽的柳树泛扬着它在初春时节特有的鹅黄与淡绿,绿油油的草地青翠欲滴如碧波层叠,盎然春色美景怡人。路过石咀村时,我们偶遇了许多挖野菜的村民,对这里的人来说,野菜唤醒了沉睡的冬天,引来了鸟鸣蝶舞,点缀了家乡的山野,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提醒着乡亲们该挥鞭赶犁,开始春耕了。

  春天的午后,人们挎上鋬笼,拿起铁铲,约好三五亲邻,并排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挖野菜的任务一般都落在妇女和孩子们的身上,孩子们放学以后,撂下书包,马上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寻找大自然送给春天的第一份礼物。路边的田里生长着各种野菜,地里的间隙也很大,到了挖野菜的地方,大家划出各自的区域,谁也不说话,光顾低头寻找野菜。绿油油的田地里,人们像寻获珍宝一样,埋着头小心挪着步,哪里有人发现了大片野菜,大家就呼啦啦一起围过去,生怕错过了那些生鲜的野菜。眼看着到了傍晚,地里的湿气慢慢上来,鋬笼里也渐渐填满了各类野菜,大家互相瞅瞅自己的和对方的笼子,彼此打趣羡慕,回家准备做饭。对咱天水人来说,挖回去的野菜,有的用来做浆水菜,有的择捡干净,做饭时在勺上倒点油,伸到火灶里烧热,淋在野菜上用筷子翻搅几下便成了一道可口下饭的凉菜。

  踏辣椒面

 

  人在乡野中,处处有深情。野菜是乡村人碗里的绿色,也是他们的希望,滋养着他们匮乏的味蕾,丰富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生活。伴着夕阳返程,空气中有些微凉,但敌不过春风暖意,万物复苏的热忱劲,这不,在石咀村村口,几位妇女站在杏树旁,正火辣辣地踏辣椒面呢!只见那石杵一上一下,就如一份红红的心情跳跃着,散发出浓浓的辣椒香气。

  这踏辣椒面啊,不仅需要力气,还得懂技巧,操作不好辣椒就会从石臼里面蹦出来,可用石臼踏出来的辣椒面原汁原味,劲辣够呛,是任何机器都替代不了的美味。一位妇女告诉我们,做辣椒面可是个技术活,首先得把太阳底下晒得红通通干脆脆的辣椒剪成小块,在锅里倒上少许菜籽油,锅底下添火,进行炒制。炒辣椒时火大了不行,那样炒出的辣椒块颜色发黑,杵碎以后吃到里嘴里发苦,火小了也不行,因为没有煎到应有的脆度,只有先大火后小火,把握好力度,慢工出细活才能把辣椒块儿煎到合适的火候。接着将炒好出锅的辣椒放到筛子里自然晾凉,最后取适量的辣椒放到石臼里,用石杵一下一下踏成辣椒面。太阳渐渐落下了山,石臼里的辣椒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诱得大家口水直流,妇女们搬着一盆盆发红发亮的辣椒面满载而归,在收获辣椒面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春天的好心情。

  故乡的河流,故乡的吃食,故乡的野菜,故乡的玩伴……那些记忆中的画面像是一颗颗圆润闪亮的珍珠,被时间串成一副光彩夺目的项链,它将我们的人生点缀得绚丽多姿,丰硕又沉甸,欣喜又笃定。想当初那么渴望逃离故乡,现在却总感叹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怀恋愈加浓烈,这抹内心深处最动人的牵挂,或许就叫做乡愁吧。

(踏辣椒面)

(踏辣椒面)

摄影相关图片
一场春雪让天水的这个村庄美成了 麦积山的这场春雪,惊艳了世界 秦安的这碗汤是一绝(图) 天水的这场春雪,惊艳了全城!(图 大山里的蚂蚱笼(图) 张家川县龙山镇春耕现场(组图) 探访甜醅的制作过程(图) 天水在线探访袁记花馍(组图) 天水在线走进张家沟村逛庙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