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天水”之名的由来
(2022/3/12 17:35:5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再说“天河注水” 

  ——兼辨天水得名

□吴治中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6年7月18日

天水,一个神奇空灵、令人浮想联翩的名称,一个神奇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天水何以称“天水”?按照一般习惯,一个地方被官方正式确认,其名称在该地应该早已存在了。也就是说,当汉元鼎三年汉武帝设立“天水郡”时,天水应该早就叫“天水”或者当地已经有了叫天水的地方了。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汉书·地理志》:“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公元前114年,汉武帝析陇西初置天水郡)。这是官方对天水区域最早的行政命名,也是天水之名最早见于史籍记载。

关于天水的得名,说法种种,颇多争议,主要有:

(1)、因“天河注水”得名 说。

(2)、因“天水祠”得名说。

(3)、因八卦“乾(☰)”、“坎(☵)”“书契得名说。

(4)、因西汉水得名说。

(5)、因“天水湖(池)”得名说。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6年2月4日晚航拍

下面分别辨析:

(1)、“天河注水”是民间传说。很多有关天水的书籍、文章都记载了这样的传说: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一天夜里,天空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天崩地裂,地上形成一个巨大陷坑。只见天上大雨倾盆,水流倾泻而下,注入陷坑之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很多人又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是一次地震、暴雨的描述,如果实有其事,这就是一次非常大的自然灾害。

汉武帝凭此命名的说法很不可靠,因为中国古代无论是地名、年代甚至人名等等的命名或者起名,有以吉祥、祥瑞为要的传统习俗,故绝不会用给人们带来大祸患的自然灾害作为命名的根据。对这个命名理由,史书没有记载,没有实据证明它就是“天水”得名的依据,可能只是后来人对“天河注水”的臆测曲解演义,是一个神话了的民间传说故事,只是传说故事容易被人们接受并易于流行罢了。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10月26日航拍

(2)、因“天水祠”得名说。有专家提出:“查考两汉文献,原来“天水”之名得于祭祀之祠。”“‘天水’之为郡名,非起于湖名,而是得名于‘天水’之祠,用以纪念汉之兴起于西方,象征汉初汉得水德之运的观念。”这个说法有误,已被学界大多数人否认,但因这个观点随正式出版物发行而影响仍存,故在此简要辨析:

《史记·封禅书》:“後四岁,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令祝官立蚩尤之祠於长安。长安置祠祝官、女巫。其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巫社、巫祠、族人、先炊之属;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九天巫,祠九天;皆以岁时祠宫中。其河巫祠河於临晋,而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者,二世皇帝。各有时。”

  《汉书.郊祀志》上有相同记载,大意是在(汉高祖建汉)四年后,天下已经平定,诏命御史,令丰县整修枌榆社坛(枌榆社,汉高祖刘邦故里的土地神祠,在丰县西南二十余里),恭谨祭祀,四时祭祀,常于春季用羊猪祭祀。令祝官在长安建立蚩尤祠。在长安设置祠祝官、女巫。各地巫祝各司其职,分别祭祀不同的神祗。

这段话中提到的“天”、“地”、“天社”、“天水”等等后面实际上都省略了一个“神”字。在西汉前期,国家祭祀的主要神灵有: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祖先)、五帝、东君(太阳)、云中君、司命(文昌四星)、巫社、巫祠、族人、先炊(炊母神)、社主、巫保、族累、堂下、巫先(即巫咸,古巫中有灵者)、施糜(主施糜粥之神)、九天、河(黄河)、南山(终南山)、秦中(传为秦二世)。这些神灵,有的已不清楚当时所指具体对象,大致可归纳为天帝、天界日月星辰、地、山川之神、前朝帝王等类。

