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安志宏:论远古部族首领多故里的根源
(2018/3/1 11:17:3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论远古部族首领多故里的根源

——我国上古时代存在漫长的“袭号”时代

安志宏

  摘要:今天“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女娲遍地开花”。为什么远古部族首领多故里,这是近年我们这个慕古民族热议的话题。搞清我们祖先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避免制造虚假文化、全国争祖先和祭祖泛祖化,而且有利于华夏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历史的认同,有利于各民族大团结。通过多年探索,笔者认为远古部族多故里,是上古时代先民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袭号”的社会风俗、无文字记载以及“口传史”的传统习惯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多代说”、“袭号制”、“迁徙”和“口传史”是解开这一历史现象的钥匙。

  关键词:部族首领;多故里;袭号制;迁徙;口传史

  为什么我们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多故里?这是我们这个慕古民族近年来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拿人人皆知的伏羲、女娲、炎帝和黄帝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来说:伏羲氏活动的地方全国至少有四处:甘肃天水、河南淮阳、山东曲阜、河北新乐等;女娲故里至少有六处:甘肃天水、山西万荣、山西平利、河北涉县、赵县、山东邹县等;炎帝故里至少全国有五处:甘肃天水神农山、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湖南珠州等;黄帝故里有五处:甘肃天水、陕西宝鸡、陕西黄陵、河南新郑、山东曲阜等,如果算上建庙的地方,全国伏羲庙仅大陆就有二、三十处,炎帝、黄帝庙各十余处。面对如此多的先民故里,怎么解释这一历史现象呢!他们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通过多年探索,我认为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是上古时代先民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袭号”的社会风俗、无文字记载以及“口传史”的传统习惯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多代说”、“袭号制”、“迁徙”和“口传史”是解开这一历史现象的钥匙。

  一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家是夏朝的建立,在“私有制”、“家天下”和“世袭制”出现之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在过漫长的“袭号”时代,它是今天“多代伏羲”、“多代炎帝”和“多代黄帝”的历史根源。事实上,在姓氏未出现之前,“袭号制”是我国原始部落时代和部落联盟时代的普遍社会风俗和社会现象。例如:伏羲氏作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经历了千年以上的“袭号”阶段,袭用伏羲名号的氏族血缘部落,至少传了十五代。据《遁甲开山图》的作者研究并记载:“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粟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犠氏之号。一千陆佰年”。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次序的正确否,综合各种版本的历史记载,古人和今人的研究表明:庖犠即伏羲,伏羲氏经历了十五代, 他们无论哪一代的继承者,都打着一个旗号,即“伏羲”。

  除了以上的记载外,另据《竹书纪年·太昊伏羲》记载: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五年陟”。类似记载还见于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补作《史记》之《三皇本纪》和中国历代多种历史典籍中。关于炎帝,《帝王世纪》言传八世,共五百三十年;另据《吕氏春秋》记载:“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关于黄帝《古本竹书纪年》载“黄帝至禹为三十”,《春秋命历序》记“黄帝传世”、“或云十八世”;另外,关于“黄帝一世说”的记载见于《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晋人皇甫谧的话说“(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史记五帝本纪》载有黄帝世系,目前学术界认可程度低,这里不再赘述。

  依据今天人类学、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看:上古之世,人类自身受生存条件的限制,病亡率高,寿命普遍短。中外专家对考古发掘出的上万片人骨进行研究和鉴定,结果百岁者无一人,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仅为三十四点三岁。所以,上引的《竹书纪年·太昊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帝王世纪》言炎帝八世共五百三十年,或说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等等。我觉得这些记载值得商榷,如果按五百三十年,八代计算,平均每代是六十六点二五年;晋皇甫谧言黄帝年百一十一岁之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若按人均三十四点三岁的平均年龄推算,我倾向于炎帝十七世说,黄帝十八世说,它较符合历史事实。

  从上述的有关伏羲氏、炎帝和黄帝的有关历史记载资料、综合民俗学和口传史料等看:我国上古时代三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中国上古史上分别延续了十五代、十七代和十八代,而无一例外地都是袭太皞“伏羲”、神农“炎帝”和轩辕“黄帝”的号的。尽管后世有的史书对三位先哲称呼、记载在不同时期的书写不尽相同,但并未影响后人对他们的认同。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上古时代存在过漫长的“袭号”时代,“袭号”是形成我国“多个伏羲”、“多个炎帝”和“多个黄帝”的历史根源。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全国各地的伏羲、炎帝和黄帝并非是同一个人,他们是“多代伏羲”、“多代炎帝”、“多代黄帝”中,非同(不同时期)的一代,而是有着血缘关系的,袭着同一号的祖先和后代的关系也就是袭着同一“名号”,迁徙在不同地域(空间)的隔代先哲。就如同今天我们称美国的“老罗斯福”、“小罗斯福”、“老布什”、“小布什”一样,他们绝非同代人,而是父子关系。

