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 坚
文:天水通史
苻坚(338~385年),字永固,氐族,古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他聪明过人,8岁开始接受贵族教育,人常赞叹“非常人也”。前秦永兴元年(357年),时年不到20岁的苻坚在氐族勋贵支持下,发动政变,废杀苻生,拥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他一即位先选贤任能,委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薛赞、权翼及以重任。紧接着整肃朝纲,在短短几十天里就诛杀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贵戚宗室20多人。建元三年,苻坚在平定“诸公之乱”后,采取课农桑、兴学教、赈恤贫弱、减轻税赋、倡导节约、移风易俗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关陇社会的综合治理,开创了一个“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路不拾遗,国富民强,自汉以来少有的清明社会。
苻坚时期,南方有东晋,北方有他的前秦政权和与他的政权并存的前燕和前凉政权。前秦建元五年(369年)8月,东晋桓温率军攻燕,前燕慕容暐请苻坚出兵相救,并以割让虎牢关(今河南江水县)以西土地相许。苻坚派马池和邓羌带兵在谯县(今安徽亳县)击退晋军,慕容暐却违背诺言,并未割地。苻坚便以慕容垂作向导,派王猛等统兵攻占了洛阳城。建元六年(370年)4月,苻坚又以王猛为统帅,出动步骑兵6万多人攻燕。7月,秦军主力攻壶关(今山西长治西南),另一支秦军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一月之后,壶关、晋阳相继归秦。接着秦军进抵潞州(今山西长沼、河南安阳之间),与慕容评统率的燕军主力决战,王猛出奇兵火烧燕军辎重,逼毫无斗志的燕军出战,前燕军队一战即败,土崩瓦解。而后,苻坚与王猛率军合攻前燕都城邺城,于当年10月俘获慕容暐(wěi),前燕灭亡。
建元七年(371年),苻坚趁仇池割据政权的核心人物杨纂与其叔父杨统相互争权、相互攻伐之时,出兵陇南,在以凌厉攻势击败仇池与东晋联军之后,逼杨纂、杨统投降,使前秦大体统一了陇右。建元十二年(376年)8月,苻坚在招降前凉主张天锡未果的情况下,下令进军河西。面对前秦梁熙、姚苌、王统、李辩统率的征伐大军,前凉兵将节节缩退,在经过苟池、赤岸戍战斗后,凉军主力几被秦军消灭。同年9月,张天锡出城投降,接着凉州各郡县也相继降秦,前凉灭亡。建元十二年(376年)冬,苻坚又派李柔、张蚝统军30万挺进云中(今内蒙古托立托),将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灭掉。至此,从西晋永嘉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北方分裂局面宣告结束,而前秦也进入了它的极盛期。
建元十八年(382年)十月,苻坚大会群臣,讨论消灭东晋谋求统一全国的问题,虽然前燕宗室降将慕容垂极力主战,但苻坚弟苻融及苻坚宠爱的张夫人、爱子苻诜均赞同多数大臣的意见,认为东晋不可伐。苻坚的谋臣王猛死时,苻坚曾亲问后事。王猛说:“东晋乃晋室正统, 千万不要轻易进攻东晋。”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苻坚一意孤行,定要出兵。建元十九年(383年)8月,苻坚命苻融督张蚝、慕容垂率军27万为前锋,命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诸州的军士随征。苻坚调集的军队有97万之多,出动时“旗鼓相望,前后千里”。9月,苻坚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县),而苻坚调遣的凉州军队才到达咸阳。
