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张家川: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图)
(2022/12/23 10:19:33)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张家川县深入挖掘县域内关山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旅产品,让文化“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制定了《张家川县建设文旅农康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圪垯川遗址、马家塬遗址、张家川“花儿”、关陇古道、关山草原、云凤山森林公园等文旅品牌,关山大景区(秦家塬景区)开发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平安草原景区旅游开发项目运行良好。成功创建马关镇新义村、恭门镇天河村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支持发展田园综合体1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6家,新建星级农家乐4家,培育发展文旅农康融合新业态3家。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6处,四星级宾馆1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15家,规模化农家乐18家,文旅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2家,文旅农康融合新业态5家。2022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旅游收入 4.6亿元。

  文化惠民润民心。2022年,博物馆共接待各类参观者5.8万余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2.5万余人次。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录播了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主题书画作品网络微展,共展出书画作品百余幅。组织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文化乡村行”、“文化进万家·欢乐下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惠民演出20余场次。结合“中国旅游日”、“5·18国际博物馆日”、“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宣传展示活动10余期。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90场,累计观众达2.2万人次。组织开展以文抗“疫” 我们在行动书画展、线上服务“不打烊”、丰富群众“宅”生活等线上声乐、舞蹈、书画、非遗惠民活动30余期。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资源优势和社会教育功能,组织举办“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仓专题展览,参观人数达12000余人次。线上线下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教育系列活动30余期,开展精品文物图片展“六进”活动20余场次。先后组织举办了以4.23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2项。开展了以“讲甘肃故事 诵时代华章”为主题的第二届“玫瑰书香”线上经典诵读活动暨“陇右寻珍”2022年第一期阅读推广活动,我县选送的5件作品获奖。举办了以“追忆峥嵘岁月·品读红色经典”为主题的第五届“书香张家川”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举办了“快乐童年·粽享阅读”、“文化溯源·品味端午记忆”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清凉一夏·相约关山”为主题的2022年关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举办了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火土之艺、陶风瓷韵等系列专题展、廉洁文化精品历史剧《谢瑶环》文艺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受众人数达2.8万余人次。

  弘扬传承,遗产保护不断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花儿保护传承条例》,积极组织开展张家川“花儿”省级传承人考核、申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设立了张家川花儿传习所,成立了张家川县花儿艺术协会,在张川镇中学、马鹿中学、付川小学、长宁小学等地建立了花儿传承保护基地,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花儿传承保护机构及专兼职队伍网络。2022年,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又授予县文旅局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条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巧手·非遗”“舌尖·非遗”“文创·非遗”“康养·非遗”“服饰·非遗”五个类别为主题,组织非遗项目“张家川花儿”、“十三花”等参加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线下产品展销、2022年“千山万水 就爱天水——天水市非遗购物节”等展示展演活动,销售额3万余元。特别是今年9月份,县人大常委会邀请新华社及省市媒体深入我县,就张家川“花儿”立法保护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对扩大张家川“花儿”对外影响力,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县有省级、市级、县级和官方未公布的花儿传承人共267人。其中:县级传承人共44人,市级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2人。已故国家级传承人1人,现正在重新申报中。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县政府与15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2022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按照文物属地管理的原则,靠实乡镇、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文物安全工作格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马家塬遗址和河峪摩崖石刻安防项目基本完成。圪垯川遗址入围2021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考古发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马家塬遗址M3展示棚提升项目已经国家和省级批复。马家塬遗址和东汉河峪摩崖石刻安防项目有序推进。文创产品研发成效显著。积极组织参加天水市“博通杯”文创大赛,我县选送的2件作品荣获优秀奖。

  2022年,全县体育工作坚持以“体育惠民、普惠均衡”为主线,以“全民健身”为引领,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体育强省的实施意见》号)要求,制定出台《张家川县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张家川县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现已正式印发实施,为我县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组织举办了以 “喜迎二十大·舞动新阿阳”张家川县第四届广场舞大赛、“喜迎二十大·欢度中秋节”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组队参加了天水市“奔跑吧·少年”乒乓球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全县15个乡镇255个行政村及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普查登记工作,为“十四五”时期科学配置设施、优化资源利用、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依据。

  2022年,总投资5600万元的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文化展览馆项目和张家川县图书馆迁建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8233万元的关山大景区(秦家塬景区)开发一期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总投资1700万元的平安草原风景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运营。投资328万元,实施马家塬遗址和东汉河峪摩崖石刻安防工程,计划年内建设完成。投资70万元,完成了园树梁、新义梁、小岭子梁3个广播电视转播台和县级播控中心广播电视设施设备更新。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金属器文物保护、书画修复项目通过省文物局结项验收。投资63.5万元,实施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18家;投资37万元,建成笼式足球场1个;投资80万元,建设多功能运动场2处;完成2022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健身路径设备安装12家,价值24万元。同时,加快推进关山大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目前,我县已与公航旅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事宜细节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今年以来,全国及周边市县(区)以及我县先后发生疫情,为防止新冠疫情通过全县文旅行业传播,我县3次紧急关停全县文化旅游体育等场所,取消了各类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关停期间,不间断开展执法巡查检查,全面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近期,按照国家疫情防控“二十条”和“新十条”有关精神,在科学分析综合研判基础上,全县文化娱乐市场、体育场馆和景区景点已全部恢复开放,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一步强化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制定下发了《张家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22年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分管领导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先后组织全县文旅经营各单位(企业)负责人召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6次,与各经营单位签订了《张家川县2022年度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靠实了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知识培训2期,开展应急演练4次。组织文旅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新安法知识答题活动,参与人数达150余人,有效提升了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组织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360余人(次),检查行业单位120余(次),排查问题隐患12条,已全部整改到位。

  对网吧、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影院、景区景点、文物等行业领域的监管,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紧盯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国庆等节假日,持续开展“雷霆行动·2022”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合理的低价游、养老诈骗、房屋建筑、燃气危化品安全等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无证照经营场所、“黑车”、“黄牛”、“假导”的整治工作,有效保障我县现有12家娱乐场所、3家网吧、1家影院、1家星级酒店、27家体育健身场馆、6个A级景区均合法规范有序经营。截至目前,共出动文化执法人员230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20余家次。

  加大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力度,加强对“村村通、户户通”、应急广播的监督管理,全力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圆满完成了“两节”、“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播出与传输工作。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 | “鱼”跃大沟里 天水在线视频|“蜂”起大沟里 秦安县委书记周济宣布:秦安县20 天水在线带你穿越春夏秋冬,揭开 天水在线视频|“千山万水 就爱天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人的乡愁是一 天水在线视频 | 快板《党的二十大 天水在线视频|2022年天水“黄金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举办特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