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遗址西梁山,不见当年征战郎,马谡街亭久流传,谁懂诸葛蹒跚泪。如今的龙山镇西梁子山,山杏满枝,郁郁葱葱,时有微雨润绿枝,邀三五好友凉亭坐,闲谈笑忆青春趣,不知几何?叽叽喳喳雀子飞,透过树影找往昔,古人指点江山的身影已远去,留下的断山承载着时间的记忆。


年少的西梁山,是聚会、游玩最好的去处。春天,满山头的杏花热烈的开着,迎接八方游客。夏天,大小不均的杏子压弯了枝头,走几公里路到山顶,就为咬一口酸杏,感受唇齿爆酸之爽。秋天,顺手摘几颗核头,青涩的果皮糙红了手,丰收就在眼前。冬天就更好玩了,找个稍陡且安全的小坡,顺势滑下去,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回荡在整个西梁山。

那时的西梁子山,还没有硬化路,通往山上的小路被来往的人们踩的发白,遇到雨水多的季节,溅起的泥巴在裤腿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走累了,盘腿坐在树荫下,那也是清凉舒适,最难忘的无疑是晚上的夜景,月光温柔的怀揽大地,风儿沙沙的唱着摇篮曲,躺在绿草间的小人儿,放空身心,静静地,就这么静静的躺着。

那时的西梁子山,犹如刚睡醒的少年,懵懂又叛逆,站在山顶俯瞰整个龙山镇,地标性的建筑很少,规模化种养殖还不明显,但是,对于今后的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近年来,龙山镇党委、政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相衔接,打造“关陇古道、街亭古镇”,激发发展活力,让生态林、经济林成为龙山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持久动力。

龙山镇党委副书记窦彦君说道,按照统一谋划、分步实施,规划总面积约2231亩的西梁山生态旅游产业示范园,坚持“五统一、四结合”的做法和“一分栽、九分管”的原则,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确保苗木一年成活、二年见效、三年成林,共计绿化700余亩,栽植行道树18公里,栽植云杉,油松,香花槐等景观树约11.7万株。

现在的西梁子山,古堡已被保护,凉亭内外,皆是风景。4米左右的硬化路直通山顶,来来往往的游客说说笑笑,每周固定一天,龙山镇的全体干部集中打扫卫生,所有人都在努力打造美丽干净的西梁子山。

杏黄之时,邀您相约龙山镇西梁子山,赏层林争绿、漫山碧透,目之所及皆是发展和变化。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