所以,《史记·封禅书》所说“天水”是当时祭祀的天神之一,应该是天上司雨之神,与天水地名并无关系;又据文中“梁巫”、“晋巫”、“秦巫”、“荆巫”、“九天巫”、“河巫”、“南山巫”按所管方位各司其祭祀职责来看,“梁巫”所祭祀的“天水(神)”也不是现在的天水这个方位的神。《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华指华山,华阳为华山之南。黑水应为褒河,为汉江上游较大支流,位于陕西西南。古代分中国为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梁州的方位主要在四川盆地和汉中地区。三国时始有行政区划意义的梁州,治所在陕西汉中,先称“南郑”,唐德宗改其为兴元府,此后汉中不再称梁州。隋朝末年(619年)四月,王世充占据河南,于洛阳登基称帝,改宋州(今河南商丘)为梁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宋州。梁州实与天水无关。其“梁巫”也应该是主持梁地祭祀的巫祝。

所以,此说所依据的“天水”含义实与“天水”得名不符。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1年7月1日摄

(3) 、八卦“乾(☰)”、“坎(☵)”书契得名说。 在伏羲的众多功绩里,有“始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中华民族在还没有发明文字之前,相传是用打绳结来记录事情(件)的。而八卦的阴阳爻就是最原始的书契。神奇的是,就是在八卦的八个卦象中,乾“(☰)”就是“天”字的原型,而坎“(☵)”,就是水字的形状。并且在河图图解中就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解释。它们中都包含了“天水”二字,这只是一种巧合,我们为伏羲的伟大创造中含有“天水”二字这种奇妙的巧合而庆幸。但以此推断就是天水得名的根据却有些牵强,二者之间缺少必然联系。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6月10日航拍

(4)、因西汉水得名说。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说天水源于天汉,秦州来自秦人。这个说法是客观科学的。

首先得说说西汉水的发源地、天水古代名山齐寿山——古嶓冢山。它在我国古代曾有过很多著名的称谓:嶓冢山、鸿冢、崦嵫山、(西)寿丘、兑山……我国古代很多典籍中对它都有记载,很多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里。成书于西周前后的我国古代典籍《山海经.西山经第二》载:“……(太华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史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衰山也。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屈原《离骚》中有“望崦嵫而勿迫”。“嶓冢之山”、“ 鸿冢”、“ 崦嵫”等等就是今齐寿山。

  天水师院教授、天水陇右文化研究专家雍际春在《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中说:“西汉水古称漾(yàng )水,发源于嶓冢山即今齐寿山,这在今天既不大又很平常的一山一水,却是先秦时代很出名的山水”。

 我国以“汉”为名的河有两条,一条就是我们的西汉水,曾有别名漾水、犀牛江等,源出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嶓冢山(今齐寿山),它在陕西省略阳县汇入嘉陵江,是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尚书-禹贡》载:“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说明嶓冢山是汉水的发源地。一条(东)汉水(江),源出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在武汉市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东)汉水源头,也有嶓冢山、西县等等地名。关于两座嶓冢山、两个西县等等的先后真伪,笔者在《嶓冢山考》(载天水师院学报2003年2月23.1)一文中已经做了详细论述,这里再不赘述。古代曾有人认为两条汉水是同一条河,后来是因为汉代地震使地形发生变化,使汉水一分为二,才形成了东西两条汉水。郦道元《水经注》“汉有二源,东出氐道,西出西县之嶓冢山。阚骃云:汉或为漾。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至氐道,重源显发,而为漾水。又言,陇西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魏白水。”按照稍早于郦道元的北朝时期敦煌人阚骃撰写的《十三州志》的记载,齐寿山还是远古时期人们所说的昆仑山,郦道元引用了这个说法。

古代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河、天汉、星河等等。《诗.小雅.大东》中就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的诗句。古代非常著名的西汉水发源于同样著名的嶓冢山(阚骃谓昆仑山),故将他与天上的银汉(河)相提并论,称它为“汉水”,汉水就是天河,天河就是天水。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6年8月11日航拍

(5)、“天水湖(池)”得名说。实际上这个说法与西汉水得名说同源,只是根据更加充分。清人顾祖禹的《读史书舆纪要》卷59云:“天水湖在(秦)州南七里。《秦州记》: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古代记载地方,其方位往往按照当时州、县治所在地为坐标说明,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时间跨度长、天灾、战祸以及各朝代行政区划变动等等),一些地方作为坐标的州、县治所经常挪移,因为坐标依据的变化,记载也随之变化,加之后来者引用出处往往不同,就会造成概念混淆,引起后人研究的混乱。

