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张家川县马关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产业发展遍地开花,肉牛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牛”动力。
走进石川村的禾牧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阵阵的“哞哞”声不时传来,宽敞整洁的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惬意地吃着草料,仿佛在诉说着乡村致富的美好希望。

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集种养殖于一体,目前现牛存栏达700余头,养殖的肉牛品种为“红花牛”,今年9月又进购基础母牛400头,预计2025年开春达到1000头的养殖规模。公司种植饲料玉米1600多亩,还计划向周边群众收购约2000亩饲料玉米。今年预计收贮青贮饲料2.2万吨左右,为今年后半年至明年的牛草料做好储备,在带动群众发展饲草料种植的同时,公司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十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近年来,马关镇紧扣“资源、资产、产业”三要素,依托产业发展定位,合理规划种植饲料玉米,为全镇牛羊养殖提供优质饲料保障,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新模式,全力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延链补链,才能培育壮大产业“新体系”。马关镇以饲草种植为支撑,把肉牛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不断壮大牛羊产业集群。
“围绕种养结合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今年,我镇盘活土地,种植饲料玉米10170亩,着力构建与牛羊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饲草供应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镇牛存栏达到7143头,羊存栏达到9696只。”马关镇党委副书记李京平介绍道。

政策扶持是肉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资金补贴、技术培训、贷款贴息等。这些政策犹如春风拂面,让养殖户们信心倍增。许多农民纷纷加入到肉牛养殖的行列中来,一个个小型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大发展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旭升满心欢喜地说:“赶上了好政策,今年我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各种奖补政策支持我们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今年我们种了1600亩的饲草玉米,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政府除了对产犊基础母牛每头补贴1000元外,还有每亩200元的饲料玉米种植补贴和每吨50元的青贮饲草补贴,这对于我们养殖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政策扶持如春风般温暖,成为肉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让养殖户信心满满。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养殖户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肉牛养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马关镇的肉牛养殖产业只是张家川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全县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乡镇正积极投身于特色产业的发展中。以肉牛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正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张家川县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