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家川县20.4万亩小麦陆续成熟,收割工作正由西向东有序展开。

在梁山镇岳山村的小麦良种种植基地,一株株地膜小麦微风拂过,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摇曳生辉,麦香四溢。一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脱粒后的麦粒源源不断地从收割机中倾泻而出,装满了一旁等候的运输车辆。

“我们合作社种了560亩冬小麦,其中沟垄全覆膜小麦180亩,从今年的干旱情况来看,覆膜小麦比普通播种的小麦要好一点。在今年比较干旱的情况下,收成还算比较可以。种植的小麦品种有兰大211、中粮44、兰天37,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兰大211和中粮44,兰大211今年亩产有700多斤,基本上都好着呢。”梁山镇永锋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永锋介绍说。

在合作社的晾晒棚里,工人们正忙着晾晒小麦良种。一粒粒小麦种经过粮食精选机的筛选、除杂后,饱满的麦粒铺展在场地中,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泽,工人们不时翻动着麦堆,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充分接受阳光的晾晒,为后续的存储、出售、播种做好准备。

近年来,梁山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岳山村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投资230万元,建设了烘干房、种子仓库、农作物晾晒场,还配备了包衣机、种子精选机等一系列设备,为农民丰收和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确保“三夏”生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专班,全力做好小麦收割机跨区机收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各类农业机械260台(套)投入生产,还积极推进秸秆打捆综合利用,严格落实国家小麦收购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第六年来张家川的重庆籍跨区作业机手邓先均说,张家川人很热情很朴实,在这干活很安心。我的收割机到张家川已经一个星期了,收散户的一天大概能收割20多亩,收合作社的一天下来能收50~60亩,预计还在张家川待一个多星期,收完小麦就回重庆收水稻。

“今年咱们县种植冬小麦20.4万亩,三夏机收时节我们成立了跨区作业机收服务队,设立机收接待点1处,调配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有260台套左右,机械收割率达92%。”县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站站长马世堂介绍说。

目前,张家川县正按照“由西向东、梯次推进”的原则科学调度,在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机械投入作业的同时,开通农机服务热线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保证农民颗粒归仓。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