  类似的例子还有,如中国历史上孔子后裔分布在全国三处,均袭“衍圣公”号。台湾的孔德成,今天“精神权杖”的持有者,他是抗战后被蒋介石挟持到台湾的;孔祥楷,今天南孔的正宗传人,是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 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袭封“衍圣公”。1128 年,由于金兵侵宋,孔端友应高宗赵构之诏,南渡居衢州。孔端友成为孔氏南宗始祖,这一宗历经六代“衍圣公”,约两百年。同时,金国也命孔端友的同父异母弟弟孔端操袭封“衍圣公”,以主持曲阜孔庙祭祀。孔端操成为北宗之传人;而后蒙古军队占领曲阜,又立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样,蒙古、金、南宋三国并立之时,曾出现“天有三日”——三个“衍圣公”的局面。这是历史与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孔子只有一个,故里仅有一处,曲阜因孔子而存在,其他则均为后裔。今天大陆有二十多处与伏羲有关的庙宇,台湾、日本和南韩也建有伏羲庙,但我们不能说:他们就是伏羲故里,充其量只能是伏羲后人纪念伏羲(其先人)的宗庙(或家庙)而已!

  二

  迁徙、“宗庙随族迁”等,是伏羲、炎帝和黄帝多故里的根本原因。

  原始先民因为生产力低下的缘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被迫迁徙是经常的。史书记载的“迁徙往来无常处”,“抚万民,度四方”。“逐水草而生”,生无定所,居无定处,正是上古先民的生存写照。史学界普遍认为:伏羲、炎帝和黄帝早期均生活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渭河流域(古姬水)则是他们主要活动的地区,因为那里的土质属黄土,土层厚,适宜于农耕和制陶;渭水流域的气候也适宜于人类生存,因为它位于秦岭南北,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温暖湿润的气候,是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从考古发掘出的距今八千年前的大地湾遗址,再综合周边地区五百多处遗址看,这里的原始农业和制陶业已相当发达。仅从发掘量占百分之零点五的大地湾遗址看,就出土八千余件文物,(注)同时出土了粟等粮食作物。文献资料对伏羲生活在这一代亦有记载:荣氏《开山图注》曰:“伏羲生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与天水为邻)”。郑樵《通志》也有:“伏羲,生于成纪,作都于陈”的记载。《绎史》卷三亦云:“伏牺生成纪,徙治陈仓”。《帝王世纪》云:“庖牺氏(伏羲)称太昊,都陈”。《太平御览》卷七十八亦谓:“仇夷山(今天水西南),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三皇本纪》曰:伏牺“都于陈,东封太山,立百一十一年崩”。《三皇本纪》注引晋人皇甫谧曰:“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纲鉴易知录》也云:华胥氏“生(伏羲)帝于成纪”。汉代纬书《河图稽命微》云:“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羲于成纪”等等。关于伏羲除史书记载外,天水还有大量遗址、地名和传说。如:卦台山、安伏、龙马洞、封姓石、风莹、风台、大风台、唐家风台、风沟、葫芦河、雷泽、仇池山、伏羲庙、陇城以及实物八卦灶、八卦鸡罩等等。(注:大地湾遗址发掘出陶器四千余件、石器一千七百余件、骨角器一千六百余件、蚌器和装饰品三百六十多件,动物骨骼、植物标本和木炭标本和植物种子等。)

