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这条河 这座城——天水藉河风情线是这样建成的(上)
(2020/12/3 15:32:3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城南有湖水,冬夏无增减,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汉书·地理志注》

这条河 这座城

——天水藉河风情线是这样建成的

作者:冯沙驼

  一座城市中的一条河是这座城市的血脉,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承载和记录,更是这座城市的形象。

  流经天水市秦州城区的藉河,是这座至今已有2708年建城史的古城的母亲河。它孕育着这座城市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繁衍生长、生生不息,见证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兴起、成长、发展、繁荣的久久历程。

  天水湖是藉河的心脏,是这座古城历史变迁的缩影。它仿佛又是这条河的脉搏,承受着这座城市几十万人心的跳动。今天,无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朝晖夕阳,清晨傍晚,沿着它的两岸,漫步于湖泊荡漾的湖边,置身于花红草绿、百花争艳的花坛,在秦州八景图,十二生肖壁前游览,注目天水历史文化墙等小品旁品味时,你仿佛觉得龙城风物,大美不言,昔日“陇上江南”的美景画面又重回到现实之中。可以说,天水湖的建设,不但记录了天水历史文化千年后的巨变,更为天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历史性的巨变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

(流经天水秦州市区的藉河)

古城脉脉 藉水悠悠

  追溯天水古城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县制制度设置的开篇史,中国古城的变迁史。据史藉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 伐邽冀戎,初县之。”叙述了秦武公踰陇山在甘肃征服了邽、冀戎之后,在其地首次设立了我国有史以来县制的地方。当时称邽县,又称上邽县,中国县制设置由此开端。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成天水郡。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改天水郡为汉阳郡。三国时期魏置秦州,统天水。北宋初,废秦州,设成纪。明朝废成纪,又置秦州。清雍正初,升秦州为直隶州。辛亥革命以后建立民国,废秦州直隶州,设天水县。新中国成立以后增设天水市,成为天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解放前天水老城区图片)

  据专家考证,最初的邽县城,在原北道区的东泉镇,到西汉末期隗嚣割据天水,在现在的城区建立城池。当时的隗嚣城,东起五里铺,西频濛水(现罗玉河),北至山巅,南临藉河河谷平川之地的城址约占十五平方公里,它据山面水,布局整齐,颇有气势。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建扩建,形成了东关、大城、中城、西关、伏羲城五城相连的传统街区。清初顺治11年(公元1654年)7月21日,天水发生7.5级强烈地震,年久失修的城墙、城内建筑、民居等几乎被全部摧毁,城内一片废墟。适逢当时著名的诗人宋婉在天水为官,任巩秦阶道的道员。震后,他在任三年期间积极组织全城百姓,以工代赈,投工投劳,在废墟中重建起更为雄伟的陇上秦州城。在宋婉亲书的“修城记”碑文中写道:“陇上有州成五,秦州最巨……” 在整修城廓的同时,还着手治理了危及城区的水患,将罗玉河改道入藉河。清代道光年间,因洪水屡次泛滥成灾,殃及城区,秦州地方官上奏朝廷,改罗玉河道成为今日之河道。

  天水古城,两山对峙,五城相连,一河中流,历经沧桑,几番磨难,悠悠屹存。古城的山光水色,村落农家,完整城廓,四布寺观,百姓安居的美景深深地感染着历朝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呤诗泼墨,留下佳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诗圣杜甫避战乱,离长安,经秦州南下巴蜀寓居秦州期间,三个月内就创作了秦州杂诗九十余首。在诗人的笔下,古城是“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降奴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黄云高末动,北水已杨波”。北宋著名诗人蒋子奇诗云:“灵园符国姓,丽泽应州名”。明代重臣胡缵宗在《天水湖颂》中写道:“冷冷天水,源远流长,玉壶其色,水鉴其光。”民国时,于右任先生在《过秦州》诗中写道:“陇南流水向南流,照见征人过龙头,消却行人无限恨,众花香里过秦州。”民国著名诗人罗家伦曾有诗:“一树横栏天水关,相传故垒仰攻难。渭河浪卷英雄去,剩有寒云自往还。”他们对这座历史古城的赞叹不已,成为留给这座古城的历史佳话。

  山环水抱必有气。在中国原始宗教及宗教艺术中,山川、河流、海洋曾作为人类的始祖,认为水可以聚气,是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城之血脉,脉为水。依山傍水是我国传统风水选择城市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没有水就无法生存,城市不能存续。中国古代聚集建城,环境选择有丰沛水资源的地方,就找到了风水宝地。流经天水城区的藉河,从现有资料中已无法查找到其开流的具体年代,但肯定的是,它在秦州城区建成之前,就已存在于大自然之中,迎接着这座城市的诞生。藉河是条季节性河流,渭河的最大支流之一,古名洋河,又称乌油江,发源于甘谷县朱圉山群山万壑之中,北出甘谷古坡乡的瘦驴岭,南出礼县固城乡北小山峪,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在秦州区西口汇合。藉河两岸,自古以来水草丰沃,物产丰富,村庄林立,人口聚集,是理想的人类繁衍生息之地。一千多年来,它川流不息,滔滔向东,经过市区穿城而过后汇入渭河。这条秦州的母亲河,以自己的丰沛乳汁养育了这片土地一代又一代的秦州儿女,培育了秦州古城二千多年不断的存续发展,到今日之繁荣富强。

藉河之殇 城之伤疤

  在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政权频繁变更, 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 自然灾害频发,天水古城也随之处于动荡兴衰之中, 对藉河沿岸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历史上藉河曾多次暴发洪水引发灾害,对这个城市带来过许多伤害,但它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是生命和力量。它始终和古城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从未能分割。

(远处河滩依稀可见藉河旧貌)

  解放以后,随着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天水古城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中发生的工作失误,藉河两岸同时也受到了极大影响。1957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城区南北两山的树木惨遭破坏,几乎全被砍伐,造成藉河两岸河川山谷水土流失、生态失衡。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农业学大寨”运动,以粮为纲,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不断。长达二十多年的毁林造田,过度开垦,过度开发,又一次造成生态环境失衡, 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每当雨季,两岸山谷泥沙俱下涌入藉河,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城区威胁日甚。仅1956年和1965年夏季的两次洪水灾害,对城市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六七十年代以来,市区人口急剧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藉河南岸昔日青年林的树木、林地全部被毁掉,成为工业区,建成居民居住点。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速,城区面积急剧扩展,人口快速增加,同时带来的是环境保护压力的日益增大。在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生了新变化。由于当时全社会环保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措施乏力,环保投入资金缺位,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理念下,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全市面临着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八十年代以后显得更为凸出。藉河沿岸村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粪便满地等环境严重污染现象满目皆是。尤其在藉河城区段近十公里天水市城中心区地段两岸,城区人口相对集中,几十户企业污水,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餐饮服务行业污水日夜不停地通过几十条排污管道直接排入藉河河道,藉河成为市区最大的露天排污场。藉河两岸边,垃圾成堆,污浊不堪,臭不可闻,形成市区中心最大的垃圾场。常年在河道无序采沙留下的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水坑里污水沉积,变成黑水,成为河道中一个又一个的污水池。更为可怕的是,在河道两侧的河滩上,不知从何时起,被开垦为一片一块的自留地,成为菜地,有人搭起棚子常年在此居住务菜,取河道中污水浇灌,有人甚至将收获的菜在污水中冲洗后拿到市场出售。每年七八月份,当雨季来临,洪水爆发,臭气熏天的污水,河道中成堆的垃圾随着洪水冲进渭河,又给渭河下游两岸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雨季过后,河道冲洗之后,一切又恢复到过去,藉河又重新成为污水厂、垃圾场。在80年代以后有几年,由于藉河断流,河道两侧,河道中间的污染满目皆是,不堪入目。据《天水市环境保护志》记载,1986年天水市有非农业人口34.35万人,生活污水排放量约62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排污水18.05吨。同时,医院全年总排放量污水70万吨以上,以后逐年增加。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居高不下,致藉河地表水污染严重,水体质量愈来愈差。1992年和1993年间,藉河天水段水质基本上是严重污染或中度污染。1991~1995年间,藉河沿岸有100多家工业企业,每年平均排放废水742.98万吨,含各类污染物1087.16吨,并有约1000万吨的生活污水排出。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挥花酚,高锰酸盐指数等。2006年到2010年间,环保形势更为严峻,藉河综合污染指数由0.61上升到0.91. 五年上升50%,年均上升10%, 污染负荷比由20%上升到28%,年均上升2%。五年耤河城区中心段的污染成为全市污染最突出的地段。从上世纪末开始,甘肃省政府对全省地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居全省第二大城市,一直以“陇上江南”自豪的天水市,藉河水质为劣5类,污水处理厂为空白,城市环境项目中污水处理、水质量指标连续多年为零分。名列全省十二个地州市的后几位。2002年初,国家颁布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综合评定指标,由两大指标、10大类40项测评指标、122个小项组成。按照指标进行测评,天水市在全部指标中差距较大,仅有55项基本合格,达标率仅为55%。尤其大部分硬指标如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指标,差距甚大。昔日的“陇上江南”已名不副实,甘肃第二大城市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而藉河城区段的严重污染成为当时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伤疤,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最大痛点,全市人民的最大关注点。

