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桂(生卒年不详),字馥葊,清代秦州人。如桂以举人大挑分发四川隆昌县令,隆昌县交通发达,盗寇江珏猖獗,如桂均徭弭盗,屡获剧贼,严加惩处,一时境内清谧,百姓安居。面对郫江民众长期争夺水源的纠纷,如桂亲自勘察,合理公平的解决问题,后民众蔓讼终于平息。后改人四川纳溪县(今泸州市纳溪区)县令,卒于上任旅舍。
聂莹思(生卒年不详),字城一,清代秦州人。幼聪颖好学,参加秦州考试,名列前茅,因父亲病逝,未得人庠。以监生肄业太学后,考取内阁供事,任山东曹州府属,调赴高唐大营差遣,后保举升任知县加同知衔,不久代理山东鱼台知县,他尽力修筑堤堰,去民水害。咸丰十年(1860年)任昌邑知县,任上曾捐俸修城垣。次年八月,捻军刘添福部进入昌邑县,聂莹思同乡绅组织乡团防守,夜袭捻军,迫其出境。乡团首领白有采拥众万余,暗通捻军,乘机烧杀抢掠。莹思与提督傅振邦密谋,设宴邀饮,即席擒获白有采,当即处决,余部崩溃,士民欢庆。谢任后,委托处理番府县二局积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有子聂鸿荃,积军功,加副将衔,山东候补县丞。
聂慎典(生卒年不详),字举二,聂莹思弟。在家乡期间,慎典曾管理团防,因此取怨乡里。后以拔贡身份管带州关防勇,颇有起色,保授山东知县,处理曹州府(今山东省菏泽市)属县积案,两月内清结400余起。任山东东阿县令,至则修缮城垣,修理河墙,善后诸务毕举。当时经过东阿的兵差络绎不绝,李鸿章等各统重兵过境,慎典辛劳供给,因功升用直隶州知州。后因痰疾,辞职告归。获准后扶兄莹思灵柩返葬于秦。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