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巷里人家
作者:安永
人生的记忆就是一条小巷、一座村庄或一座城市。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村庄和城镇的地名。
大学读书时有同学是天水人,初次接触并没有注意到他。后来,听说他家住飞将巷,就觉着这位同学猛然间英武了起来。
“飞将军”,李广,西汉名将,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边塞诗人王昌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使数代人对飞将军李广敬慕。诗仙李白“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飞,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诗,更使人觉得威风凛凛。飞将军故里的人能不让人有异样的眼光吗?
天水自古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出过许多名将,纪信、李广、赵充国、姜维……都是史书中光灿灿的名字。有了这些耀眼的名字,天水这个地名也有了立体感,厚重了许多。听到天水这个地名,就有某种历史的回响,更有某种阳刚之美。特别是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的多次战役中都写上了天水的地名,就更使这个地方充满神奇。如果再把史书往前翻一翻还会发现,天水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伏羲、女娲都与这里有着紧密的关系。羲皇故里,地灵人杰,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于是,对这位家住飞将巷的同学,就不能小觑,得高看一眼。而飞将巷究竟在天水哪里?飞将巷里的人家今又如何?使人免不了去想,由人及物、及事、及其他,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了历代诗人和文化人诗词文章的诱惑。由此看,一个地方因有伟人和名人,有诗人文人的唱和,这地方就会有灵气,才会使一个陌生的、死气沉沉的地名鲜活起来,有了诱人的磁场。
但天水的那位同学毕业后去了别的城市,我却成了秦州城的居民。真是世事沧桑啊!
居住在天水市,才晓得飞将巷在天水市西关,在原先叫解放路的一条老街道旁,是一条很狭窄的小巷道。土墙青瓦,一片民宅,巷道里居住的人很杂。由于住户人口繁衍,老房子旁边大都附建了一些参差不齐、样式差异很大的房子,巷道弯弯曲曲,拐来拐去,犹如一条没有拉直的绳子。这使我大失所望,也顿时明白了,那位家住飞将巷的同学为什么去了别的城市。
历史就是过去,古老就是陈旧。同时,历史蕴涵着文化,古老又是文化的延伸。我们的选择无法割断这一切。即使家住飞将巷的那位同学去了别的城市,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割断与飞将巷的联系。这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像牵着风筝的线,他是无法摆脱的。
人生的记忆,就是一条小巷、一座村庄或一座城市。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村庄和城镇的地名,某个朝代的国号,其实也只不过是历史书中一个很普通的名称而已。因此,我们的家园,就是我们的一切。尽管在有些时候,可能会因现实的窘迫,对居住的家园产生忧怨,但是我们仍然会用双手去呵护它。
飞将巷历经风雨,肯定不会是西汉年间的那个样子了。即使是当年的样子,可能更为简陋。因为李广一生清廉,两袖清风,死后家无余财,想必没有太奢华的宅子。飞将巷原本就是一条普通的巷子,只能是一条民居小巷。飞将巷里居住的人家,就是平实的百姓,为了生计在奔波,为了生活富裕安宁而劳作。这不就是飞将军李广镇守边关所要捍卫的和平吗?军人最终的愿望不就是解甲归田吗?想到这一层,眼前所见的飞将巷,也就并不使人感到失望了,而且有了美好的感觉。曲径小巷人家,人们从容地出入,坦然地生活。巷口的千年古槐下,卖瓜子水果的老婆婆一脸仁爱。一家院子里伸出来的石榴树枝,叶子翠绿,有几颗石榴裂开了口,晶莹的石榴籽露在外面,好像天真的孩子在开心地笑。青瓦房顶炊烟袅袅,荡漾着生活的滋味。这难道不是百姓们祈求的平静日子吗?是的,一切都应该是这样的。多少代人捍卫、争斗、流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一切吗?
当然,人总是期望着更加美好的日子,因此,不甘寂寞,不甘平庸,不甘陈旧。所以,才会有不断的进步。但我们仍然无法割断历史,我们仍然会惦记“飞将军”李广。因了李广,就会追寻飞将巷,因了飞将巷,秦州古城更加具有魅力。同时,因了秦州历代人杰的激励,才使天水人杰层出不穷。我相信飞将巷里也是走出过许多人杰的。
在这座城市,我已经居住了20多年了。如今的飞将巷同我第一次见到的又有所不同,但旧时的样子还是有的,平和的气氖依旧。一群鸽子在上空盘旋,巷子里传出的流行音乐更加愉悦。几个青年从巷子里走出来,腰间别着呼机,有一个正握着手机打电话,神采飞扬,悠然自得。暖融融的阳光洒在巷子深处。
前些时候,听说西关要搞旧城改造,建伏羲城。我惦记着飞将巷,想再去看看它的现在,并想象一下它的未来。于是,就又想起在大学时第一次听到飞将巷的感受,想起那位家住飞将巷的同学,想起李广以及天水的历史。这使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再去看飞将巷了。我怕寻找,怕为这座城市失去历史而伤感。因为我看见一位喜爱艺术的朋友,已经把西关旧民宅房脊上拆下来的花纹精美的脊砖和一些筒形青瓦,收藏在他的小屋里。我知道新的飞将巷,已经在新一代天水人的心中,也会展现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