为民排忧 为史担责

  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对藉河的污染一直议论不断,提出对藉河环境污染进行必要治理的建议也不少。治理藉河的呼声虽不断,但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一直无法决策,更无条件启动。鉴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只对藉河的河堤进行过几次修修补补。沿岸建了几个临时垃圾点,修了两个简易厕所,其他方面则无暇顾及。体制不顺,相互制掣,也成为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藉河河道和堤岸属于水利部门管辖,岸边道路两侧属于秦州区城建部门管理,周边环保又属市、区两级环保部门所管。各自职责交叉,市区职能交织,综合治理,由谁治理,当时议论不少,议论之后,无法定论,只能不了了之。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2001年新的一届市政府开始运作,随着国内大环境的改变,加强全市环保工作,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尤其对藉河污染进行治理问题提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上世纪80年代天水城区旧貌)

  对藉河的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决策更难。2001年初,市政府换届,政府分工调整后,作为分管环保、城建等工作的政府领导,面临着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及社会上要求重视对污染治理的巨大压力,首当其冲的是藉河城区污染。几次我沿着藉河河堤查看,破旧不堪的几公里河堤内外,沿岸一片狼藉。无数排污管道中排出的黑臭水昼夜不停地直接排入河中,河堤上下垃圾成堆,许多地方成为露天厕所。藉河城区中心段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城市中的垃圾场、黑河和臭河。看到这种情况,真是触目惊心,无地自容。经过会同市环保、市建设等部门从调查研究入手,基本搞清污染情况,提出对藉河污染必须下大决心,有大动作,动大手术,以综合整治为目标,认真论证,先抓紧进行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后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作最后决策,准备全面启动的初步设想。

  时任市委书记张津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春对藉河治理十分关注,要求进行综合治理的态度十分坚决,完全同意对藉河污染进行治理的初步设想,提出要抓紧、抓实、抓细,及早动手,尽快拿出治理方案,启动治理工作。市领导层中也形成了共识。但在治理的具体方式方法方面,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干好?还有的认为,工程投资较大,这些资金从何而来?万一筹措资金不到位,干成半拉子工程如何交代?也有的建议,稳妥考虑,不要搞综合治理,按照单项工程实施,以城市水利防护工程层层上报,争取资金,整修河堤,清理河道,保证城区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畅通无阻就可以,用不着大动干戈。 对藉河进行综合治理,涉及到水利、水保、防汛、农业、城建、城管、财政等诸多部门和秦州区政府,每一个部门都有其自身的管理权限和利益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单靠一二个部门谁也无能为力,根本无法推动,难以实施,而最大阻力来自河流主管部门。 按当时的管理权限,藉河属市水利部门管辖,其主要领导对藉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持否定态度,寻找种种借口,找出不少理由进行阻碍,并强调藉河是河防工程,不能搞成景观工程,要干,必须要层层上报,最后甚至搬出上级水利部门不同意、不审批为理由,否则他们负不起责任等等。还有个别部门担心干这么大的工程,资金哪里来,靠吃饭财政哪能拿出资金搞这么大工程?

  综合治理藉河城区段的消息传出后,社会上也议论纷纷。当时,大多数老百姓完全赞成对藉河进行治理,彻底清除污染,还老百姓一个碧水、蓝天的好环境。但仍有许多人担心和怀疑这么大的工程,有没有实力和能力实施,工程能不能完成。当时,我在河道进行调研时,曾遇到几位企业职工,他们当面对我讲,听说要拿出几个亿干藉河工程,划不划算?现在下岗职工这么多,好多人工资拿不到手,拿到手的工资也只够吃饭,生活艰难,养家糊口困难,不如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我们下岗职工救急。我当时只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也有极个别人在社会上放言,说搞这个工程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是某某人为了升官搞政绩。也有人根本不相信,扬言要看我们本事有多大,等着看大笑话,看最后怎么收场。

(2006年现场办公)

  面对各种议论,除进行必要的解释外,我们反复讲:千道理万道理,加快发展是最大的道理,改变严重的环境污染就是大道理。不发展永远改变不了污染现状。发展才有出路,才能抓住机遇,拓宽思路,解决矛盾,克服困难。我们客观分析了当时面临的各种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认为最大的机遇是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其中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力的遏制和解决了多年来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过度开垦,困扰西部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藉河沿岸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好转,环境失衡问题也正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和解决。多年来实施的全市秦城、北道两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改变南北两山水土流失对城区造成的威胁,提高全市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大的有利条件是尽快改变藉河堤防年久失修,环境日趋恶化现状,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呼声。项目只要谋划得准,组织得力,实施得当,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市委主要领导对水利部门个别领导的阻挠进行了严肃批评,要求水利、水保、防汛部门必须服从大局,全力配合,不许干扰,从而排除了部门障碍。藉河污染治理前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为人民消除污染忧患,对历史担当责任的思想基础上迅速展开。

考察借鉴 慎密策划

  对藉河进行污染治理,如何综合治理,当初确实只有大框架和初步设想,要细化拿出可行性方案,前期工作的第一步是走出家门,学习取经,取得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后,提出并比较多种方案,再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认真进行完善,最后优选后进行决策。

  本世纪初,全国大部分城市市政建设如火如荼,各种建设项目加快进行,各个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尤其在旧城改造中,许多城市先行一步,对城市老旧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改造整治,旧貌换新颜,取得了很大成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成效显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和借鉴这些城市的宝贵经验,能使我们思路清、路子明、办法多,可以解决遇到的许多困难和矛盾。受市委、市政府委托,2001年10月25日至11月10日,我带领市委办公室主任张怀仁、市建委主任聂瑞鄜、市规划局局长王东红、工商局局长辛志奎、房管局局长王世忠、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郑世杰等部门领导及秦城区副区长张克强,北道区副区长张广禄组成的考察团,赴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省十二个市县进行学习考察。在考察城市建设、名城保护等方面的同时,重点学习考察有关城市对城区老旧河道进行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在福建福州市考察闽江治理)

