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召开引起了热烈反响。为全面准确、系统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即日起,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栏目,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通过全媒体采访、“改革新实践——党组织书记访谈”、“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等专题,围绕落实全会精神谈认识、谈举措、谈实践、话发展,以微镜头折射大背景,全面展现人民群众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化,持续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把进一步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张家川实践的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张家川县把农业种业发展作为农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张家川县梁山镇岳山村良种制种基地,机器轰鸣,制种基地正开足马力加工生产,经过包衣、晾晒、烘干、装袋等一道道工序,一袋袋封装好的优质小麦种子即将送往各个种植基地和农民手中。

“为保证种子供应,从今年夏粮收割结束后,我们制种基地就及时组织工人加紧生产,积极做好种子储备,为秋后冬小麦播种打下坚实基础。”梁山镇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良种制种基地负责人张彦峰说道,“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保障种子质量仍然是生产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良种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在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制种基地严格把控种子质量,认真做好每一批种子扦样抽检,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确保种植户用种安全。至目前,我们制种基地已为陇南徽县兴达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订单生产小麦良种30万斤,为张家川县及周边地区种植户生产小麦良种20多万斤。”

近年来,张家川县梁山镇立足镇情实际,着重发展“万亩高山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集中示范种植“兰大211”冬小麦良种5000亩、“中梁44号”冬小麦良种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冬小麦良种1880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提升种业竞争力,今年梁山镇立足产业发展需要,实施了岳山村高山小麦良种制种基地项目,基地总投资230万元,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包括50吨农作物烘干房一座、1000㎡种子仓库一座、2100㎡农作物晾晒场一座,配备包衣机1套、种子精选机1套、自动逢包机1套、输送带1套、叉车1套、400KVa变压器1套。基地生产的“兰大211”和“中梁44号”等冬小麦品种,在张家川县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该制种基地的建成不仅有效提升了张家川县高山小麦育繁推一体化能力,走出一条冬小麦生产从每斤1.3元的口粮种植到每斤2元左右销售的良种繁育的成功之路。同时,梁山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新品种繁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县现代种业发展水平。

梁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金者表示:“张家川县梁山镇岳山村良种制种基地可补齐全镇小麦良种繁育过程中种子晾晒、精选、包装中的短板,走出一条冬小麦生产良种繁育的成功之路。下一步,梁山镇将持续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聚焦良种制种基地服务、保障、机制等要素,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企业+效益分红’的运营模式,预计年收购加工小麦籽种1500吨,年产值达到600万元,辐射带动梁山、马关2镇13村4个合作社、800余户小麦种植户稳定增收。”

目前,该制种基地已生产加工冬小麦种子50多万斤,预计今年总供种量将达到70多万斤。这些订单种子将及时送往张家川县及周边地区,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