  对于“州南七里”之天水湖,因为古代文献记述多有出入,故争议一直较多。但在西汉水上游流域,古代确曾有过“天水湖”( “天水池”)。并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礼县祁山、永兴(大堡子山秦王族墓及永兴秦贵族墓一带)还数次出土带有“天水家马”、“天水人家”铭文的先秦(周代、最迟为秦)铜鼎,可见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天水”的名称。

古代天水多湖,至今秦州城区还留有“南湖”、“西湖”、“东湖”等等地名。也有两个“天水”,一个在齐寿山(嶓冢山)东,一个在齐寿山(嶓冢山)西,两个天水距离齐寿山都在30公里左右,古代都很著名。为了区分,现代人们把西面的叫“小天水”,是今秦州区天水镇镇政府所在地。小天水就位于西汉水(古代也称漾水)上游,唐太宗、宋太祖分别敕封题匾的“天水湖”就在其旁;而(大)天水位于藉(xi)水(古代称洋水)上游。两水都源于齐寿山(嶓冢山)。神奇的是西汉水入嘉陵、汇长江,它的流域属长江流域,其长江流域特色非常明显;藉水入渭河、汇黄河,黄河流域的特色也很明显。所以古今又称齐寿山为分水岭,天水之奇特亘古闻名。

据《礼县史话》记载:在今礼县盐官以东的峁水河(亦称红河、横河等,原属天水辖地,与天水镇交界),为西汉水上游重要支流。1990年,在峁水河与西汉水交汇处附近的草坝村出土了一座南山妙胜廨院(宋)碑,有宋徽宗赵佶亲书的“大观敕书”四字。刻于大观元年九月六日的碑文中明确记载:”......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朝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至本朝太祖皇帝登位,于建隆元年将‘昭玄院’赐敕皇改‘妙胜院’,‘天水湖’改‘天水池’。其水冬夏无增减。......于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经略周浡夜梦本院降龙尊具天水池,特奏朝廷......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峁)城谷......”后面还记有绍兴十四年王楫、王宁及其子、孙舍院基增修妙胜廨院佛殿、法堂等等经过。

这个记载,非常明确地说明早在唐代以前在西汉水上游就有“天水湖(天水池)”,贞观23年唐太宗李世民就赐有“昭玄院”和“天水湖”的匾额。北宋初乐史撰《太平寰宇记》载:“天水县,(州)西七十里,古县也。后唐长兴三年于县界南置县治,县界无山有水,一派北流入长道县界。”其中的“西”指秦州州治之西。其所载“天水县”治就是现在的秦州区天水镇所在地,西汉水在其境内流向礼县。从逻辑关系来说,是湖以水名,先有“天水”,后有“天水湖”。

实际上,从古至今,齐寿山(嶓冢山)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仍然伟大而神秘。“齐寿山不大不小,压倒三江河垴”,无论是发源于此的西向的西汉水、东向的藉河南源南沟河、南向数百里又与西汉水汇合后进入嘉陵江的白家河,早前民间都称他们的上源为“天河”。就在1986年天水地改市后出版的第一本《天水市地图册》上,藉河(古称洋水)南源齐寿山至秦州城区段(亦称南沟河)明明白白标注为“天河”。而嶓冢山作为“三江河垴”,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汉水。笔者家乡就在齐寿山下,幼年嬉戏的西汉水源头河段,当时明明确确就被人们称为“天河”。西汉水以“汉”为名,与天上银“汉”遥相媲美,汉水就是天河,天河就是天水。

这就是“天河注水”是为天水的实证!天水就是天河流注的地方,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名不虚传,但绝不是一场暴雨、地震的产物。 

注:此文原刊发于2017年天水老年大学学刊(内部),有改动。(2019年3月1日)

“天水”得名释疑

文/李子伟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10月27日航拍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6年8月1日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10月26日航拍