  在河南三门峡市,我们看到,三门峡市在城市建设中,下了很大的功夫,突出抓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他们对东起九孔桥,西至209国道的市区共4.5公里涧河河段进行了全面治理。完成了河道清淤、疏浚、筑堤、护筑、涵管铺设等工程。在这基础上在涧河道上建成橡皮坝,形成水面,大大改善了三门峡市区环境,改变了城市面貌。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长期的环境污染使汾河成为太原市的突出污水源。在山西省太原市,我们对汾河的综合治理进行了重点学习,参观考察。汾河的综合治理以城市规划为前提,精心设计为基础,历史文化为载体,人文休闲为体现,以大型生态景观公园建设为龙头,大大提升了太原市的整体城市品位。投资5.6亿元,历时三年,沿汾河两岸建成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的太原市汾河公园。汾河河道设计为人工式河槽,中隔墙分为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皮坝分成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为上游洪水和水库的灌溉输水渠。东西两岸各设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沿线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排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在虹口生态公园,以“人,城市,生态,文化”为主题,将沿岸的环境整治,河道治理,城市绿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汾河公园两岸形成的带状绿化中,布置了6个景区,14个颇具特色的小品,设置了老少皆宜的体育健身场地,突出反映悠久的三晋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晋曲绑子文化园。这种环境的综合整治,既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又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河南省灵宝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对河滩、荒地进行有序开发,按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河道得到了治理,形成了新的自然生态景观,土地得到增值,荒地又变成宝地,回收的资金大大缓解了河道治理的资金所需。这次考察的同时,委派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苏定武,市建委副主任赵建强带领相关人员赴四川省成都市,对成都市的府南河治理改造工程进行专题考察,提交详细考察报告。在考察结束以后,考察团集中在宝鸡宾馆,对考察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考察团每个成员谈感受,谈认识,谈想法,集中集体智慧,围绕天水市城市建设在本届政府任内五年中的规划、目标、任务、项目、资金如何实施提出了许多好意见、好建议、好设想,并对秦州区城区耤河、北道区城区渭河的“两河治理”计划作为全市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实施形成一致意见。紧接着,我又马不停蹄的带领市建设局、规划局及两区政府相关领导,先后到四川成都市对流经市中心的府南河改造、贵阳市南明河的河道改造、福州市区的闽江河道治理改造、长沙市湘江两岸治理、咸阳市渭河治理、宝鸡市区的渭河改造、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等工程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考察,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对藉河怎样进行综合整治,从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工程技术人员,心里基本有了数,也有了一定的底气。全部考察结束以后,将全国诸多城市对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经认真汇总研究,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反复论证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明确提出对秦州区藉河、麦积区渭河“两河”综合治理列入天水市城建五年计划。按照“整体规划,整体实施,分项推进”的思路,以优化城市规划、优化土地利用为基础,优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在藉河综合治理中,重点突出藉河城区段西始天水郡大桥,东至罗峪河口之间约七公里河道段,将水保、水务、防汛、环保、园林、绿化、休闲、观光等融为一体,形成一条河水清澈、风光秀丽、绿色园林、彰显特色的滨河风情线,给市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场所,使之成为城市新的亮点。风情线的初步设想是:借鉴外地城市的成功经验,河道治理作为核心工程,精心设计,使清水、浑水分流,两河中间隔墙分离,清水中修建橡皮坝成湖,河滩造地绿化,两岸园林化整治。建设资金主要以盘活城区土地,加快土地收购、储备、拍卖、增值方法,筹措建设资金,同时也尽力争取进入国家项目,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两河”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认可和大力支持。在2002年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两河”综合治理、建设园林风景线项目正式列入当年和“十一五”期间全市和两区重点城市建设项目,明确要求加快展开前期工作,年内达到形象进度。麦积区抓紧进行渭河综合治理前期工作,秦州区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作由市、区两级负责,主要由市建设局牵头进行。

  根据藉河城区段长期被污染的现状,在综合治理的具体内容中充分考虑到全市经济社会尤其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长远目标,坚持“人本、人文,人居”的理念,以藉河风情线建设为依托,将新建秦州区污水处理厂、耤河沿岸道路改造、天河广场、天河家园安置小区建设等涉及藉河治理中的所有项目通通打包,作为一项城建系统工程项目,纳入天水市“十一五”城市建设计划项目中整体推动、分项实施、限期完成,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污染、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高城市形象的总目标。计划中对项目的工程规模、投资估算、形象进度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尽快启动秦州区污水处理厂。集纳城区尤其是藉河两岸污水,纳入排污管道,解决城区污染、河道污染,为河道整治提供先决条件。二是对耤河南北两岸临建、违章建筑和道路进行改造,拆除临建,拓宽道路,建好绿化带,增加绿地面积,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景观。三是尽快启动建设居民安置小区,用于大规模拆迁居民返迁以及一部分低收入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四是选择在七里墩三角地启动天河广场,集休闲、娱乐、购物、健身、绿化等为一体,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活动和购物场所。同时也提出继续加大秦州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力度,根治水土流失,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藉河的防洪能力。

  藉河风情线工程中河道治理是重中之重。初步确定西从天水郡大桥起,东至罗峪河前一公里处城区中心段长约6公里河段,分为清、浑水区和生态绿地带两部分。蓄水区总体布置采取清水、污水分离的方案,行洪区河床宽60米,形成几个连续的蓄水湖面区,初步匡算水面面积可达到39万平方米,蓄水量可达100万立方。河岸生态绿地区设想通过适当压缩北岸,加固和改造河堤,对两岸临河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形成东西两段河岸生态绿地和岸堤绿化带相连相融的生态区域。在堤岸上下选择合适地段,建成能充分体现天水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人文景观的雕塑、文化墙、小品、小景,形成碧水、绿丛、鲜花、小品为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休闲地带为主的城市风情线。以上设想,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后,基本取得一致,作为开展前期工作具体化的基本思路。

  2002年3月10日,在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市长现场办公会议上,决定藉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由市建设局、市水利局、秦城、麦积两区政府密切配合,分工负责,作为全市重点项目,集中领导和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加快建设进度,认真负责的抓紧推进。要求2002年第3季度,必须完成《秦州区藉河综合治理初步设计》《秦州区藉河城区段城市河道防护工程设计》《藉河综合整治投资概算》等相关方案。会议结束后,市建设局由局长赵建强负总责,副局长何东、焦新德分工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市水利局对河防工程前期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在此期间,市建设局、市水利局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多次赴北京、上海,往返西安、兰州,与委托设计单位专家、设计人员进行衔接,对方案编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反馈市上意见,使各项规划、方案编制更为具体化、更趋可操作性。2002年一年中,我20多次会同市建设局相关领导,以专题会议研究、现场办公、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项目前期工作中涉及的具体问题,一一进行研讨,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问题加以研究,提出意见。重大问题提交天水市规划委员会及专门会议研究讨论决定。时任市委书记张津梁,市长赵春经常过问项目前期工作进展,亲自参加天水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项目督查会议,听取汇报,进行督查,提出许多具体意见,从领导力量上有力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大大加快了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度。

(2006年向省委书记陆浩汇报藉河改造规划情况)

  2003年12月1日,天水市规划委员会及名城保护委员会对设计单位陕西水利设计院《秦州区藉河风情线设计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后原则通过。

  2004年2月,市发改委正式批准该工程立项。

  2004年6月24日,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初步评审。

  2004年10月,由市建设局委托西安理工大学对藉河治理进行1:100河工模型实验(注1)工作完满结束。由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花立峰、赵克玉副研究员等1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河工模型试验进行了验收,原则上同意实验研究结论,即对藉河城区段采用两槽方案和5级湖区的总体布置方案,通过实验基本合理,能满足城市50年一遇的防洪安全需要,生态环境作用明显。

  2004年10月22日,组织专家对《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涉及的防洪、水利、河道压缩等方案进行论证,原则通过。

  2004年11月16日,市发改委正式批复,原则同意水利部陕西水电设计院所做的《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天水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该项目法人,工程估算投资1.4326亿元,资金来源为贷款和自筹,建设年限2005年到2008年。