  关于炎帝和黄帝,因于《世本》的记载,后不绝于史书,如:《世本·氏姓篇》记:“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国语·晋语》曰:“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水经注·渭水》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今天水市市府所在地)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丘,丘在鲁东北外,未知孰是也”。《汉书人表考》卷一记载:“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以戊巳日生黄帝与天水。”《史记》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宋·刘恕《通鉴外记》“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天水除了“轩辕谷”等遗存外,还保存有“轩辕窑”、“轩辕丘”、“三皇谷”(三皇沟)、“三皇庙”等遗址。另据《大戴礼·帝系》云:“黄帝居轩辕之丘”。《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向西”。《淮南子·地坠训》曰:“辕之丘在西方”。《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史记·封禅书》记:“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史记·封禅书》又记:秦文公十年(前756年),《秦本纪》记:秦德公二年(前677年),两公分别设祠祭祀伏羲。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秦人在天水时祭祀伏羲,当势力发展到关中时,开始祭祀黄帝和炎帝了。古昆仑山,这里需要说明,由于古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目及受到局限,昆仑山指的不是今天更西边的昆仑山,而是今天天水南的嶓冢山(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或甘肃河西的祁连山。可见,炎帝、黄帝氏族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民族——羌族的杰出首领,源于西方无疑。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姬水即今天的渭水,“渭水”之名见于史书较晚,渭水源于甘肃渭源,天水是姬水的主要流经区域。但姜水究竟在哪里,却一直众说纷纭。迄今有这么几种说法:一说源于今天水西南嶓冢山(即今天的齐寿山,古之昆仑山。)南的西汉水。西汉水古代称漾水,历史上姜、羌同音同意,均指牧羊人或牧羊女;漾指以羊肉为主食的人民所生活栖居的流域。二说源于西和、礼县(历史上均属于天水管辖县)乃至岷县境内。《汉水·地理志·陇西郡》上说:“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阴平至岷县在六百里范围之内。而西和仇池山,即古常羊山。三说在清水县境内。《水经注》及《中国历史地图》上,所绘姜水亦位渭水之北,与此说相合。除上述三种说法外,还有宝鸡等地之说。但无论哪一说,大都未出陇右。

  以上史书记载、考古发掘材料、历史遗址和口传史等综合说明伏羲、炎帝和黄帝最初(第一、二代)生活于甘肃天水、陕西一带黄土高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马世长曾说:“华夏文明根在天水”。我认为:天水乃中华民族之摇篮和重要起源地,先民后来沿渭水北道(关陇北道)和渭水南道(关陇南道和蜀陇道)(注一)东迁、南移,活动范围扩大,逐渐到关中(中原)东部地区,西南巴蜀和云贵更广大地区。

  今天除了广大的汉民族尊奉伏羲为自己的祖先外,许多少数名族也尊奉伏羲为自己的先人。西南的苗彝族有许多祖先伏羲的传说,其习俗从保存至今的占卜活动上也有反映;(注二)青海和西藏等地区有许多伏羲传说和遗存,新疆地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哈和卓古墓群中均出土伏羲女娲图以及保留有“八卦城”等等。《通志》等许多史书均有“伏羲,生于成纪(天水),作都于陈(今陕西凤翔等地)”的描述。这正是一个部族整体迁徙的写照。事实上,伏羲氏族最初生活于天水一带,逐渐沿河谷向东迁徙到“陈”。“陈”即东边的土地之意。其“陈” 字亦说明伏羲是由西边向东发展和迁徙的。历史上因为灾荒或战争的原因,文明中心进行整体迁徙的事例是不乏的,后世周族的迁徙,殷人频频迁都,秦人由天水东扩的现象,给我们许多启发,只不过前者迁徙为了生计,而后者迁徙则是政治因素占了上风罢了!