  对于天水名称的来历,普遍的认识,以为与“天河注水”的传说有关。而“天河注水”的传说,则被认为是由《水经注》中“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之说演绎而来。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复合崇拜神灵,谁也没有见过。所有的天水人都希望天水得名的美丽传说是真实的,藉以弘扬底蕴深厚的天水历史文化,但对这个由人杜撰出来的动人的传说,背后深藏的历史信息,却少有人深究。其实,“天河注水”的神话传说不管是何人所撰,并不完全是荒诞无稽之谈,只不过在演绎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实质性的东西。历史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4年9月28日航拍

  “天水”二字,从字面上诠释,就是天上之水,也即天河之水。天河之水注入人间,便是天水。这个解释倒也简近直白,完全说得通。但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天河又称银河、银汉,银河在古籍中多被称为“汉”或“云汉”、“天汉”。《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又《诗经•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毛传》:“云汉,天河也。” 《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毛传》:“云汉,谓天河也。”《广雅•天》:“天河谓之天汉。”又《大戴礼•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卢辩注:“汉,天汉也”由此看来,最早的天河就被称为“汉”。与天河相对应的是,在古代中国,地面上有一条大河曰汉水,或曰西汉水(汉水的流向与天河的流向基本一致,都是由西北斜倾东南。陆机《拟明月皎夜光》诗云:“招摇西北指,天河东南倾。”)《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漾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漾水就是汉水的上源,即西汉水。过去的辞书及许多历史著作中,把汉水与西汉水当作两条水处理,认为汉水源出于陕西宁羌县北的嶓冢山,初出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而西汉水则指源出天水西南嶓冢山(即天水齐寿山)的漾水,东流入嘉陵江。这样一来,汉水和嶓冢则有两名,使人不可理解。其实,汉水之源出于天水的西嶓冢山。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由刘琳先生校注的《华阳国志校注》可说是彻底解开了汉水源流的千古之谜。原来嘉陵江上源由北向南流到阳平关附近,不是继续南流入四川,而是东流入汉水的。所以,1993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吸取了当代学者的科研成果,在“漾水”条下注云:“古水名。1、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县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1年7月1日摄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6年8月11日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漾水东流为汉水而辍断之时,不论是在汉魏,还是在六朝,但在先秦以前的真正源头是在天水嶓冢山,西汉水之名极可能是略阳县东水道中断后出现的。从另一方面来说,陕西的汉中之所以称汉中,是因其处于汉水中游的缘故,假如汉水的最初源头是发源于宁羌的漾水,那么,汉中就处在汉水的上游了。而只有从发源于天水的漾水算起,汉水至天水、至汉口两端的距离基本相等,才可说处在汉水的中游,是名副其实的汉中了。嶓冢山本是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山,汉水本是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水,秦人从天水东迁以后,以原居处的水名命新据有之地的水名,或以旧地名命新据有之地的地名,这在先秦时代差不多是一个规律,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而汉王朝之所以命名为汉,是因为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的缘由,也是汉人对本事的深刻记忆。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5年4月13日摄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6年8月1日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说天水得名的历史过程。因为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而演绎出天河注水于天水湖,天水之名遂由此而来,这其实很难自圆其说。汉武帝元鼎三年所设的天水郡,是从陇西郡析出的新建置郡,并不是改变原建置郡的名称。天水郡初置时,其郡治并未设在上邽 ,而是置于平襄,即今通渭县境;东汉时,郡治由平襄迁冀县,即今甘谷县境;直至西晋太康七年(286年)始迁上邽,其时立郡已达400年。汉武帝设天水郡后,上邽县仍隶属陇西郡,后至东汉始划归天水郡(改称汉阳),故确定新置郡名时,不可能引用尚属陇西郡辖地的传说轶闻。而且,北魏以前的天水郡,大部分年份设治不在上邽城(参考潘守正《天水地方史略论》)。所以说,天水得名缘于汉武帝元鼎三年,“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天河注水于湖中的传说是靠不住的。《水经注》成书后,在雕板印刷问世前数百年,全靠相互传抄流传,在传抄过程中,后人难免掺入不准确的内容,甚至杜撰出一些传说轶事(如湖出白龙,天河注水的事),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这样说来,天水得名与天河注水的传说似乎没有关系,也不完全是。那么,我们如何来认识天水之名与天河注水传说之间的关系呢?天水之名究竟依何而来?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4年12月摄