  2004年12月1日,天水市环保局通过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4年12月18日,市建设局邀请水利部黄浩泉、张定陆教授及相关专家对该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初审,认为方案可行。

  2004年12月28日,市建设局邀请水利部及省内有关专家对水利部陕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所做的《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与会专家就此设计进行充分讨论,原则通过该初步设计方案。

  2005年3月19日至20日,省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电部陕西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藉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原则上同意该工程初步设计。

  2005年4月30日,甘肃省建设厅正式批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原则同意并认可西安理工大学所做的河工模型试验报告中的结论。

  2005年8月16日,甘肃省建设厅批准《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2005年8月18日,天水市规划局颁发了该工程规划批准书。

  2005年9月28日,《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面向全国发布公开招标信息。国内20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工程4个标段投标。经过建设单位资格评议,确定三家市政、四家水利资质等级高、企业信誉好、有相应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

  2005年10月19日,《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在天水市招投标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市相关部门进行全程监督,最终由兰州市政工程公司中标承建第1标段、天水市政公司中标承建第2标段、甘肃中大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承建第3标段、中铁二十局中标承建第4标段,4标段总投资5300万元。

  2006年5月27日,《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景观设计方案》竞标评审会召开,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曾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师张宁、天水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刘亚军等11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规划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左右,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5家国内知名景观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经评审会对方案进行评审,最后,由香港顶尖国际景观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标。

  2006年8月8日,《藉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景观设计方案》汇报会举行,通过充分讨论,对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原则予以通过。

  至此,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全部结束。项目的设计理念,突出“水”字,做好做足水的文章,以水为城市命脉,再现“天河注水”的自然景观;强化“绿”字,突出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和力;体现“美”字,凸现历史文化内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三年时间内,完成河道中隔墙,建成长3.5公里、宽128米、有5级橡皮坝的湖面蓄水工程,形成蓄水面积达39万平方,蓄水量为70万立方的景观水面。完成南北两岸河堤加固、两岸取水区、水情预报系统、文化墙、生态园绿化景观的雕塑小品、美化、亮化等景观工程,完成南北滨河路、环城中路改造。

  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尽最大的力量完善项目,使方案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是进行项目前期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两年中,天水市规划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对项目中涉及的相关规划和具体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反复研究,科学决策。在市人大、市政协相关会议上多次对项目进行通报,听取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意见在方案中均予以重视,部分加以补充。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市建设局通过多种形式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多方听取市民对项目的意见建议,从中取得的一些有益建议和意见,在方案中间予以采纳。2005年8月16日,中共天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组织召开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方案通报联席会,市四大组织在家领导、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受市政府委托对该项目前期进展工作情况及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通报,与会领导对项目前期工作表示赞同,对藉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一致意见。

打开坚冰 突破瓶颈

  在提出项目的初步设想,整个项目进入前期工作的同时,筹措工程建设资金,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成为项目能否按期开工,开工以后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成为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同样也是社会上十分担心的焦点。

  按照初步计划预算,全部项目共需资金约8个亿左右,仅藉河风情线工程建设项目就达1.9亿左右,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我们仍然采取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国内相关城市建设中成功的投融资运作机制及运作方式成功经验,结合天水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融资建设的路子。2003年9月16日至27日,我率领市财政局赵卫东、建设局赵建强、国土资源局马武生、规划局王东红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两区政府领导安永、杨宝珍先后赴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河南等五省,福州、长沙、株洲、武汉、杭州、绍兴、新乡市七城市学习考察。在参观考察七市众多项目,听取各市的情况介绍中看到和听到,他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体制”的思路,整合城市资源,盘活存量资产,组建国资部门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独资企业法人,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简称市城投公司),总公司下再组建投资控股和参股的子公司。城投公司计划并组织实施市政府下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负责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和相关债务的清偿,负责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的盈利与相关开发。城投公司按照“小政府服务,大市场开放,强化政府宏观管理与服务”的原则,在项目运作中,将城市建设项目区分为经营性、非经营性两类。经营性项目为政府计划内安排的开发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为政府下达的涉及民生工程。对经营性项目分类投资,融资实施,按照“借得来,还得起”的原则,建立还贷保险机制。资金筹集来源与渠道按照:“政府引导资源配置,城投公司市场运行,资源整合多元投资,企业法人依规操作,投入产出力求平衡”的模式,用经营性项目的收益去解决非经营性项目的投资和负责还贷,此外,七市城投公司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用人机制、企业运作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考察结束后,在武汉进行了一天的总结,在总结讨论中,大家结合自身实际,对比分析,集思广益,形成共识。返回后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报告中建议,根据我市的市情和实际情况,加快建立科学、完整、操作性强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第一资源,充分发挥好政府资源优势,挖掘城市无形资产潜力。完善提升已组建的天水市城投公司运作机制,推动城市经营新突破。在“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多元化原则,垄断性经营,开放式开发,政策法规保障”的总体原则下,从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实行科学的用人体制、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强化政府监督、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偿债机制等七方面推动市城投公司改革,城市经营新突破,打开资金短缺的瓶颈,促进城市建设大发展,这一建议得到了市委书记张津梁,市长赵春的完全认可和全力支持。尤其赵春在市长任内和以后任市委书记期间,果断决策,对整个城市建设项目,市城投公司的组建、顺利运行方面,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直接和亲自参与决定重大决策,对完善、提升市城投公司的运作机制,加强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促进对外融资,加强对项目的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的重要意见,在推进全市城市建设以及加快运作、多方筹融资、资金运作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外出考察期间,与株洲市政府领导座谈)

  在推动市内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和金融机构的战略性合作也在加快推进。在时任市长赵春的亲自推动下,成功争取到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的长期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建立高质量政府信用平台,在此基础上,开行承诺在未来5年给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银行贷款,以支持天水市城市建设中的大项目实施。2003年12月23日,天水市人民政府市长赵春与国开行甘肃分行行长马学思签订了天水市人民政府与国开行信用合作协议,我代表天水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签订了12亿贷款支持天水城市建设合作合同,当年到位资金5000万。以此为开端,天水市政府、市城投公司与国开行甘肃分行的紧密合作,开启了一个好的开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城投公司为平台,市政府和国开行牵手,以城市规划为依托,政府资源为基础,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项目,两方密切合作,取得共赢。市城投公司以投资性金融为推进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政府资源,落实好城市规划,经营好土地,适度超前的安排经营性项目及非经营型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结合。国开行借助于它以高效率扩大经营融资范围取得市场的主动权。和国开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使天水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车道,国开行甘肃分行高度评价天水市城投公司运作模式,在全省予以了推介。2005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到天水,就这个模式进行了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11月,国开行甘肃分行在海南省博鳌举办研讨会,推广天水城投公司的成功做法。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方面的突破,为破冰之举,打开了多年城市建设中资金紧缺的严重困扰,为以后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建设项目注入了资金,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陪同国开行甘肃分行行长马学思考察城投项目)

  2003年8月,天水市城投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通过内部机制的改革,将由原市建设局下属两个项目公司即羲元公司、羲秦拆迁公司整体划转到天水城投集团公司,由市城投集团公司控股成立了天水羲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天水羲秦拆迁公司,分别承担市政府委托进行的重大项目的建设法人责任。城投公司按照“第一年良好起步,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提升效益”的目标,顺利推进了藉河城区中心段综合治理的多项前期工作。围绕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的全部项目资金筹集基本落到实处。以后多年,城投公司在实施政府下达的重大非盈利性项目工程计划,进行土地储备,筹集建设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多方联动 综合发力