建元十九年(383年)十月,战斗打响。苻融指挥前秦前锋部队渡过淮河,攻下寿春县,俘虏了晋将徐元喜。慕容垂指挥的前锋部队也攻下了郧城(治今湖北安陆)。东晋增援寿春县的将领胡彬听到寿春已被秦军攻破,便退守峡石(今安徽寿县北隘口)。由于苻融此前命令军队在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洛河)树栅以阻遏晋军主力,使胡彬成了一支孤军。胡彬因粮尽送信给谢石请援,信使被秦军俘获。苻融从信中得知胡彬的境况,立即派人去项城请苻坚驱大军进攻。苻坚到寿春,派已俘虏的晋襄阳守将朱序去晋营劝谢石投降。但朱序却将前秦军中状况报告给了谢石,并建议谢石趁前秦大军未集,先击败秦军先锋,以挫秦军锐气。时至11月,谢石派北府名将刘牢之率5千精兵击败秦军。接着,又分兵抢古淮河各渡口,秦军立即溃散。刘牢之指挥晋军追击,活捉了秦将王显等人,还收缴了秦军大量的军资武器。
同时,谢石也指挥晋军主力分水陆两路出击。苻坚和苻融登上寿春城观战,他们看见晋军队伍整齐,又望见城北八公山上黑压压一片,误以为全是晋军,不禁一阵惊慌 。但苻坚仍指挥军队在淝水(淮河支流,在今寿阳城东)西岸布阵,与在淝水东岸的晋军主力隔水对峙。这时,东晋大将谢玄派人过河见符融,提出要秦军稍退,以便晋军渡到西岸决战。苻坚想趁晋军渡河时发动攻击,便答应了谢石的要求。不料秦军在前军后退时,后部误以为秦军已败,所以便掉头逃跑。苻融在阻止士兵逃跑中因战马仆倒,被晋军杀死。失去了主帅的秦军顿时全线溃败。苻坚在逃跑中被流矢射中,带伤逃到了淮北。
江山更替英雄事,至今淝水叹苻坚。淝水之战后,苻坚的大将慕容垂、姚苌都先后背叛,苻坚虽东征西讨,奈何大势已去,江山分崩离析,强盛一时的前秦王朝很快衰落下来。晋太元十年(385年),苻坚这位能征善战的氐族骄子,竟被部将姚苌缢杀于新平佛寺中,时年他只有47岁。
历史学家范文澜记:“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历史学家陈登原认为:“苻坚有四大善事: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显赫。历观中国古代帝王,真正能做到这四点的寥寥无几。苻坚与王猛君臣相得,明锐果决,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怀妇人之仁,在内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时又大举伐晋,一跌而失天下。”苻坚虽然以悲剧告终,但他创建的前秦盛世并没有被历史遗忘。历史记下了他的失误,同时也记下了他的辉煌业绩。
天水的苻坚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通过这段战事,人们记住了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记住了指挥若定风神潇洒的谢安。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刚愎自用,且颇为迂腐的前秦皇帝苻坚。
苻坚,秦州略阳临渭人,史书一般认为“临渭”在甘肃秦安东南。据徐日辉教授考证,东晋时期略阳临渭的具体位置应该在今天的三阳川一带,很巧合的是在今天三阳川中滩镇有一村名蒲家甸子,据《晋书》记载,苻坚本姓蒲氏,其父蒲雄见其背后有字迹故改蒲为苻,苻坚母亲及其皇后均为苟氏,而今天紧邻蒲甸村的是缑杨村,因其祖父蒲洪肯定是在秦州之略阳临渭成长起来的,这就很让人确信所谓苟氏就是今天之缑杨之缑氏。由此可以完全肯定秦州不仅是羲皇故里,秦皇故里,李唐故里,更是苻坚故里,而且蒲氏家族的兴起及发展走向几乎和伏羲氏族成长并向东发展呈现惊人的一致:“起于秦(天水),走向关中,再走向中原”。
东晋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轮番称帝,北方人民饱受战争蹂躏,但这一段时期正是“关西出将”的黄金时期,据《晋书》列传所载陇右秦州名将迭起,盛极一时。今天天水城的蒲家亦蔚为大家,据民国《天水县志 选举志》之学校毕业表,蒲姓学生之多可拔头筹。由此溯源,良有以也。
今天有许多地方为争历史名人打得不可开交,伏羲女娲本为传说,多方争执不足为奇,李白故里之争也让我们天水很不是滋味,但淝水之战的苻坚确是板上钉钉的天水人,我们却很少有人关注,确让人唏嘘。 (毕之航 2012-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