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进张家川镇刘家村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一幅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田间地头,农户们正抢抓农时,有条不紊地进行马铃薯原种的播种工作,为今年的丰收奠定基础。
马铃薯种子储藏室里,工人将分拣好的种子按芽眼切成大小均匀的薯块,随即均匀拌上防病防虫的专用药剂。播种现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的熟练地将马铃薯原种放入播种机,有的则驾驶着机器在田垄间穿梭,一垄垄土地被精准地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出苗率,基地还专门邀请了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从种薯挑选、播种深度到行距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据了解,张家川县脱毒马铃薯基础种薯生产基地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脱毒马铃薯种苗生产组培楼、光照室、连栋温室、原原种贮藏冷链恒温室、马铃薯种薯贮藏库、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日光温室和网室,以及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原种生产基地。

基地负责人张小平介绍说,“下周开始,我们就开始移栽原原种种苗。5月中上旬,我们的组培楼配套各种仪器设备后将全面投用,我们就可以开始培育马铃薯原原种种苗,组培楼投用后将形成‘脱毒苗—原原种—原种—商品薯’的全链条生产体系。”
近年来,张家川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马铃薯原种培育上下功夫,形成了从脱毒马铃薯种苗、马铃薯原原种培育,到马铃薯原种推广大田种植的产业培育链条。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不仅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乡村致富,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今年,张家川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稳定在13万亩以上,全县栽植马铃薯脱毒苗800多万苗、种植原原种1700万粒、原种6000多吨。为了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积极推广良法良种,引进抗病性强、薯型好、单产高新品种,并采用起垄覆膜垄上微沟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不断提升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从科技育种到政策护航,从田间管理到产业延伸,张家川镇正以马铃薯原原种为核心,书写着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画卷。

随着马铃薯原种播种工作的顺利推进,张家川镇的田野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一颗颗小小的种薯,承载着农户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小种子”将继续释放“大能量”,让“小洋芋”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