  要治河,先治污。2002年初,秦州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开工建设,它是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最先动工的项目,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6万吨,总投资1.79亿元。项目启动前,我同市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有关同志几次到国内已建成运行的几处污水处理厂进行过实地考察,技术工艺经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讨论研究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国内先进的SBr工艺。该工艺污水处理后水质达标率高,处理效率快,设备维修便捷,运行成本低。项目建成后,可集纳处理秦州区工业和居民百分之八十左右污水。秦州污水处理厂共征地100亩,除一期工程占地外,预留部分土地作为储备。两年多时间中,完成了土建工程招标、三通一平、SBr反应池等8个构筑物的土建等主要工程。完成城市45.24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及沿河污水箱涵浇筑,进行了污水截流工程,对原排入藉河两岸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通过建设截流箱涵纳入污水管网后,直接输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到2005年上半年,完成设备全面安装、调试、员工招聘及培训工作。下半年开始了试运行,运行情况良好。秦州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式投入运行,为藉河河道疏浚、中隔墙建设、橡皮坝安装提供了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结束了秦州区城市几十条污水管道任意排放污水、污水四溢、臭水横流、藉河多年受污、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历史。在秦州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手段相结合。项目立项后,得到省发改委支持进入国内国债项目,市财政注入部分资金后开工,项目运行中,政府运用价格杠杆,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争取到农业银行部分贷款。自筹的近6000万建设资金,主要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加以解决。项目运行中没有因资金问题而停产或延误工期。秦州污水处理厂正常运作以后,挖掘自身储备土地资源,回笼资金完全填补了当初全部投资,甚至还有结余。当年,在我分管规划、土地、城建、环保等工作期间运作的众多项目中,污水处理厂项目有两点值得回味;一是这个项目在争取进入国债项目,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征收污水处理费及政府财政有限补贴情况下,用有限的资金,工程建设从未停步。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储备土地收益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后,结余部分大于全部建设投资,在资本运作方面是取得完胜的项目。二是果断调整厂班子,使项目如期建成投入运转。项目一启动,我反复强调这个项目既是国债项目,又是民心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按期交工,绝对不能影响下一步藉河治污工程进程。工程进展中,发现厂主要负责人工作浮躁,很不得力,经常报喜不报忧。2004年春节假期刚结束,正月初七、正月十四,我和市建设局领导两次去检查工程进展,厂长竟不在岗,我当即要求市建设局对主要领导进行调整,以免影响工程进展,市建设局立即落实,对班子进行调整,委派时任市建设局副局长何东兼任厂长,要求集中精力,蹲在工地现场指挥,一年内必须完成主体工程,保证按工期投产。何东临阵受命后不负众望,认真负责的坚守岗位,指挥调度,使秦州污水处理厂建设按期完成投入运行。事后有人指责我不经报告随意换人,还有人扬言要告状,我一笑置之,心想让事实去说话吧!

(检查污水处理厂)

  秦州区七里墩天河广场建设项目,既是秦州区城区七里墩片区环境治理项目,又是藉河综合治理项目中的配套工程。2003年3月,该项目列入全市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后,由市规划局、市建设局负责开展了前期工作,12月在天水市规划委员会及名城保护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对受委托设计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提交的《秦州区七里墩城市广场(暂定名)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后通过。按照初步设计方案,环境整治项目片区面积为157.94亩,其中广场建设用地2.67公顷,总投资1600万元。广场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主要功能以文化、休闲为主,建筑风格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空间布局按地形特点呈半圆形状设计,布局简洁明快、序列明确、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广场中“天河注水”水景幕墙、雕塑、喷泉、花坛小品、灯光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出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之处。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收益用于工程建设。在秦城区政府的全力配合下,拆迁任务顺利完成。天河广场项目设计通过后,兰州市政工程总公司中标承建,天水鑫业监理工程公司监理。2005年4月14日,天河广场开工建设,经建设单位一年的艰苦努力,于2006年4月全部竣工,2006年4月30日正式开放。与广场同时进行建设,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的天河商贸城位于天河广场西北侧,由三组商业建筑组成,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集超市、商业、购物、餐饮等配套设施为一体,与广场无缝连接, 2006年建成后正式运营。天河广场及商贸城的建成,填补了秦城区七里墩片区工厂众多、企业职工及市民居住集中、但一直没有城市广场、休闲场所及综合购物体的空白,大大丰富和便利了周边市民生活。更重要的是为藉河两岸拆迁户在建的天河家园居民入住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地和便捷而方便的生活购物环境。

(施工中的天河广场工地)

  藉河风情线一期工程开工前的关键是拆迁。首当其冲的是北岸大面积的拆迁,涉及市、区企事业单位29家,居民达近700户,拆除面积达20余万平方,拆迁矛盾十分突出。为了顺利实施两岸城市环境整治,盘活土地资源,为建设项目筹集好资金,加快拆迁成为当时项目实施中的重中之重。拆迁工作成为当时必须打胜的攻坚战,一块再硬也要啃下来的硬骨头。为了切实搞好并落实这项工作,市政府专门发出重点项目督查会议纪要。要求藉河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汛期过后必须全面开工。秦州区城区藉河两岸7公里长,纵深100米城市土地加快进行整治开发,开发权交市城投公司统一经营,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土地开发用于弥补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不足,为统一思想、排除干扰、加快进度,在召开的藉河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拆迁动员大会上,时任市委书记赵春讲话明确要求对拆迁工作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提出藉河工程的成败不在河道治理本身,而在两岸规划区范围内的房屋拆迁和土地储备。市上成立了由我任总指挥,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任副总指挥的藉河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拆迁指挥部,下设6个组,市直单位拆迁由王亚仑、夏智慧负责,区属单位拆迁由秦州区赵耀雄副区长负责。指挥部提出了“四抓”的工作具体要求。抓紧必须在2006年6月底前完成拆迁任务,抓实确定市、区、其他单位三级分级负责制,落实责任,不许推诿,抓细对拆迁涉及的近700户居民的搬迁,确保工作做到每一户,政策送到每一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落到实处,抓稳依法依规进行工作,加强安全巡查,确保社会稳定。提出“政策交底、条件公开、偿还兑现、妥善安置”的拆迁原则,要求上门工作中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接待工作中做到“有访必结,有问必答,有难必解,有事必办,化解矛盾”,同时对拆迁工作中的具体政策透明、公开,对提出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加以解释和解决。2005年6月1日,藉河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拆迁工作正式启动,在拆迁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拆迁工作全面开始,在细查摸底、动员登记、动迁实施三个阶段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遍万遍、不辞劳苦、忍受了部分拆迁户的不理解、不配合,被推出门,甚至被谩骂,部分拆迁户上访不断,漫天要价,甚至堵路、拦车,阻止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重阻力和巨大压力。全体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忍辱负重,坚持工作,一碗水端平,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对拆迁户住宅严格按照市场评估价,在确保程序合法的基础上维护其利益,对暂不理解的拆迁户做深入细致思想动员工作,对个别反复做工作仍然不服从大局的“钉子户”,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强制拆除,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当年就拆除楼房16栋,平房10栋,拆迁范围内的市、区17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搬迁。经过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近700户中大部分居民签订了拆迁协议书,拆除面积达8万平米,收购土地117.43亩,储备土地220.2 亩,为藉河一期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6年,与市委书记赵春视察藉河沿线拆迁工地)