  前边我说过,天水就是天上之水,也即天河之水。天河又称“汉”、“云汉”、“天汉”。与天汉相对应的是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即天水齐寿山)的汉水。天水之名就是依天上之云汉与地上之汉水的内涵意义而产生。说白了,天水即是天汉、天河;汉水即是天水、天河。李白曾诗意夸张地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天水之水天汉来,天水之水即天河。何况有一条西汉水确确实实发源于天水呢。但这些仍然不能说服人,天水之名的背后究竟深藏着哪些历史信息?我们不妨再详加推测分析,以破解天水得名的密码。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12月28日航拍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封为汉王,其时项羽强大,刘邦弱小,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遂于此年的夏四月入汉中,居南郑,且焚烧所经之栈道,以示其志仅在汉中称王,不再东返与项羽争天下。然而未及半年,刘邦即率大军出故道,渡陈仓,败章邯,开始了与项羽激烈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刘邦于是年即位称皇帝,国号曰汉。刘邦之所以定国号为汉,完全是对曾在汉水边之汉中为汉王的人生记忆。对于西汉水的流向问题,前边我已引据予以论述,兹不赘述。在刘邦的生涯中,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值得说说,因为这件事情的结局与天水不无关系。公元前204年的夏五月,刘邦被项羽围于荥阳(今河南荥阳县),在荥阳危在旦夕、城破兵败的紧急关头,部将纪信装扮成刘邦的模样欺骗楚王出城投降,而刘邦却乘隙从荥阳城西门逃走。项羽被欺,一怒之下烧杀纪信。纪信生前替刘邦而死,死后被封为天水城隍,天水市的“汉忠烈纪将军祠”今天依然巍巍屹立于市中心。在封建时代,只有忠臣烈士在死后才可以被荣封为城隍。纪信被封为天水城隍,则体现出特殊的意义。我们推测,刘邦因在汉中称王而称国曰汉,而汉水的发源地在天水,让纪信这样的忠臣烈士到天水当城隍,镇守汉水之源,则表达了其希望国运长久,帝祚永享这样的观念。即如汉水之源永浚不息,这个意义是明显的。至于纪信本人,天水人多认为其为天水籍,其实大错了。纪信是汉时赵城(今河北邯郸一带)人,《辞源》上有明确记载,不容置疑。到了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8年),汉王朝又设天水郡,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依然寄托了汉朝统治者代代延续的美好期望,以及其对立国为汉本事的深刻记忆。他们希冀刘汉王朝的统治如天汉一样高悬永存,如汉水一样源远流长,天水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8年12月22日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6月10日航拍

  当然,天水得名也有其名实相符的实际情形,自古以来,天水有众多的泉湖,水资源相当丰富,所以才有天河注水的奇异故事传闻于世。许多人以为天水被喻为陇上江南,是著名报人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首次提到,其实,明代学者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已然提到,其书云:“宝鸡以西盖屋咸以板,用石压之。“《小戎》曰:‘在其板屋 ’自古西戎之俗然也。此地流渠走水,依稀江南,……”懂历史的人应该明白,这里说的完全是天水的情形。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6月10日航拍

▲天水湖 天水在线摄于2018年12月22日

▲天水湖 天水在线2018年6月10日航拍

  至此,我们可以明了天水之名与天河注水传说之间的关系,以及天水得名的历史因由。天水得名的历史质素应当是客观真实的,而天河注水的传说也不是向壁虚造的。天水的命名也反映了汉代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水”探源

(甘肃日报 2019/11/6刊发)

礼县发现的天水家马鼎。

天水市秦州区齐寿山。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赵逵夫

天水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郡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置史。其间,其治地屡经变迁,以致后人对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很多书籍、文章谈到天水之地名来源,都引《水经注》中文字:“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也多引《秦州志》中文字:“天水湖在秦州西南七里,冬夏平满,不溢不涸”。似乎已讲得很清楚。古今所有历史文献都言西汉元鼎三年设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县(今通渭),以为此即天水得名之始。这样,《水经注》文字便说明不了问题,而通渭也没有关于“天水湖的记载”或遗迹、遗说之类。《文艺类聚》卷九引《秦州记》文字:“武都山前有湖,冬夏无增减。义熙初,有白龙于此湖升天。”此明言湖在“武都山前”,而很多书,甚至有的权威著作引述中都省去“武都山前”四字。此外还有“天河注水”之类的说法,听起来也有道理,但考察起来又毫无依据。

