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五年栉风沐雨,五载同心筑梦。张家川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在“十四五”时期奏响了各民族同心、实干兴县的奋进乐章,发展底气更加充足。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第一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相继“落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牌匾加身,“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张家川烧烤”香飘大江南北,“张家川红花牛”品牌享誉四方,“乌龙头”品牌呈美味佳肴,公共预算更多投向民生,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让群众“住有所居”更“住有宜居”……
今展五年硕果,既是回望奋斗路,更是凝聚新动能。即日起,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推出【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勾勒张家川五年来的发展变迁,讲好张家川故事。敬请关注!

(鸟瞰大阳镇)
近日,走进张家川县大阳镇,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串联起错落民居,云台公园的草木间藏着人文韵味,中药材田里的农户忙着采收,养殖基地的牲畜长势喜人,天平高速上的车流奏响发展乐章,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大阳镇美丽乡村新变化)
美丽乡村焕新颜 人居环境提质效
“现在村里污水有了去处,出门就是小公园,住着比城里还舒心!”闫庄村村民望着整洁的巷道感慨道。近年来,大阳镇持续实施“一廊三流域”(即一廊为静天高速公路沿线,三流域为刘山至水滩、刘沟至阳沟、河李至下李)绿化美化工程。截至目前,栽植云杉、红叶李、柳树等树苗,打造以“药材小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静天高速沿线生态小节点,利用二级公路沿线护坡种植蔷薇、紫藤等攀爬植物。以“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为抓手,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冬青球、玉兰等观赏苗,新增庭院景观,为村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如今的大阳镇,处处彰显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蝶变。

(天平高速穿越大阳镇)
高速通车架枢纽 畅通发展“快车道”
天平高速的建成通车,为大阳镇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高速通了,药材运出去快了,客商进来也方便了!”种植户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高速路网不仅缩短了大阳镇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更让中药材、畜牧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加速走向广阔市场,为产业发展铺就了“快车道”。

(大阳镇龙头企业圣慈药业厂区)

(大阳镇中药材连片种植)
药材飘香兴产业 全链发展促增收
作为名副其实的“药材小镇”,大阳镇的药香正越飘越远。镇里立足土壤与气候优势,规模化种植黄芪、党参、半夏等中药材,形成中药材连片种植区的格局,辐射带动镇内农户参与。在甘肃天水圣慈药业的带动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生根,投资建成的中药饮片生产线带动镇内合作社、农户增收,为闲余村民提供务工岗位。从田间种植到精深加工,中药材已成为大阳镇的“富民大产业”。

(张家川红花牛养殖)

(大阳镇林麝养殖)
科技赋能养殖业 特色养殖闯新路
农业科技的注入,让大阳镇的畜牧养殖产业焕发新生机。张家川红花牛因品种优良、肉质鲜美备受市场青睐,在大阳镇内的各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饲料补贴、设施扶持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镇里的畜牧专干化身“技术管家”,手把手指导养殖户做好疫病防控与饲料调配,推动张家川红花牛存栏量,培育起规模合作社和个体养殖户。更有特色养殖多点开花,南山村的林麝养殖基地盘活荒沟资源,林麝收益让农民们鼓起了钱袋子。

(大阳镇玉露香梨种植基地)
从环境蝶变到产业崛起,从交通突破到科技赋能,“十四五”以来,张家川大阳镇正以多元发力的态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幸福答卷。

(大阳镇蓝莓种植基地)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