  在大规模的拆迁加紧进行的同时,天河家园一期工程于2006年5月25日破土开工建设。这个项目主要是为安置藉河城区中心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拆迁户而实施的一项政府工程、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被拆迁户的妥善安置和改善秦州区部分低收入家庭居民居住条件。天河家园总开发量15万平方米,可提供房屋3000余户,分两期进行,按经济适用住房标准设计施工,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1亩,建筑面积3.2万平米,投资概算4600多万元。建设中同步实施商业网点、幼儿园、公交车站、供热站等配套工程,建成完善方便舒适规范的现代居住小区。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为加快一期工程进度,市直相关部门一路开放绿灯,土地规划部门在一周内审批到位,一次性办理好工程开工前的全部相关手续, 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工。市电力、电讯、自来水、公交公司等单位紧密协同,短时间完成了杆线拆除,电力线路迁移,地下管道铺设等所有的管网线工程。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秦州区政府副区长赵耀雄具体协调,现场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承担工程建设的市城投公司、天水嘉通建筑公司、天水永生建筑公司经理现场督战,在保证质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各自的施工队伍加班加点,昼夜施工,抢进度,赶工期。2006年9月1日,天河家园一期工程在短短的180天内完成竣工,比合同工期整整提前两个月。建成的一期工程1号至8号住宅楼建设面积3.2万平米,可安排300户60~90平米左右面积的中小户型经济适用住房。由设计、建设、施工、监理、质检站五方组成工程验收组,对入住楼房分户进行了严格验收,全部合格。同步建设的天水家园供热工程也如期完成,确保了天河家园房屋竣工入住后,保证在当年冬季供暖期正常供暖。同时,80万平米集中供热的二期工程也开始启动。2006年10月30日,天河家园一期1号至8号楼正式向住户交房。小区物业实行“一卡通”智能管理,费用分户计量,24小时实施电子安全监控。为回报在整个拆迁过程中入户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及实际问题,市城投公司对入住户小区水表、电表一卡通智能管理系统费用及入住两个月內的物业管理费用进行了减免,每户减免费用近千元。在天河家园一期工程交房仪式上,有居民代表所有入住搬迁户发言:“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终于变为现实,从内心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们这些低收入人群的关怀,也得益于藉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决策,若不是借助这次拆迁安置的机会,面对市场上一路攀升的房价,我们只能望房兴叹。”天河家园交付使用,上百户拆迁户入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拆迁户现场参观后对房屋结构、小区管理、周边环境十分满意,感叹不已。过去不愿拆迁的一部分居民,积极主动地登记要求入住。有的对过去拆迁过程中的过激行为、不当语言表示了歉意,也有个别过去在拆迁中曾阻拦甚至谩骂、不配合工作人员的上访户表示愧疚,发自内心的感谢政府对他们的真正关怀和送来的温暖。直到我退休以后,外出经常散步时,有多次碰见过去的上访户和在天河家园居住的居民。多年过去了,他们仍感叹当年对藉河综合治理政府决策的正确,返迁天河家园对他们带来的实惠,有的对当时的不当行为一再表示深深的歉意。2007年,天河家园工程全部完成,共建成38栋居民居住楼,完成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全部配套设施一次完成到位。天河家园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推动城市建设,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实惠的初衷。它的提前竣工交付,大大缓解了大面积拆迁对藉河治理工程的严重干扰和重重压力,为藉河风情线工程的早日顺利开工赢得了宝贵时间。

(检查天河家园工地建设进展情况)

三年奋战 风情尽现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在整个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 综合整治的各项配套工程全部顺利推进, 河道等主体工程完全具备了开工条件。2005年11月29日,藉河风情线工程正式开工。在施工现场举行的隆重热烈的开工仪式上,天水市四大组织在家领导、驻市部队首长、市直各部门负责人、秦州区委、区政府领导、驻市部省属企业领导及市属有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工程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施工队伍共2000多人参加了开工仪式。藉河南北两岸河堤上,闻讯而来的群众兴高采烈,成群结队争相观看,流经秦州城区千年的母亲河藉河,迎来了它将要旧貌换新颜的新时代,秦州区人民期盼已久的尽快改变藉河旧貌,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居住条件,过上美好日子的愿望将要揭开新的篇章。历经两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决心对藉河综合治理,还老百姓碧水、绿地、蓝天的新天地,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建设陇东南中心城市,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陇上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开始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2005年10月29日,主持天水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仪式)

  从2005年11月年底开始施工,到2008年10月全部项目完成的近三年时间里,整个藉河风情线工程南北两岸8公里长的堤防建设、河道清淤、河道蓄水、污水截流的主体工地上,每天都有近千名的工程建设者在紧张施工,100多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昼夜在工地上忙碌着,施工工地上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参与施工的4个标段各工程队按施工方案紧张而有秩序的组织科学施工,夜以继日地抢工期,抓进度。开工到年底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石方15万立方米,完成堤防基础砌石2700立方米,完成橡皮坝钢筋混凝土2300立方米。各施工队在各自的标段内严把质量关,精心操作,安全施工,在沟槽开挖、护坡、钢筋绑扎、混泥土浇筑,堤坝回填等关键环节,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千方百计确保以百年大计为目标的工程质量。2006年1月29日,丙戌年正月初一,一大早我同市建设局、市城投公司等部门同志带着大肉、粉条等慰问品,前往藉河风情线施工工地进行慰问。交谈中,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和工地工程负责人情绪高昂,信心满怀,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天水市人民对他们的期望,市政府对他们的信任,一定把工程干好,干漂亮,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和随行的同志十分感慨,感谢他们对工程所做的奉献,叮嘱他们要把工程干成百年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05年10月29日,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仪式结束后与建设负责人合影)

  春节过后,工程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全面施工阶段。藉河属于冲刷性河道,河床比降较大,比降比为5.83%,藉河南北两段河堤14公里堤防工程,是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关键项目。施工中,北堤向内压缩了8米,南堤进行了加固改造,河堤达到城市50年一遇的设防标准。河道清淤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对藉河西起北山排洪渠口、东至罗玉河口全长4公里的河道,按照西安理工大学水工试验1:100报告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彻底进行清淤。河道清淤采取发动驻秦州区市、区机关、企业、社区群众人人参与的办法,划出地段,有人出人,无人出钱,保质保量,限期完成,最后验收的办法,共清淤43万立方。作为整个治理工程核心的河道蓄水工程,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中采用清水和浑水分离方案进行了施工,很快完成了总长近5公里,高4.5米的块石砼砌筑的中隔墙。近560万平米防渗工程,5级水面橡皮坝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水情预报系统在整个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容不得一点差错,是能否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完全达标的关键所在。参与施工的各单位组织了强有力的工程技术队伍,精心施工,多次调试,解决了安装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安装圆满完成。在以后几年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设备故障问题,质量完全达到和超过设计标准。年底,六座橡皮坝巍然屹立在藉河城区5公里的河道中间,格外引人注目。

(藉河风情线中的橡皮坝)

(中日友好樱花园)

  2007年下半年,随着河道工程逐渐进入扫尾,藉河风情线景观工程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实施阶段。作为藉河风情线的形象工程,它将影响整个工程整体形象和最终效果,吸引了社会上下很大的注意力。施工现场每天都有群众自发前来观看,指指点点,发表议论。负责景观工程的市建设局副局长焦新德、市园林处主任梁梅以高度的责任心经常在施工现场指挥,和相关技术人员一起,会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景观设计方案中所要求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具体项目进行认真细致的实施。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盯住不放,严把质量关,对设计方案中和实际情况有差异的细节现场随时进行调整,力求达到完美。施工单位也克服重重困难,在绿地布置、树木调运、品种搭配、季节变化造成的施工困难、景观工程后期的护理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先后完成了西大桥到北山排洪渠段右岸河滩长800米、宽60米的生态绿地,罗玉河口至七里墩大桥左岸长2100米、宽60米的景观绿地,对长2.2公里的环城中路进行加宽、路面改造的同时,结合地貌地势,沿道路两侧建成与河道绿化景观相协调一致的绿化带。对当年“日本天水会”(注2)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日友好樱花园”,在景观工程方案中作为重点重新进行了设计,扩大了园地面积,增加了绿地,对樱花树进行了补栽,重新修整,设置了小广场,曲径,建成一个风格别致的凉亭,使中日友好樱花园焕然一新,旧貌换新颜。2004年11月20日,我意外的收到了日本天水会事务局长伊藤礼子、日中贸易交流协会理事长桥村武司发自日本国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中这样写道:“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深切期望世界和平,并同时祝愿中日两国的友好永远持续下去!衷心祝愿贵市蓬勃发展及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可见日本天水会成员对天水的一种怀念和眷恋。中日友好樱花园的保护和修整,是对日本朋友的一种最好回报。

