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张家川县:深耕沃野绘新卷 筑梦田园谱华章(图)
(2025/1/20 12:53:50)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为我们做好农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4年,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打造民族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积极开展感党恩宣传教育工作,深挖发展潜力,做强富民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

  抓主抓重,千方百计提单产增动能。

  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张家川县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紧扣沃土、农技、种子、植保、农机五大增粮措施,在全县打造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示范基地,大力扶持和培育果树及蔬菜种植,以标准化、机械化的成熟配套技术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以更好的产出和效益筑牢粮食安全之本。

  2024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20.4万亩,打造以梁山镇岳山流域和胡川镇祁沟流域等为代表的8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2万亩,主要品种为兰大211、中梁44、兰天39、天选54、兰天26、陇鉴系等,在小麦种植上逐步实现从普通种植到良种繁育的转变。

  2024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3万亩,县种子管理站依托衔接资金和马铃薯单产提升等项目,着力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在刘堡镇东梁打造万亩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以陇薯、青薯等品种为主,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361人实现就业。在龙山镇冷链物流园区建成马铃薯淀粉加工生产线,实现年产5万吨淀粉、3千吨粉条,有效带动周边群众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延长马铃薯产业链,增加马铃薯“附加值”。

  2024年全县种植果树、蔬菜10万亩,建成4个苹果基地,2个樱桃基地,6个蔬菜基地,在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支持与帮助,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果业方面迎来里程碑式丰收年,3.62万亩苹果喜获丰收,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嘉兴市场,果业种植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

  2024年,张家川县创建粮食作物示范点22个,引进新品种63个,推广新技术21项,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2.79万亩,粮食总产预计14.91万吨,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做实做细,全力以赴落政策健体系。

  张家川县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完成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2.2万亩,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高标准农田的优良基础上实现了稳产增收。群众更是盼着“土地流转”这个党的好政策,大家热情高涨,一致认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改善了种地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是一件群众生活中的好事、喜事,要积极支持国家和党的政策。

 

  大力推广运用“六个一批”整治模式,开展撂荒地排摸与整治工作,实现动态清零。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和土地流出整改,守牢了70万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大批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涉及农户6.3万户,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补贴各类农机具479台,受益农户(合作社)312户,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024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4.12万亩次、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25.82万亩、无公害农药使用面积达到35.2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98%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61%,科学的田间管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和优质。

  2024年完成农业保险20个品种,理赔872起次,受益农户4361人次。在全市率先印发实施《张家川县果树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方案》,完成试点面积1000亩,有效推进农业保险由成本保险向收益保险转变,完善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量质并重,扮靓和美乡村建设底色。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张家川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先行、高位推动、示范引领、因地制宜,对标“村庄美、庭院净、设施全、产业旺、乡风淳、治理好、服务优、百姓富、集体强”,加快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2024年,全县累计创建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镇1个、示范村24个,县级示范村52个,东西协作帮扶示范村4个。常态化开展“清洁乡村净美家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督促乡镇以“五清两改一机制”和村庄绿化为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村庄清洁活动,达到“八不八保”的目标。

  张家川镇阳上新农村新址离县城不远,站在村口便能远眺县城全景,进入村庄,水泥硬化路平整宽阔,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明亮干净,走到村巷口便能闻见阵阵花香,一走进去便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花团锦簇的蔷薇花、月季花等季节性花卉,在盛夏时节肆意开放,颇有一番“小院蔷薇开,清风徐徐来”的美意。

  村民刘义华原来住在山顶上,交通极为不便,搬进新农村四方四正的小院儿,他和老伴儿的幸福生活指数节节升高,过得十分安逸自在,他说:“我要衷心地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平房,院子和路面全部是水泥化。原来我们的电线功率小,每天都有断电的时刻,现在我们都是高杆大线,而且每个巷道都种植了花朵,现在一出门给人的心情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我们感觉到很幸福。”

  远谋近施,全力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布局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把特色产业培育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特别是围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产业引良种,重育苗,强管理,抓园区,增效益,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助力农业发展乘上现代化快车。

  全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赋能行动”,坚持扩量增群,延链强链,种养结合,融合发展,择优选取现有园区和基地10个进行扩容提升,积极打造种植产业基地6个。坐落于刘堡镇的中部蔬菜产业园区,是县域内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现有79个功能各异的果蔬大棚。

  特色产业扎实推进,2024年完成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林果等特色种植产业34万亩,饲草种植15万亩,食用菌产业稳步推进,经历了刘堡镇羊肚菌的试种成功后,如今在恭门镇、胡川镇,以羊肚菌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在张家川县的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农业强,升级换代日日新;农村美,和美进步月月好;农民富,稳步增收年年旺。放眼望去,在张家川县这片沃野之上,一项项特色产业正在茁壮成长,一座座村庄正在展开美丽画卷,一张张笑脸正在诉说幸福巨变……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办年货,送油饼!天水年货节(天水 袁丫丫携三位徒弟邀请大家看大戏 天水在线视频 | 五菱星光S 以先锋 不是哈尔滨去不起,而是天水花舞 天水红樱桃果蔬批发市场欢迎大家 天水在线向2025年元旦打卡天水麻 天水文旅向打卡天水伏羲庙的2025 天水文旅向打卡天水麻辣烫的2025 天水在线视频 | 《狼牙花盛开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