  “迁徙”是古代部落氏族时代的生存方式,正是“逐水草而生”的生活方式,形成早期人类社会的流动性大的特征。古代先民经常流动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早期部族、族团因为近冰期的逐渐临近,迫使高纬度地带先民逐步向南、向东移动。这种受气候影响迁徙幅度大,范围很广。二是水灾,从上古神话传说、史载和口传文学综合看,远古时代水患严重,往往水灾造成先民流离失所,四处逃散。家喻户晓的“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的故事等,就反映了当时的情景。三是火灾,因为雷电,或人类自身管火不慎造成 的火灾,只能迫使整族迁徙,逃离火海。大地湾遗址距今约4800年前出现断层,而F901原始“宫殿”残存的柱基等综合考证,正是毁于大火;同时,还有森林大火等等。四是旱灾, 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与水灾相对的自然气候变化形成的旱灾,在历史上曾频繁发生过,史书记载的“赤地千里”、“天有九日”、“后羿射日”等反映的就是旱灾,旱灾造成缺水,人类在当地无法生存,迫使迁徙。五是地震,地震造成人类迁徙的例子中外历史很多,例如秦州(今天水)因地震曾一度搬迁到秦安县等。六是动物侵扰,史书关于“兽多人少”以及人受其害 的记载与传说不少,韩非子的《五囊》等先秦典籍中均有记述。七是外族入侵和部落之间的战争。这类事实不绝于“口头文学”和史书,炎黄蚩尤之间的结盟与战争,炎黄联盟大败蚩尤,“炎黄大战”、“中原逐鹿”等等,正是这种历史进程中的真实反映。八是氏族、部落内部的分裂发展。氏族内部分裂有复杂的原因,有婚姻的,有争酋长或族长的,有因犯“族规” 被族群驱逐的等等。无论哪一种原因造成氏族内部分裂,但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值是主要原因。氏族的裂变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部落之间为了争取更大更优的生存空间,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部落联盟,进而发展成为几个庞大的部落集群。几个巨大的能起社会发展导向作用的部族集群之间,为了进一步争得社会的控制权力,在联盟、分裂和战争交替的巨大冲突中,不断地联合、分裂和兼并,迁徙和扩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部落无论因为上述八种原因中的哪一种原因迁徙,怎么迁徙,迁到哪里,他们都“袭”着原部落的“号”,这就是上古部落多故里的最根本的原因。

  (注一:近年来学者经过研究、调查,认为渭河为黄河故道;历史上渭水也很大,最大径流量为 5900----6300 秒立方。故有渭水北道,渭水南道两条直通“关陇”的“驿道”。)

  (注二:参见拙文《我国卜卦起源于天水新探》,《易苑》杂志创刊号,2008 年。)

  另外,中华民族还有一个“庙随族迁”的风俗,法祖,承继祖先遗训,是不敢轻易逾越的,牵扯到族群安危的大事,族群迁徙时,一定要带上自己的祖先(灵魂),六千年的半坡人、八千年的大地湾人,把死去的亲人埋葬于房前屋后,甚而葬在室内,期望方便的时候和死者会面。这也是造成今天各地多敬一神的原因。如前文所述,秦人在天水故地除祭天(天台山,在今天礼县洪河),再就是祭祀伏羲和伏羲后裔的“少皞”,当其势力拓展到关中后,又在关中(陕西)设“鄜畴”、“伏祠”祭祀伏羲(注);到秦灵公时,却在吴阳作上畴祭祀黄帝,作下畴祭祀炎帝。伏羲本是大陆的,今天台湾、南韩、日本等处均有伏羲庙,仅大陆就有二、三十处祭祀伏羲的庙宇。纪信是天水人,诸葛亮是山东人,关公本是山西人,但全国不少地方建有纪信祠、关公庙和诸葛庙(祠),这些历史现象说明,崇祖、迁徙和后来“庙随族迁”的风俗,才造成了上古部落首领多故里。因此,我们说:“法祖”、“迁徙”和“庙随族迁”的历史风俗,是今天我国上古领袖人物出现多处故里的第二大历史根源。

  三

  “袭号制”是人类童年历史的特有现象,它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部落联盟时代的氏族公 有制,同时,它是以“血缘”为纽带,以族居为前提条件的。“袭号制”是与氏族公有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在“私有制”、“家天下”、“世袭制”和姓氏未出现之前,“袭号”是氏族部落制度下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在我国原始部落时代广泛存在并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袭号时代”。

  “袭号制”是中国上古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和反映。“袭号制”是“世袭制”出现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在姓氏未出现之前,“袭号”的民族风俗是人们区别不同部落、人之间唯一办法。“号”是部落所共有的,“号”最初是一个部落先民中最有影响的人的人名,以后逐渐被本部族首领和部落共有并世袭。在家族私有制出现之前,“袭号”是部落联盟时代普遍存在的,就是在中国后来的阶级社会中,这种历史遗存仍有延续, 它以“袭官职”、“袭名号”、“袭商号”和“袭门头”的形式被保存于至今社会。最典型的例子是封建朝廷的史官是世代相传的,“号”曰“太史公”,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就是袭其父司马炎而继为太史公的。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出土于陕西法门寺的“微氏铜器”,记载了一个周微氏,世代为人作册袭号的事,自甲微至牆,历六世。即: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牆,六代均袭“微”号。又如:天水市秦州区华岐乡有一位医疗世家,他家祖传 专治跌打损伤,医术只传男,不传女,已传多代,代代均袭“秦和”号,至今已历多代“秦和”。再如商号,目前国内有许多家祖传商号,国人习惯称“老字号”,大家熟悉的“王致和”、“狗不理”、“全聚德”等,就是一个“老字号”,我个人认为:上举几例就是上古时代“袭号制”在今天现存的孑遗。(注:《史记·封禅书》记载:“秦襄公即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畴”,“少皞”是“太昊伏羲”的后裔,其理如同祭“伏羲”。“秦文公十年,设鄜畴”,“秦德公即位,卜居雍,作伏祠,桀狗邑四门,以御蛊灾”。)