其实,天水之得名,同秦人早期活动于西汉水上游有关。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新发现的史籍《系年》,其第三章载周成王伐商奄,“杀飞廉(秦之先祖),西迁商盖(即商奄)之民于邾圉,……是秦先人。”“邾圉”即朱圉山,在今甘谷县西南。可见秦人至迟在西周初年即由山东被迁于天水朱圉山。朱圉山南即礼县,西汉水从山下由东向西流过。古人在山上生活、生产,都是在阳面,即南面。朱圉山南面又有冒水(也作峁谷、茅谷,即古之昧谷),下流入西汉水,更为有利。于是秦人在山南逐渐下移,居于今礼县东北部、天水西南和西和县北部一带。

《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为秦人第一位男性祖先,曾佐禹治水。秦人长期在西汉水上游的这片地方上发展起来,但他们不忘本。他们依据当下生活所依靠之汉水,将天上看起来像河一样的星带命名为“汉”,又将天汉边上最亮的一颗星(整个北半球的第二亮星)命名为“织女”,以纪念其始祖女修。因为他们只知道女修的事迹是“织”。这样天上便有了一条与地上的汉水同名的河,上古时人们称之为“汉”“云汉”或“天汉”;其称为“天河”,是东汉以后的事。

秦人之所以以“秦”自称,是因为后来生活于秦亭(在今天水市清水县以东),这里土地肥沃,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秦”的字形为双手舂禾,表示“其地宜禾”。那时秦人已脱离了游牧经济而转向农业经济,离开了西汉水上游产生《蒹葭》诗的那种生活环境。

随着秦人的东迁,西汉水上游的早期居住之地便成了秦人的群体记忆,后来竟以“天水”为名而称之。起先是以“汉水”之名命名天汉(天河),这里又以天河(天水)之名命名其先祖生活之地。

因此说,“天水”之名非始于西汉,而始于先秦之时。



“天水湖”,因为后来这一带变得荒僻,才张冠李戴,产生了歧说。过去因《水经注》言:“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汉书·地理志》天水郡颜师古注引刘宋时郭仲产《秦州地记》亦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这些似皆就今秦州区西南、礼县东北部的古天水而言的。

1971年,在礼县永兴乡蒙张村秦墓中出土一大批文物,其中有一家马鼎,盖上和腹上并有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该鼎现藏礼县博物馆。1996年夏,在东距蒙张村不足二十里的盐关镇附近又出土一铜鼎,铭文曰:“天水人家”。1997年秋,在祁山乡又出土一铜鼎,铭文阴刻“天水”字样。后在距蒙张村三四里的文家村又出土一铜鼎,盖表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斤”。

这些铜器的时代都在汉初。“家马”说明鼎的主人职务为家马,家马一职在秦代为仅次于太仆的高级马政官。汉代承秦制,也有“家马令”一职,延续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时把家马更名为桐马,其管理职能也有所改变,随后,“家马”一职消失。1997年,陕西省《考古与文物》刊登的《秦封泥重大发现》一文,在封泥中也发现了秦代“上家马丞”等多种家马官员的封泥,由此证明“家马”在秦代为专属管理马匹的官职,其主要职责是为皇帝个人选择、配育、饲养、训练皇家专用马匹。秦国在天水有家马专主为国君养马,汉承其制。可见,在汉代以前礼县东北部、秦城区西南一带已名“天水”,天水之得名在秦代以前,“天水”乃秦人所命名。应该说:先有“天水”,后有天水郡。《韵补》二“媒”字注引汉末陈琳《止欲赋》二句云:“云汉倬以昭回兮,天水混而光流。”就是将“天水”同“云汉”相对而言。

