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重开,百二关河归陇上;铜驼无恙,九天日月护西秦。”这是镶嵌在天水玉泉观玉皇阁门柱上的一副古联,它用精练的言词赞颂了天水风景清幽、山水秀丽和太平盛世的美境。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初称城北寺、崇宁寺、 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的玉泉,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 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的名句而得名。玉泉观依中梁山(古称 山,明代称天靖山)而建,坐北向南,巧构殿阁,是一组围绕玉皇阁而修成的古建筑群。寺内翠柏苍松、曲径幽道、花鲜柳长,以“玉泉仙洞”之美誉列入秦州八景之中,为天水游览胜地。
据州、县志记载,玉泉观始建于元。传说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梁志通西行至此,爱 山之风水,即筑庵修真,于公元1281年作诗题碑(碑存神仙洞北壁),后历代多次修复。1988年,天水市政府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复和扩建,逐渐形成规模,现山门、通仙桥、太阳庙、青龙殿、玉皇阁等倚山就势,错落有致。登玉泉观,先从庵沟马路西穿过廊厅,拾级而上,进入山门,山门座北朝南,四柱三门两房,古朴典雅。再折北越镜儿沟“通仙桥”,沿石级而上,过太阳庙、太阴庙、青龙殿,白虎殿,就可进入牌坊式的玉皇阁大门,阁东、西两边配以雷祖、三官殿,阁后最高层为三清宫,也叫老君殿,系重檐歇山顶元代建筑,内塑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像,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雕艺甚高。道院南庭,人称“草堂”,内藏《杜甫戴笠行吟图》。西面是苍颉宫,殿前六角攒尖顶小亭,下为玉泉,清澈甘冽。传说梁志通曾以泉水洗目疗疾,故名“明眼泉”。神仙洞西南,有一碑亭,书有李白、韦应物、王安石等人的诗句。这里古松盘错,浓荫遮蔽,盛夏之日,仍清爽宜人,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当地群众举行朝观会,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在游玉泉观时曾写下了“古今苍桑变,玉石故乡还;泉水向东流,观陇思江南”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