(藉河风情线中的水榭小品)

  整个藉河风情线景观绿化工程,共完成了生态绿地总面积14万平米。在小品、小景、点缀式艺术雕像等观赏景观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设计部门派出资深设计团队,多次来天水进行考察,查阅了大量的天水历史文化资料,广泛征求了全市上上下下对小品等观赏景观设计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一系列能反映天水历史文化内涵,又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充满激情的作品。施工单位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工细雕制作和精心细致安装,成功安装后,坐落在藉河风情线中部“天水湖”水面平台的天水文化广场石壁上,以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石窟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天水五大文化历史画面栩栩如生,展现出天水几千年壮阔的历史画卷和辉煌瞬间,令人回味无穷。以石雕工艺制作的秦州八景图,镶嵌在河道岸壁上,使几千年来大自然赐予这座古城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一一呈现,使每个天水人都感到自豪和骄傲。微型水车园、地面圆状水景图、十二生肖图等小品、小巧玲珑,设计别致,使人身临其境,耳目一新。分布在4公里长步道上的17组各种雕塑,生机勃勃,活灵活现,画龙点睛似的成为藉河风情线中一个又一个靓点。6处健身器材场地,为游人提供了环境优美,运动方便的场所。全部工程中最后完成的亮化工程作为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精心设计,施工中精心施工,为整个藉河风情线增添了新时代的光亮和色彩。亮化工程对河道中隔墙、河滩生态绿地、小品及文化墙、沿岸绿化景观带及沿河北岸所有建筑、5座桥梁、水面等,根据各处环境特点及与城区美化亮化相协调,朴实、大气、简洁、达到了原设计实用要求,使整个藉河风情线夜间流光溢彩,与城市亮化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2006年12月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智查看藉河蓄水情况)

  2006年12月21日上午九时左右,我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建设局打来电话,报告藉河橡皮坝里开始蓄水,我立刻放下工作走出办公室,和赵春书记一同前往藉河岸边。自西向东而来的藉河水,滔滔不绝奔涌而来,蓝天白云之下,河水在阳光下泛出层层亮光,场面十分壮观。我和赵春书记以及在场的所有同志十分激动,热烈的交谈着、议论着。望着橡皮坝里愈聚愈多的湖水,我突然想起毛主席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最后一段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上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己见光明四射蓬勃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主席以他伟大政治家的恢宏气魄和革命浪漫主义诗人的激情展望新生力量的不可阻拦和光明的前景。同样,藉河风情线建设工程从酝酿到基本完成,来之不易,但它总是带有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催人奋进,应运而生,以它的新生命呈现在人间大地。同时,两件往事也出现在脑海,一件是2001年底,我们去河南三门峡市实地考察城市建设时,陪同我考察的该市一位副市长在闲聊时开玩笑的对我说,“50年代,60年代,天水市在西北名气很大,我们很羡慕,但现在天水的发展变化不行。”我当时听了以后感到极不自在,只能苦笑而已。以后我心里经常想,一定要干点事出来,让别的城市看得起我们。第二件事是2003年8月,我赴日本大阪参加国际旅游节期间,在东京与“日本天水会”成员见面,“天水会”的几位朋友,年事已高,深切回忆起他们当年从东北到天水分配到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从事天宝线、天兰线铁路工程在天水度过的几年难忘岁月的难忘经历,天水人民的淳朴、好客、善良和对他们亲人般的关切,使他们一直深深的怀念,难以忘却。回国以后,组织了“天水会”,每年都聚在一起,举办活动。以后他们曾多次组团到天水故地重游,并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在藉河边建成“中日友好樱花园”,作为中日友好的永久纪念。当时“天水会”的日本朋友对我说:“冯市长,听说天水樱花园现在已经不在了,是不是真的?”我当时回答:“市政府马上要启动藉河风情线工程,“中日友好樱花园”面积不但要扩大,而且环境要比以前搞得更好,天水人民欢迎你们以后有机会再来实地看看。” 日本朋友听了以后很高兴。当时望着已经基本成型的藉河风情线主体工程,脑中回荡着毛主席激情万丈的豪言壮语,回味着两件往事,倍感交集。心想,藉河的综合治理工程今天终于有了实际效果,天水也在进步、在发展,绝不能让别人再小瞧我们,藉河风景线中《中日友好樱花园》的重建,对日本朋友也算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交代了。  

  2007年夏,随着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最后一个项目验收合格,藉河风情线全部工程宣告圆满结束。六道各长128米,宽5米,高达4.5米的橡皮坝,在藉河城区中心段5公里长的河道中挺拔耸立,取名为“天水湖”的五面壮阔湖面,湖面面积达39万平方米,蓄水量70万立方米。蓝坝湖水飞瀑,五里湖水真壮阔,湖里鱼翔浅底,水影笑脸留月影,波光粼粼,湖水荡荡,颇为壮观,秦州又现“天水湖”。湖岸步道边,花枝绿草,五彩斑斓,竞相争艳。岸堤两侧,垂柳绿荫,山花浪漫,尽显妖娆,令人心神怡旷,流连忘返。一条河,使这个城市焕发生机,“天水湖”,又为这座城争光添彩。天水市委、市政府以攻坚克难、精益求精、为民办实事的气魄和精神,带领全体工程组织者、建设者用辛勤汗水和勤劳双手浇灌而成的这条藉河风情线,给全市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合格而满意的答卷,以其丰硕成果奉献给这座古老又年轻、底蕴深厚又充满朝气的城市,在天水的城市建设史上永远记载下这辉煌一页。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历时六载,藉河风情线的建设历时三年。圆满完成以后,以它至柔至刚、人水和谐的娇美雄姿展现出“陇上江南”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彻底改变了作为天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秦州区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的总体品位、整体形象、内外环境有了质的提升,如沐春风般赋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更大的活力,更强的生命力。随着南北两山绿化等环境治理项目的同步推进,藉河城区中心段综合治理的突出效果凸显,昔日的城区及藉河河道的严重污染得到彻底治理,水质量、空气质量、城市噪音等重要环保指标全部达标,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老百姓期盼已久的看到蓝天、碧水,到处是绿荫、花丛,呼吸到新鲜空气,喝到干净水、走在宽敞路、休闲在广场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老百姓居住条件普遍改善,道路交通便捷,购物更加方便,休闲运动场所舒畅,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生活品位、健康指标都得到提升的要求得到了大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深深感受并享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进步和带来的幸福和谐生活。

  回顾整个藉河风景线的建设过程,也留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紧紧结合起来,切实落地生根。老百姓的诉求和最迫切希望,是党委和政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应坚定不移地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去实现,体现出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能享受到的最大实惠,提高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社会基础。二是对于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必须认真做好规划,纳入系统工程,确定总目标,精细策划,整体推动,分项实施,务求全胜,力求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必须按程序推进,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按照严谨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各个环节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全力推进。工作起点要高,具有前瞻性,目标要远,具有战略性,设计要细,具有操作性,多做比较,优选出高水平、有品位、不落后、便实施、可达标的最佳方案,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三是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好外地成功经验,重视和避免其不足和问题,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特色。城市之间的共性在于都在求发展、求进步,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探索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点在于城市差异太大,发展不平衡,各自采取的方式方法各异。要取其成功经验,汲取精华,拿来为我所用。不照搬照学,尽量少走弯路,尽力去争取弯道超车、经济社会双丰收的最佳效果。四是每个项目,尤其重大项目推进中一定要优先策划并落实好建设资金,避免打无准备之仗、打消耗仗、打败仗。要善于运用政府资源,发挥好各种资源潜能,争取最大的利益化。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应用各种灵活手段融资、筹资、聚资,力争实现最大的资本化,使每项建设项目的资金落到实处,达到投入少、产出大、速度快、收益早的预期效果。五是要有一个坚强有力、敢打硬仗、善于协调、指挥到位、团结聚力的指挥中心,组织起一支能打硬仗、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组织严密的施工队伍,在施工建设中才能项目组织严密,施工科学精细,质量精益求精,安全万无一失,在一流设计基础上实现一流施工,达到一流质量,取得一流的完胜效果。