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的汉水本是流到略阳后一直向东,到陕西沔县,发源于宁羌的沔水流入,然后向东南流入长江。《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说:“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到汉代汉水上游在略阳以西因地震淤塞,改道南流,才分为西汉水、东汉水两条水。

今之秦州区为古之上邽。秦州区西南七十里原有地名“小天水”(今叫天水镇),应是较早的天水之地,在今秦州区成为天水的中心之后,才在它前面加了一个“小”字以为区别。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今礼县以东水南县置天水郡,辖今礼县、西和二县地,北周废。

现在再说说“天水湖”的问题。1990年,在礼县东部冒水河中游草坝村出土了一《南山妙胜廨院碑》,碑文中说:“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又说:“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茅城谷”即今冒水河沿岸。联系礼县永兴乡出土的两件“家马鼎”看,这个天水湖,应该就是几种文献中说的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一诗说:“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又说:“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已将“汉”同织女、牵牛联系起来说,而且在西周之时,齐鲁一带的人已知道天汉边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牵牛星名来自于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杰出人物叔均。《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陇东地区至今也有很多反映农耕文化、牛文化的风俗、节庆。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战国末至秦始皇三十年间竹简,其中《日书》甲种有两简写到牵牛织女的情节,其第3简简背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由此看,同天汉(天河)有密切联系的“牛郎织女”传说,也是在战国时就形成了。这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长、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同天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水之名就是由天河而来。

今天的天水市尽管非秦汉以前的天水,但也在秦人早期活动中心地带,且长期承袭“天水”之名,标志着同秦人的关系,也标志着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都有一次天河会。这应该也是天水文化的亮点。

陇南市的西和、礼县和天水西部几个县,自古以来就有十分隆重的乞巧风俗。城乡姑娘从农历六月底都以村庄、街巷为单位,组织起来,设了巧娘娘灵堂,举行隆重的迎巧仪式,此后不间断地举行祭巧、唱巧、拜巧(各乞巧点之间互相拜访),直至初七子夜至水边焚化送巧后,才算结束。这样隆重的乞巧仪式,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只是近几十年中因为城市现代文化发展迅速,很多县的乞巧风俗已不像西和、礼县要进行七天八夜,而变得只在七月七一天的活动,形式也不断简化。天水因为处于交通要道,此俗逐渐淡化,有些地方甚至消失。

1936年,有学者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流传的乞巧歌,编成《西和乞巧歌》,线装本、简体字横排本和英译本都已出版。礼县和天水几个县区过去本也有很多,有的很有意思。如《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所收天水市张家川县的一首:

巧娘娘,吃巧来,喝汤来,洗澡来。上座里坐的巧娘娘,下座里坐的是牛郎。做牛郎鞋,摆两双,穿一双,放两双。我给巧娘娘鞠个躬,巧娘娘教我打阿公;我给巧娘娘献花花,巧娘娘教我打阿家;我给巧娘娘献李子,巧娘娘教我打女婿。我给巧娘娘献鸡蛋,巧娘娘给我扎花线;我给巧娘娘献梨儿,巧娘娘教我骑驴儿。

语言诙谐,表现了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对旧礼教反抗的情绪。李益裕《天水歌谣》中所收清水县的一首:

风吹起叶叶儿,落下杆杆儿。金水儿,银碗儿,巧娘娘,洗脸儿。洗下的脸,如白面,巧娘娘叫我做针线。我给巧娘娘来献瓜,巧娘娘教我来扎花。我给巧娘娘献柿子,巧娘娘教我缝被子。我给巧娘娘献桃儿,巧娘娘教我缝袍儿,我给巧娘娘献双鞋,巧娘娘教我要学乖。

反映了过去姑娘们希望不断提高女红技艺的愿望。清水县温小牛《邽山秦风》一书也收有不少。

相 关 新 闻

·市国资委对天水锻压集团领导班子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图)·天水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人居环境“大清扫、大整
·记天水市人大代表、天水锻压集团四分厂厂长史军(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果树专家现场“把脉” 助力
·中央省市媒体重点聚集天水锻压集团科技创新实现国际国·云游天水暨一部手机游天水平台上线运营(图)
·天水在线在红堡镇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重点人才·天水在线在草川铺镇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重点人
·天水在线在白驼镇举办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重点人才·天水在线荣获“2021年天水市网络直播带货工作先进单位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财政局紧急筹措资金1000万元全力保障

