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班彪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王莽之后,隗嚣割据天水。班彪为了避乱也从关中来到天水,他听说隗嚣能够礼贤下士,便去依附他。隗嚣以周代兴亡之事来比喻汉王朝已至分裂之时,请班彪分析时局。班彪认为,周代的分裂和当时汉王朝的情况有着根本的不同,周代的分裂是因为已丧失了民心,汉王朝眼下虽然也出现了四分五裂的状况,但百姓仍然是盼望着汉王朝当政的。
从谈话中,班彪感觉到隗嚣有割据称王的野心,遂作《王命论》以谏。他说“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进一步暗示隗嚣汉德末失,想割据称雄一方是不可能长久。但是隗嚣毫不理会他的建议,仍然野心勃勃。班彪感到在隗嚣这里无法安身,遂西行投靠河西大将军窦融。窦融“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窦融被征召回京后,光武帝也非常赏识班彪的才华,召其入朝为官,后因病离职。
班彪学博才高,在汉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为后世所重。其子班固后修《汉书》,史料多依班彪,实际上是其父修史工作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