  藉河风情线的建设,吸引着全市几十万人民的关切。藉河风情线的建成,倾注着全市上上下下无数人的精力和智慧,是众手浇出的幸福花、丰硕果,两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紧抓不放的结果。时任市委书记张津梁、市长赵春,果断决策,精心策划,排除干扰,使项目前期工作起步运作。项目启动后,现场办公,督导过问,解决难题,使项目得以实质性地顺利推进。赵春继任市委书记后,对项目推进倾注了更大的精力,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即使在受到个别拆迁户居民围攻或诬告的情况下,坚持督战不放松、不动摇,为藉河风情线工程的顺利完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为主的指挥团队,包括何东、焦新德、马延广班子成员以及邓旭东、牛小明等一大批同志靠前指挥,和战斗在一线的市城投公司缑思聪、潘晓娟、安继红、马万祥、王旭、李桓、冯广宁、高启龙、赵杰等许多同志日以继夜,一线奋战,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市国土局长马武生、市规划局长王东红等部门领导,秦州区政府副区长赵耀雄等同志顾全大局,协调配合,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几年如一日,为工程建设共同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项目胜利完成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的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项目的实施中,又培养锻炼出一大批能打硬仗,吃苦耐劳,挑起大梁,现场指挥得当的干部和职工队伍,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战中得到了锤炼,增长了才干,在实践中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人生道路的重要节点上,体现出每一位同志自身的人生价值。他们中许多同志以后陆续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担负起了更重要的职责,而参与藉河风情线建设工程的工作历练将使他们一生受益。参与藉河风情线建设的一线全体施工人员,默默无闻,坚守岗位,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汗水,使藉河旧貌换新颜,他们也是工程建设中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在藉河综合治理和耤河风情线的建设中,许多市民充分理解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顾全大局,舍小家,为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付出了不同的努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藉河风情线一期工程完成后,历时20个月的一期续建工程在秦州区政府主导,区长刘文玺的直接指挥下,于2015年3月10日开工到2016年11月15日竣工。工程由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在藉河风情线一期工程5号橡皮坝到天水郡大桥长4公里河道中,又设置了长100米、高4.5米的3道橡皮坝,一座高4米、长100米钢闸坝,湖面蓄水59.85万立方。子堤北岸建成一个以总面积325亩,蓄水15万立方,以湿地公园为主题的滨河公园。在200亩绿地中,建成水面曲径走廊,岸边观赏平台。曲径通幽,花溪流水,清澈碧绿,人景交融,风格别异。游览、观赏、休闲、运动、湿地景观更具特色。一期续建工程将藉河风情线延长到8公里,贯穿于整个天水市区。它以如诗如画如锦绣般的绚丽风彩,将天水市区装扮得更加艳丽。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这条河 这座城——天水藉河风情线是这样建成的(下)·筹办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记事(图)
·天水市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忘片段(图)·天水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回顾(图)
·冯沙驼:小河厂记事(下)·冯沙驼:小河厂记事(上)
·冯沙驼:筹办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记事(图)·时任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冯沙驼:节会与京陇经贸文化发展
·时任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冯沙驼:伏羲公祭典礼的程序化、·时任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冯沙驼:节会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新 闻 推 荐

“甘肃日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工作恳谈会”与

·最快!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外交部:敦促美方放弃对中国共产党的仇恨和不正常心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习近平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20年会议致辞
·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
·2020年1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伟大壮举!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吸取“不戴口罩”的教训
·新华国际时评:打动世界的“中国流量”
·华春莹:澳大利亚臆造“中国威胁论”为扩张武备找借口
·美指责中国远洋捕鱼 华春莹:不要满世界挑拨离间
最 新 图 片
“甘肃日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工作恳谈会”与 天水市政府研究天水西关古城和麦积山大景区 蒲军调研政法系统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图) 王军市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恒大温泉小镇配 民盟厦门市委调研组一行在天水调研(图) 天水在线航拍:天水城又下雪了(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天水市住建局组织召开全市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屋网签备
·“甘肃日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工作恳谈会”与会代表在
·天水市歌舞艺术研究中心开展非遗培训(图)
·天水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进深入党建联系点调
·天水市政府研究天水西关古城和麦积山大景区运营有关
·蒲军调研政法系统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图)
·秦州区召开有关水利规划编制专题研讨会(图)
·雷鸣主持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业和信息化专题调
·张智明带队督查麦积区大气污染防治“冬防”工作进展
·清水县召开财政支出调度会(图)
·王军市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恒大温泉小镇配建学校等
·马越垠主持召开十七届清水县人民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
·马越垠调研项目建设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图)
·民盟厦门市委调研组一行在天水调研(图)
·天水市妇联关于成立天水市女企业家协会的公告
·天传所集团多套顶驱电控系统完成调试发货并顺利开钻
·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与星火社区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
·天水市三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实战演练
·天水市中医医院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图)
·武山县鸳鸯玉雕荣获甘肃省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图)
·【走一线 看项目】瑞雪下的武山一中分校建设项目(组
·市科技局调研麦积区科技创新工作(图)
·天水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抓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专项行
·麦积区交警大队:加强高峰期执勤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武山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会议(图)
 文化历史
·抗美援朝运动在甘肃(图)
·中国的节日文化
·老兵高晋文: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
·祖国·正义·和平——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图)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吃水饺、喝羊肉汤……你家乡的冬至习俗有哪些?
·中秋佳节,品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诗词
·赏月拜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立夏习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饭 “称人”以验肥瘦
·“杨花落尽子规啼”:20日16时55分“谷雨”(图)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21日5时58分“春分”:百花争明媚,莫负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专家详解“龙抬头”
·2月19日7时4分“雨水”:春雨脉脉,柳丝含烟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娲创世神话
 博 客
·尤九成:秋雨
·庚子初雪闲吟
·贺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高原:大像山
·佟家宝:游风情线
·李三祥:登黄鹤楼
·【双调】风入松曲
·家乡的老槐树
 播 客

·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娱 乐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夺冠》成最大赢家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揭晓
·国庆档近37亿元票房再创佳绩 提振电影市场有序恢复信
·金鸡百花电影节首设科幻论坛(图)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图)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揭晓
·“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缘何受年轻人追捧
·仝卓事件调查:一场直播牵出高考舞弊案
·中央戏剧学院:撤销仝卓取得的毕业证书
·电视剧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抗疫脱贫为今年重点题材

 社 会
·很多农民为此糊里糊涂背上二三十万元债务
·丁真爆红这次火得不同
·犯罪手段“玩出了花” 称霸十余年终落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受贿案一审宣判
·服刑相当于住宾馆?狱中“帝王”牵出93名“保护伞”
·暴利惊人 “黑吃黑”牵出长江成品油走私乱象
·直播带货数据“注水” 3万个赞5元可买
·直播带货“翻车” 李雪琴们怎么说
·冷空气已签收,冷!冷!冷!小雪过后,这些事你得注
·11月22日4时40分“小雪”:寒风日劲,菊萎东篱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