·截至3月1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习近平“两会时间”让世界理解“中国之治”(图)
·印度国防部称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一枚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北斗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
·上海:全市中小学12日起调整为线上教学
·浙江17名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为物流从业人员
·教育部:毫不放松 慎终如始 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习言道丨习近平为何首提“五个必由之路”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财政局紧急筹措资金1000万元全力保障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五集)丨伯益(视频) 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第二场(视频) 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第一场(视频) 甘肃工职学院院长安建平带队督查学校疫情防 天水市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天水市3月11日发现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天水市财政局紧急筹措资金1000万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
·天水在线《说名人》(第五集)丨伯益(视频)
·李菊霞夜查交通卡口疫情防控工作(图)
·清水县召开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会议(图)
·李菊霞督导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图
·清水县委书记马越垠调研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图)
·清水县委书记马越垠深入草川、丰望调研当前重点工作
·清水县领导督查大温公路沿线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图
·清水县召开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推进会(图)
·清水县重点建设项目督查推进会召开(图)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清水县组织收看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图)
·甘谷县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图)
·甘谷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图)
·【聚焦“3·15”】麦积区:加大商超执法力度 营造良
·王新强夜查疫情防控工作(图)
·甘谷:黄芪苗培育开出致富花(图)
·王新强主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图)
·甘谷县召开防震减灾救灾应急工作会议(图)
·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第二场(视频)
·杰瑞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秦安县领导调研督导春耕生产、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图
·秦安县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图)
·康泰来督查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图)
 文化历史
·虎年说虎丨兵权在手 虎虎生威
·虎年说虎丨惊喜不惊喜?“羊咬驴尾”“虎”却亮了
·2022年春节缘何没有“大年三十”?
·张衡、李时珍、唐伯虎……这些属虎名人出生那年发生
·小年来了,除了这些习俗你还听过别的吗?
·作者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用生命记录抗战的战地记者
·亲历者揭秘人民大会堂建设背后的故事
·大年初二话民俗 回娘家祭财神爷
·2021农历年为何称“辛丑牛年”?
·2021年为啥“晚春节”?
·腊八节的由来与朱元璋有关?它的习俗不只有喝粥
·抗美援朝运动在甘肃(图)
·中国的节日文化
·老兵高晋文: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
 博 客
·桃花沟赏秋
·石门云海
·一代宗师欧阳修
·紧急停水通知
·天水蒲家和天水方志
·石门景区惊现佛光
·李晓东:军中有一范
·为孟晚舟胜利归来
 播 客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麦积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甘谷
·唱支山歌给党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李岘村的麦子开镰
·天水秦州万达广场开业盛典(视频
·秦州区玉泉镇全体干部激情高歌
·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娱 乐

·2022年春节档:新主流电影引热议 
·2022年电影春节档总票房突破45亿
·正月初一至初三电影票房达34.75亿元
·春节观影成贺岁“新年俗”
·看到这些春晚里的节目,你的“DNA动了”没?
·总台2022年春晚:奏响新征程上的迎春曲
·大年初一总票房位列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第二
·2022春晚节目单出炉!
·春节档新片预售票房突破3.2亿元 你想去看哪一部?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进行第三次彩排

 社 会
·3月5日22时44分“惊蛰”:春雷一声响,九尽桃花开
·二月二你有理发的打算吗
·短视频总让你欲罢不能,刷还是不刷?
·时隔50多年!野生“虎踪”重现大兴安岭
·一个返乡青年用短视频建构的家乡
·白方礼精神传承者为天水贫困学子捐赠2万元助学金(图
·涉腐洗钱犯罪嫌疑人范继萍被引渡回国
·中国区门店不得退货?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加拿大鹅
·骚扰路人、搭讪偷拍等直播是否违法?有哪些后果?
·“三个太阳”同现天空!呼伦贝尔出现幻日奇观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