  由此可见,“袭号”的历史风俗,是形成我国上古先哲“多个”和“多故里”的历史根源。就拿“人文始祖”伏羲为例,其故里已经争论多年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伏羲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才普遍认为:伏羲生于成纪(天水),建都于陈(今宝鸡),后袭“陈”于淮阳。事实上,天水为第一代伏羲,第二或第三代都于陈,陈即今天凤翔、宝鸡一代,第四、第五代,或者更晚一点的代才扩展到淮阳建都;宝鸡是最初的“陈”,迁都淮阳仅仅是袭“陈”。这些认识是史学家、民俗学家和地理学家综合研究得出的结果。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题写了“羲皇故里”;朱镕基为淮阳题写了“伏羲故都”,算是伏羲故里之争的公案被暂时断定。但是,炎帝、黄帝故里在哪里?仍然迄今争论不休,如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呢?我认为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唯一出路。否则,不问源头,不问那一代祖先,盲目为了商业利益,单纯争祖先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文化的“高台”搭得越 来越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下去,而且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贻误子孙, 糟蹋文化。这将对于历史、学风和社会风气都是无益的,对祖先也是不负责人和不敬的,再说,最终也是争不出眉目的。

  怎样才能(具体)解决这一历史公案呢?笔者认为:“袭号制”是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迁徙和“庙随族迁”是原因;“无文字”记载阶段的“口传史”是钥匙。

  从历史的长河看:人类的历史约300万年(非洲肯尼亚人),人类的文明史约8000—10000年,人类使用文字的历史不足5000年。人类纸张出现2000年,印刷出现1000余年,人类最初不仅没有文字,就连语言这种最普遍的交流形式,也出现很晚。在人类自身进化过程中,人们需要合作,逐渐以手势,夹杂简单的口型,正是这种肢体“语言”的使用,漫漫 促成了语言的出现,语言出现并成为交流工具后,成为人类最早的“记史”形式。传唱、口耳代代相传,(注)为我们保留了大量人类早期历史,“口耳相传记史”的形式,在人类历史上是很漫长的。后来逐渐出现图画和符号,文字出现后,史家、学者对远古仅遗传的神话、传说等,经过研究、甄别,逐渐部分地把“口传史”记录在文字里,但因为(零星)图画、“符 号”和文字量小,加上书写材料的困难,对于鲜活的“口传史”来说,简直就是冰山一角。 世界上目前有6000多种语言,2500多个民族,但是有文字的民族仅2197个。再从文字发展史看:中国能够记录历史且成熟的文字,要算商周时代的甲骨文了。尽管在此之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了多处有关陶器符号。如:吴阳贾湖、大地湾、前仰韶文化的西山坪、师赵村、老关台、仰韶文化中晚期许多遗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从发掘地域看, 分布很广,从甘肃天水、陕西宝鸡,一直延伸到河南、山东等广阔地区;从时间延续看:从8000多年——4000多年左右。对于“陶器符号”,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史书记载:“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商朝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说在甲骨文之前,有一段文字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很明显,在甲骨文之前我国文字发展有缺环。

  从我们追溯文字起源的历史看,文字产生不足5000年,它对于人类几百万年的活动和人类童年的丰富生动的历史来说,不仅记载有限,而且也是大大滞后的。基于上述思考,我认为语言早于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客观事实,以及“口传史”在人类文明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研究上古史时,应该给予重视。据许多民俗调查表明,人类早期的一切大事, 都保留在世代相传的记忆里,它是由上一辈用口传的方式传给下一辈或隔代的一辈(即孙辈),这种口传史时代,在人类存在过漫长的时期。从“口传史”时代,到“结绳记事”,再到“刻划”(最初是墙壁或什么能刻画的地方)“刻木”记事阶段,就是文字出现的前夜了。陶器发明后,先民把刻写的材料由木器扩大到陶器上,这样,陶器耐于木器才得以保留(至今)面世,这就是(今天)我们前面说过的陶器符号。

