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一大早,张家川县川王镇铁洼村2组村民马玉忠与邻居海智荣骑着新买的福田三轮电瓶车,行驶在新硬化的村道上,他们准备去龙山镇购买化肥。

“过去,这条路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遇上下雨,容易摔跤。”海智荣说,这条村道是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多亏政府为咱们老百姓办了这一件好事实事,硬化了的水泥路,走起来就是舒服。”村民马者不说。
这条新硬化好的道路从川王至铁洼,本路段全长3.6 km,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途径阳山、下铁洼2个自然村,该路段的建成将惠及群众240户1140人的出行问题。

“这条路以前一下大雨,路面的石子被雨水冲得凹凸不平,群众出行非常不便。”该村党支部书记马锦说,为解决该村2、3组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2020年7月中旬,村上向上级部门积极汇报衔接,最终获批后,当年10月初启动道路硬化工程,并于今年1月10日完工,2月初投入使用。

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主任杜真清介绍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关于村组道路建设要向人口较多的自然村组倾斜的文件精神。2020年至2021年我县建设自然村组道路101条217公里,总投资1.4亿元,解决了全县162个自然村的群众出行难题,直接受益人口10万余人。其中,2020年建设村组道路53公里,2021年建设村组道路第一批81公里,第二批83.46公里。今年计划建设通村道路30条75公里,基本上解决全县自然村群众出行问题,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截至今年年底,全县962个自然村全都通上水泥路。

“要致富,先修路”,海智荣乐呵呵地说:“路硬化好了,运输农副产品很便利。”长期以来,交通不便,是制约张家川县乡村发展的短板,随着国家、省市对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县交通落后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近几年来,张家川县通过路网改善工程、“畅返不畅”整治工程、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项目的实施,大力改善县域路网结构升级达标和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已通畅乡镇、建制村路况质量,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群众通行条件,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了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张家川县人民创造出满意的出行条件。

在孔韩公路粱山段,张家川县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汪志文说,“近几年自然村组项目实施后,我县926个自然村中919个通了硬化路,通硬化路率达到了99.2% 。铁洼村是其中之一。咱们目前所在的道路是孔韩公路,该路全长21.6公里,是张家川县通往庄浪的主干道,这条公路是2017年省上下达的提升改造项目,投资7900万元,路线全长21.6公里,我们按照省级农村四好公路的模式进行了提升改造。目前,这条路涉及16个行政村,收益群众8万多人。这些路的实施提升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公路建设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畅通了乡村“血脉”,催生了乡村面貌“蝶变”,吹响了乡村振兴“号角”。随着一条条硬化道路的畅通,从村部辐射至各自然村的水泥路呈放射状向四面八方延伸而去。通组路通户路就像一张蜘蛛网,织就了村民出行方便快捷,生活幸福安康的蓝图。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