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牛”作为张家川县2025年新打造的地标品牌,通过加强良种繁育引进,将肉牛养殖不断做大做强,正让全县的牛产业“牛”劲十足,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力。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刘堡镇赵湾村的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此起彼伏的牛叫声犹如一曲动听的乡村致富交响曲,寻曲而进,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养殖场地和一头头毛色鲜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或悠闲咀嚼草料,或自在踱步,工人们忙着添草喂牛,在合作社饲草储存区内,成捆的饲草和饲料整齐码放,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美好图景。

“我坚持养殖已经9年多了,品种多以红花牛为主,今年存栏85头基础母牛,产了30多头牛犊,在去年的我县红花牛大赛中,我养殖的红花牛还获了二等奖,我对今年的养殖更有信心,打算再养几头红花牛,多种些饲草玉米。”刘堡镇赵湾村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郑全虎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沿着乡村小路来到赵湾村养殖示范户郑彦丰家中,只见牛棚里10多头红花牛正悠闲的吃草,郑彦丰父亲忙前忙后照料着牛群。说起养牛的经验,他信心十足地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好,扶持力度也很大,当前牛价已上升,也就是说我们养牛人的春天来了,今年我很有信心把牛养好,带动我村的养牛户越来越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张家川县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和品种改良,逐步形成以张家川红花牛为特色的肉牛产业体系。而刘堡镇赵湾村富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示范户正是这一产业发展壮大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刘堡镇目前牛存栏量3644头,其中红花牛饲养1711头。今年计划创建红花牛养殖示范村1个、养殖示范场1个、养殖示范户10户,力争全镇红花牛存栏量突破2000头。
刘堡镇副镇长党兵兵表示,刘堡镇一直坚持种养结合,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今年从肉牛的选育、繁育、育肥和饲料配方、在冻配改良、配方日粮、科学管理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发挥全镇饲草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张家川红花牛”产业规模,让刘堡镇的牛产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