  探讨了文字的历史,我们再来讨论我们的论题。从上述文字发展的简单历程看:人类童年经历了“口传史”、“结绳记事”和“刻木(刻陶)记事”等不同时代,加之“口传史”的历史历经几百万年的缘故,才使没有历史“坐标”,没有历史记年,代代相传的“口头”保   存历史且慕古的中华民族,一方面保存了大量鲜活的珍贵历史;另一方面也造成许多错乱、不符合历史次序和有很大缺陷的历史。尽管历代史家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还是难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造成今天我们对人类早期历史认识的许多困难,形成部落领袖多个故里,出现了不问源头,盲目争祖先的频频历史局面。(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甘南等地藏民,陇南“白马族”,甘肃张掖裕固族等无文字,至今仍以传唱的形式保留历史。)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未知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地下发掘资料的丰富和系统科学地应用,采用多学科攻坚的合作方式;利用碳十四、古树年轮和地磁等手段,“地下史”(考古学)、文学(史料)资料和“口传史”(鲜活的、保留在民间的)等资料的综合利用;结合逻辑等推论的形式,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研究,我想历史的本来面目将会被揭开!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世代相传的“口传史”尽管有许多缺陷和误差,但它毕竟提供了历史信息,包涵了历史的因子,它是今天我们探索人类童年历史的正确方向,也是我们追寻人类童年无文字记载历史阶段的钥匙和有效线索。(二)中外历史研究表明:原始先民在人类童年是无法生活在湿地和平原的,他们早期均生活在高纬度,随着气候的突变(冰期临近),迫使他们向南迁徙,逐渐生活在北方的台地上。无论是古埃及人、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还是古印度人、中国的大地湾先民,他们早期都无一例外地居住生活在台地、小溪旁,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口的繁衍,先民们才逐渐地向视野开阔的川区、河谷地迁徙,这是与当时开阔地多沼泽、水草和森林茂密有关系的。平原、大川的开发,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火的使用和人口的增殖才逐渐实现的。

  结 语

  近年来,全国各地争祖先争得沸沸扬扬,祭祖泛祖化现象风靡全国。搞清我们祖先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华夏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历史的认同,有利于民族大团结。但就目前国内情况看:伏羲、女娲、炎帝和黄帝多故里的现象亦然存在。为什么会出现“先哲”多个故里的现象呢?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如何彻底搞 清这一历史现象呢?我认为有赖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中华民族的崇古心里是我 们应该高度重视的。孔庙全国几百处,为什么没有人去争孔子故里呢!因为孔子故里在曲阜是清楚的。今天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要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和同源”的民族意识以及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 我们应该加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和实施,从根本上弄清这一历史话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力量,有利于胡锦涛总书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方针的落实。

  2007年10——12月草拟于省委党校学习期间,2008年春节脱稿。

  主要参考书目

  《遁甲开山图》;

  《竹书纪年·太昊伏羲》;

  《史记·三皇五帝本纪》、《史记·五帝本纪》、《秦本纪》、《封禅书》等;

  《帝王世纪》;

  《吕氏春秋》;

  《春秋命历序》;

  《宋史》、《金史》、《辽史》等;

  荣氏《开山图注》;

  《郑樵《通志》;

  《绎史》卷三;

  《太平御览》;

  《纲鉴易知录》;

  纬书《河图稽命微》;

  《世本·氏姓篇》;

  《国语·晋书》;

  《水经注·渭水》;

  《大戴礼·帝系》;

  《山海经·大荒西经》;

  《淮南子·地坠训》;

  《穆天子传》;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

  《中国历史地图》;

  《大地湾发掘报告》;

  《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上、下;

  《中国上古神话》;

  《汉书·西羌传》;

  《汉书人表考》卷一;

  《通鉴外记》;

  《中国上古文学史》;

  《秦集史》。

摄影相关图片
雪落鸣沙山月牙泉(图) 航拍:雪落武当(图) 雪后初霁天水湖,分外妖娆! 雪后初霁净土寺,分外妖娆! 雪后初霁仙人湖,分外妖娆! 一场大雪,让天水穿越到了2700年 天水人因为2018年的第一场雪耍美 天水迎来2018年的第一场雪(图) 震撼航拍:这样的安徽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