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张家川县马关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近日,在马关镇新义村的一处撂荒地复耕现场,大型旋耕机来回穿梭,不远处一些农户正在忙着整治田坎、清除田边杂物,一派忙碌景象。以往被杂草覆盖的土地,不多时就变成了飘着泥土气息的良田。

正在田间组织村民进行撂荒地旋耕作业的新义村党支部书记马国斌告诉记者:“我们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缺乏劳力导致部分耕地无人管理,土地渐渐撂荒。村党支部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探索出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模式,既解决了村民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又盘活了撂荒地资源,还为留守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条件。”
据了解,为提高耕地利用率,助推乡村振兴,马关镇立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在撂荒耕地治理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指导、村组主推”的方式开展整治,鼓励农户复耕复种。对复耕困难、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动员他们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耕种,有效推进撂荒土地复耕。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连日来,马关镇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动,全面清理闲置、撂荒的土地,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马关镇党委书记马永平告诉记者,“开春以来,镇上组织干部对全镇所有的村组土地撂荒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共排摸出撂荒地365亩。对这些撂荒地,我们主要有两种整治途径,一种是动员老百姓进行复垦,另一种是引进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复垦。”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撂荒的土地再次被复耕,不仅使得农村撂荒土地充分利用,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还可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引导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家乡创业,在广阔的乡村田野施展才华,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