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张家川县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充分用好“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平台,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切实把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群众实实在在排忧解难,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小切口 解决大民生:老旧“三无”小区实现物业进驻,综合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让老百姓住得舒心
近两年来,张家川县诸多老旧小区都换上“新装”,从外部的墙体翻新到内部的暖气分户改造,再到进驻物业增加服务职能,逐步实现老旧“三无”小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据张家川镇党委副书记晋波涛介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持续推动下,张家川镇着眼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强融合、破难点、提效能的工作思路,以开展“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居民小区服务水平。张家川镇总结工作方法经验:一是“先访后进”顺民意。积极联合住建、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逐户征询“三无”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全面掌握群众意愿诉求,为物业顺利进驻奠定基础。二是“先尝后买”解民忧。紧盯年度物业进驻目标任务,灵活掌握政策,逐个小区、逐个群体分析研判,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政府补助、群众试用方式,满足群众需求,保证物业正常运转,逐步破解收费难问题,坚持“以大带小”,阶梯化推进老旧“三无”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先易后难”暖民心。充分借助“大党委”联席会、业主“恳谈会”“群众说事干部解题”等活动载体,全面了解各方关于居民小区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及时更新“三单一账”,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打造和谐宜居的新居民小区。

最近刚改造好的饮食公司家属楼小区大院里整洁如新,张家川镇中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敏正在小区里和群众交谈,针对还未完善的细节问题倾听群众意见。院内住户张建平对记者说:“老旧小区改造是真正的实事、好事,我们小区改造后加了门禁,安全有了保障,垃圾清理有了专业的物业公司来打理,环境整洁了不少,我们住户心里也敞亮了许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张家川镇5个社区104个居民小区已全部进驻物业,实现物业进驻全覆盖。
强化党建引领 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筑牢产业根基,让党和政府的关怀贴近百姓——办好“务工”和“分红”两件大事
2021年底起,恭门镇毛磨村党支部通过入户走访,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依托“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平台反复讨论研究,认真回应群众最关心、呼声最高的务工分红问题,按照本村实际情况,根据本村项目谋划以及县级提升村建设规划,最终通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菌业基地的场地兑换工作,和村民置换麦场共11亩,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10座,主要种植黑木耳、平菇、灵芝,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马关镇上豆村是全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村,中药材、花椒、红葱、畜牧养殖等产业实实在在干出了喜人成绩,今年全村的产业布局更是发生了大变化,“亿亩田药业”中药材种植农场的成立为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村党支部书记豆福太说:“目前我们村每天起码有50人在亿亩田工作,工资日结,厂里头包午饭,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大伙儿是实实在在地开心!”上豆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为抓手,立足村情实际,针对全村产业发展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匮乏等问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集体说、分散说、个别说等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话短板”,共开展“说事解题”活动45场次,实现说事解题群众参与全覆盖。

“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能通过村集体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一个常年务工的地方,不论年终分红多与少,重要的是这是党和政府的关怀。”上豆村村民豆永福说道。

群众说了就要办,办了就要办好。张家川县各产业重镇及村落将群众呼声最高的集体经济增长放在首位,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上豆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42万元,为2500余名群众分红5万元,毛磨村计划通过菌业项目的实施力争2024年村集体经济达到25万元。
夯实乡村治理 共建美丽家园:公园建到家门口,乡村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事关民生福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川县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新时代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由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清五查”行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深走实。

“水渠河道脏又臭”“房前屋后有垃圾”“生活垃圾拉运填埋”……这是“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中群众反映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的需求之迫切、愿望之强烈。

今年以来,刘堡镇丰银村通过“主题党日+党群说事会”制度,积极搭建党员群众说事、议事、评事平台,共开展“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11次,聚焦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精准回应并解决了15件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其中:建设步道1500米、改造入村道路660米、新修河堤600米,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同时,新栽杏树、桃树5000株,绿化面山30亩。丰银村党支部书记马瑞琪说:“我们计划于2024年5月完成前梁组800米道路硬化问题和冲毁河堤20米修复工作,村庄干净,村民笑口常开,我们作为党员干部也就放心了。”自开展“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以来,恭门镇毛磨村充分吸纳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治闲置柴草场4处,利用整合出来的土地建成小型广场1处、篮球场1处,为老百姓提供了茶余饭后的休闲、健身场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张家川县各乡镇探索建立人居环境“分段负责、包干到人”机制,确保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人居环境切实得到改善。
张家川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时刻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首位,借助“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平台,让老百姓的心里话有地儿说、心里事能实现,让党员干部用心倾听、用情实干,以为民办实事的“温度”,不断拓宽主题教育的“深度”。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