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
《天水通史》

伯益,又作伯翳(yì),生活在舜禹启三帝时期。
舜帝时,伯益曾“任之政”,“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士,赐姓嬴”。舜死后,禹继位,伯益帮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后,虽“以天下授益”,但因当时“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伯益在帝禹死后,与启发生争夺,为启所夺。“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据《史记·秦本纪》载,“嬴姓之国同出一祖”,“秦之先为嬴姓”。秦人应该是伯益的后裔或其家族的后裔。秦的历代祖先一直“在西戎,保西垂”(今天水)。公元前十七世纪,夏商交替之际,秦人的先祖有部分“去夏归商,为商汤御,以败夏桀于鸣条”。此后,秦的先祖游牧于西垂之地。自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殷姓多显,遂为诸侯”。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