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所长 花平宁
空前绝后的东方艺术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佛教造像石窟之一,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馆”。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仅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四世纪到十九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
规模空前的原始社会遗址 大地湾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发现于1958年,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原始社会遗址的发现,将黄河中上游文明史上线推至8300年以前。其中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7800年的历史。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近9000件。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的房子,是一座有三开门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更为可贵的是,屋中还有以人或动物作图案的地画,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石窟走廊的石窟群 水帘洞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其中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其中拉稍寺又名大佛崖,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达四十余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为壁画,现存部分极其珍贵。千佛洞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俗称七佛沟,是位于拉稍寺西北约一公里处的天然岩洞,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水帘洞和显圣池为天然岩洞,崖面上绘有历代巨幅佛教壁画,殿、台、楼、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尤以菩萨楼最为高大华丽,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满挂楹联匾额,引人入胜。
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圣地 伏羲庙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公元1483年——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伏羲庙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
一代飞将魂归故里 李广墓
李广墓位于天水市城南石马坪。李广墓建于何时,史无记载。这座李广墓是衣冠冢墓,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墓前矗立清乾隆年间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元代建筑精品荟萃 兴国寺
秦安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倒塌,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安稳如磐,迄今完好。
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11.7米,进深两间三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正中部饰以琉璃兽面,上置一火珠,两侧置走兽。垂脊和戗脊上饰兽,戗脊上还置天王、狮、豹、马、狗等。
兴国寺般若殿,整体雄浑谐调,轮廓稳定秀美。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大殿上方悬明嘉靖时期胡缵宗书“般若”木匾,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
伏羲氏创制八卦之地 卦台山
卦台山位于天水市北30公里处的三阳川境内。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这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滩河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柱如笋,傍实中虚,如画太极,名为分心石。与画卦台隔河相望有龙马山,山上有龙马洞。相传伏羲为创文字,上观日月飞禽,俯察山石走兽。一日,他正在卦台山上凝思,忽见对面山洞里云雾滚滚,有一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与渭河中呈太极图形的分心石相映,不禁灵机触动,立即在卦台山上创画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符号,卦台山由此而得名。
现在,卦台山已成为秦州名胜,陇上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