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表(生卒年不详),是北周时期天水西人(今甘肃天水秦州区西南)人,后迁到陕西南郑一带居住,为北周、隋时期著名军事将领。
赵文表父赵江,性格方正刚严,颇有度量。历任东巴州刺史、计部中大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伯中大夫,封昌国县伯。赠虞、绛二州刺史,谥号为贞。
赵文表年少时端庄谨慎,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慷慨有大志,擅长骑射。初仕任周文的亲信,经多次擢升,官至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定五年,授以畿伯下大夫,升任许国公宇文贵府长史。不久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因迎皇后有功,封为伯阳县伯。天和三年,升任銮州总管府长史。不久,调任蓬州刺史。
魏恭帝元年(554年),跟随田弘征山南,以功授都督。复从平南巴州及信州,迁帅都督。又从许国公宇文贵镇蜀,行昌城郡事,加中军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定元年,除许国公府司马,转大都督。五年,授畿伯下大夫。又为许国公府长史,寻拜车骑大将军。
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北周梁州恒棱一带的獠人反叛,武帝派赵文表讨伐。赵文表平素尚仁义宽恕,叛乱平定后,赵文表恩威并用,夷、獠人都很想念他。加授赵文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授大将军,进封公爵。
大象年间,赵文表任吴州总管。时开府于顗为吴州刺史。时尉迟迥等举兵反隋,远近骚然,人心背离。于顗自以为宗族势力强大,且为国家重臣,深害怕赵文表背弃自己,借口有病而闭门不出,在赵文表探望时,趁其不备,将他杀死,并诬告赵文表谋反。文帝后来知道实情,以其子赵仁海继承了爵位。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