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张家川县抗旱保粮工作已进入决胜关键期。作为小麦田间管理的核心技术,“一喷三防”凭借其“一剂多效”的优势,既能精准防控病虫害,又能抵御干旱、干热风等灾害威胁,是守护夏粮丰收的“硬核利器”。为推动技术措施落地见效,5月21日,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在梁山镇岳山村召开2025年小麦“一喷三防”暨抗旱稳产现场会,以技术赋能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全力夺取夏粮丰收主动权。

“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将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科学复配,通过一次性喷施,可同步实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防倒伏的多重目标,有效促进小麦增粒增重,为稳产增产筑牢基础。”县植保站站长海涛介绍说。

技术指导:抗旱与病虫害防治并重
现场会上,县植保站农技人员不仅通报了全县小麦病虫害发生现状,还特别强调了干旱环境下病虫害的特殊防治要点。专业技术人员在讲解“一喷三防”技术时,着重提到干旱会使小麦生长受抑、抗性降低,药剂选择上要兼顾抗旱调节与病虫害防治,如选用含氨基酸水溶肥等成分的药剂,既能增强小麦抗旱能力,又能防治病虫害;在喷施时间上,避开高温时段,减少药剂蒸发,提高利用率,确保在抗旱同时有效防控病虫害。

无人机演示:科技助力抗旱与防治效率提升
现场进行的大型施药植保无人机喷药演示,在抗旱与病虫害防治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在干旱地区,人工喷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无人机可快速、均匀地对大面积麦田进行药剂喷洒,减少人工操作在干旱高温环境下的体力消耗和作业难度。它能精准控制药剂用量,避免浪费,提高水资源和药剂利用效率,助力抗旱与“一喷三防”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农户们还在现场利用电动喷雾器实施田间防治作业,进一步熟悉操作流程。

宣传资料:传递抗旱保粮知识
为了让农户们更好地掌握“一喷三防”技术,现场会还向群众发放了小麦“一喷三防”明白单及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等宣传资料。这些资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涵盖了“一喷三防”的各个方面,为农户们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

统防统治:规模化应对干旱与病虫害挑战
今年,张家川县统筹推进15个乡镇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累计实施面积达20万亩,发放农药10.8吨。其中,重点打造5个“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示范点,核心示范区面积突破1万亩。县植保站通过委托专业机防队,采用无人机集群作业方式,实现精准高效飞防。
面对持续旱情,各示范点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优势,科学规划作业时段,动态调整药剂配比,既有效防控病虫害,又增强小麦抗逆性。通过规模化统防统治与智能化水肥药一体化管理,不仅降低了干旱和病虫害带来的产量损失,还实现水资源与药剂利用率双提升,为全县小麦防灾减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板,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一喷三防”现场会,是张家川县在抗旱保粮道路上的关键举措。通过技术指导、科技应用、知识普及和统防统治,为应对干旱、保障小麦丰收筑牢基础。下一步,张家川县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优化抗旱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夏粮稳产增产,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