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生卒年不详),字文渊,扶风茂陵人。12岁时,父亲去世,马援成为孤儿,但其“少有大志,诸兄奇之”。王莽起兵之时,马援被王莽堂弟王林推荐为为新城(陕西安康)大尹。王莽失败后,马援就跑到凉州避难。后来,隗嚣占据天水,割据称雄,马援就投奔了他。隗嚣对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让他参与重大军事决策。
当时公孙述在蜀地割据称帝,隗嚣为决定自己应该归汉还是结蜀,就派马援去探听虚实。马援和公孙述为乡亲,他到达蜀地后,公孙述就在马援面前摆足了皇帝的姿态,显尽了自己的威仪。此行让马援认识到公孙述是井底之蛙,没有远大的抱负,遂婉辞了公孙述封他的侯爵和大将军官位,回到天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汇报了隗嚣。
东汉建武四年(28年)冬,马援受隗嚣委托,到长安面见汉光武帝刘秀。见面之后,刘秀十分赏识马援的胆识和才能,就让马援跟随自己出巡各地。当马援要回天水时,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相送。马援归来后,对隗嚣谈了自己对光武帝及时局的看法。他认为刘秀“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建议隗嚣归汉。于是,隗嚣就听取了马援的建议,让马援随其长子隗恂再使长安。
此时的隗嚣虽然同意归汉,但他仍不想受制于人,仍想着割据称霸一方,所以并未下决心归汉。马援多次写信相劝,但未能改变隗嚣的想法。于是,马援便建议刘秀攻天隗嚣割据政权。他“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并分析了攻天隗嚣的必然性。建武九年,汉光武帝刘秀派军征伐,结果一举消灭了隗嚣在天水的割据势力,平定了陇右。
隗嚣败谡后,马援为光武帝出镇西北,历任太中大夫、陇西郡守等职,被封为新息侯,食邑3000户。他对其他民族,恩威并用,西北安定者垂十年。后来,马援南征交趾(越南),北拒乌桓,声威并著。他深感功高震主,所以始终寻机会作对外战争,不愿引入内争漩涡中,终以战败,以六十余岁病殁于湖南。马援死后,有人谤之光武,谓援有私意,几不得善葬。
范长江先生评论说:
光武用援时何其客气,援平日持身何其清明,老年为刘家天下而牺牲,反不见谅于开明之光武。为个人效忠,其所得结果不过如此,也就是中国历代的第一流军事政治人才难以善终的普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