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围绕旱作区冬小麦产业全链条升级,持续探索与创新实践智慧农业技术,为推动全县旱作区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开辟了一条“科技赋能+精准管控+节本增效”的新发展路径。

张家川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雨养农业区,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干旱严重制约小麦产量。近年来,在省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持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多个项目,成功搭建起1个县级智慧农业“阳光智慧云平台”,建成3个土壤墒情监测站与N个手机终端智能设备,开展“田头课堂”和远程问诊,打通农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智慧农业发展筑牢根基。

试点工作中,创新技术与机制双轮驱动。在技术层面,构建智慧监测网络,3座土壤墒情监测站自动采集12项土壤及环境参数,结合远程摄像头实现苗情动态监测;推广无人机植保作业,完成核心区7500亩“一喷三防”。在机制层面,形成政企研农“四方协作”模式,县政府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撑良种繁育工作,持续开展抓点示范,打造1个万亩片,4个千亩方,3个百亩点;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行“保底收益+增产分红”订单农业,激活农户参与热情。
未来,张家川县将围绕“一核心两流域三道梁”冬小麦布局,不断扩大智能墒情监测覆盖面,持续深化智慧农机应用,为全省旱作区农业现代化贡献可推广、可复制的“旱作样板”张家川模式。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