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天水>>正文

织锦才女苏若兰
(2007-2-24 16:13:40)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摘自《人文撷英》  打印本页

织锦才女苏若兰        

摘自《人文撷英》

  天水市秦城区青年南路尽头处,有街心花园,小巧玲珑,赏心悦目,中有一婷婷玉立的古装女子塑像,宛然伫思。手中笔正欲挥洒,仿佛有不尽佳句,呼之欲出。她就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才女之一,创造织锦回文诗的苏若兰。

  苏若兰,名蕙。她生活在前秦苻坚时代,约是公元357年一公元386年间。她本是陕西省武功人,是汉武帝时牧羊苏武的后代。因丈夫官任秦州刺史的缘故,随夫来到了天水。居住在秦城西关的一条小巷中,在这里织出了诗锦,留下了千古佳话。

  苏若兰继承了祖上忠贞不屈、嫉恶如仇的秉赋,即便是在爱情上,也体现了她守贞不二的倔强性格。一幅织锦佳作,被誉为千古绝唱。就连那位“入门见嫉,娥眉不肯让人”的女皇帝武则天,也对苏若兰赞赏不已。听听她是如何以知音知己的口吻来为苏若兰作传的: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抚内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公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物。行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妒嫉。滔,字连波,右将军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赅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旨谪戌敦煌。会坚寇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其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断其音问。苏氏自伤,因织绵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其锦纵广八寸,题诗三十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及今,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尽通,苏氏笑谓人生曰:“徘徊宛转,自成文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至襄阳焉。滔省览锦字,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徙如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属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字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士,咸龟鉴焉。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示将来也。

  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御制。

  武则天以一个女皇帝的身份,为她所赞许的才女精心撰写了一篇传记。前人评论此文:“轻轻点次,自有烟波淡荡之趣。”“如淡妆西子,临波洛妃。又月白风清,云轻雾薄,唐文之仙品也。”并且认为,唐代的张仲素、皇甫威,虽然都写过《回文锦赋》,但都不如武则天此文写得灵妙传神。这是武则天以女人赞女人,自然多了心灵相通之感,即便是批评苏若兰妒嫉,也是以欣赏的态度来写的,深深地流露出了女权至上、追求平等的爱情观念。黄山谷有诗云:“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与武则天欣赏窦滔幡然悔过,异曲同工。同时也说明,黄山谷读此图,曾得诗千首左右

  唐代诗仙李白也写过同一题材的两首诗,但他却是站在怜香惜玉的角度上来同情苏若兰的:

    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织绵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闺情》

  黄云城边乌夜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绵秦州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

   ——《乌夜啼》

  李白的第二首诗,贺知章当时一见便赞叹不已。此诗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之前,已由唐人选人唐诗集中,并由书法家抄录,广泛传播。因为武则天作传,李白赋诗的缘故,足见在唐代,苏若兰秦州织锦故事流传之广。《唐人选唐诗》已被大盗伯希和从敦煌藏经窟中盗走,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中。编号为2567.2552号。此诗本世纪初曾经罗振玉先生点校,编入其《群书点勘》中。1958年12月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收录所行。经专家考证,《全唐诗》及其它唐诗收本所收此诗,应以这本《唐人选唐诗》写本为准。武则天之文和李白之诗,为苏若兰织锦于秦州留下了千古不磨之证据。自廿四史中《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

  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始。至唐武则天、李白、李善、吕延己、刘良、张铣、吕向等诗人,都研究过璇玑图。于是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凡是诗人,不识读璇玑图,似乎是一种耻辱和失职。宋时有李公麟、苏东坡、黄山谷、秦观、朱淑真等,也都破译过璇玑图。苏东坡也像李白一样,以苏蕙的故事为题材,作有七绝三首: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
    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羞云敛惨伤春暮,细镂诗成织意深。
    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管道升,也是一位女中英杰,她破译该图时得诗3518首,打破了前人的记录,她以“天水管氏道升书并识于凝香阁”的跋文,现亦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管氏本人是江苏吴兴人,由于赵孟頫祖籍天水的缘故,她嫁夫随夫,自己也常以天水管氏自题。管道升还满怀仰慕之心,为苏若兰创作了一幅画像,永作纪念。

  在璇玑图流传的过程中,有两大特点,十分引人注目:一是历代画师都喜欢画苏若兰。如宋代的李公麟就曾亲眼看到过六幅唐画,画的就是织锦故事,且具连贯性,好像连环画一样;二是历代诗人都喜欢破译该图诗句,以得到诗句多少,来成为衡量才能的一个标志。当代著名学者李实先生,在他的《回文璇玑图》一书中,总结历代破译奥秘和规律,已成功破译出诗句一万四千余首,增添了新的文坛佳话。据他考证,得出了“苏若兰织锦只能是在天水,而不是别的地方。尽管从感情上讲,苏若兰原本是他的陕西老乡。”

  据老人们讲,在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务农巷东端与育生巷南端的交界处,曾悬有“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两面巨匾。后经沧桑巨变,楼匾已荡然无存。人们现在只有到城南她的汉白玉塑像前,去揣想这位美丽才女的所有心思了。

  倘若把《璇玑图》全文镶嵌在苏氏塑像之后,不知又要使多少须眉士子顿足捶胸。把诗图影印在手帕上,又不知有多少佳句在排列组合中涌现新意。回文织锦诗壁一旦落成,有二联荡气回肠,各见文思:

    女中数凤头,织锦诗成谁继响?
     陇上思芳镯,回文台远我来寻。

    柔肠九曲,怅别绪离愁,陇头望断玲珑月;
    彩笺千回,皆情丝恨缕,关外可识绵绣辞。


新 闻 推 荐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张晓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张晓婕
·我国法院10年宣告5万被告无罪 部分冤案获平反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李洁
·切尼称美国拒绝排除对伊朗动武可能性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王婧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袁莉
·发改委:通信套餐、短信等服务存一定价格欺诈
·美日同盟渐趋利益交换 将更加重视“中国因素”
·律师称按加拿大司法程序遣返贪官高山需5年
·未来一周北方地区气温升降频繁 南方持续大雾
·好莱坞看好《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服装设计(图)
最 新 图 片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 组图:过年七天乐 秦州景点人如 组图:正月初四,天水南宅子游人

相 关 新 闻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张晓婕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李洁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王婧

最新新闻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张晓婕
·2007年春节玉泉观上九庙会游园活动安排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李洁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王婧
·“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参赛选手:袁莉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聚焦伏羲庙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触摸历史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街亭雄风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倩影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胡芦艺人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乡村“夜社火”
·组图:过年七天乐 秦州景点人如潮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渭水之滨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秦州夜景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丰收年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挂灯笼 过大年
·组图:正月初四,天水南宅子游人如潮
·北京卫视推出“七品红楼”节目 天水姑娘徐行走进BTV春晚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开天明道(组图)
·“2007·走进天水”摄影作品:点亮灯笼过大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