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采访见闻(八十一)闫家乡篇
党史学习教育立足“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家川县闫家乡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深学促实干,立足“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今年,我们着重梳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为民办实事,修建车古村至磨子沟梁3公里道路提升硬化项目,投资30万元打通磨子沟梁至万家坪旅游线路,清理河道垃圾,打造励志教育基地,为服务全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闫家乡车古村支书蒋德龙说。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过程,需要常态化开展,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闫家乡乡村两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4次,领导班子成员到各支部讲党课14人次,在14个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史”读书角,打造党员身边的学习平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形象、更加入脑入心,并结合“为群众办实事,为党旗添光彩”实践活动,共为群众办实事637件。

从安全住房覆盖到道路交通硬化、美化、亮化,从农村安全饮水到社会保障不断提升,近年来,闫家乡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全乡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先后解决了群众出行不方便、住房饮水不安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一项项民生项目、民生实事在闫家乡落地生根,惠及千家万户。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闫家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准施策打通基础设施脉络,先后投资725万元协助完成闫家至付堡10.5公里道路硬化项目;投资38.63万元,在陈庙、草川梁2村硬化院落7720平方米。在东西扶贫协作天津港保税区的大力帮扶下,分两年度在草川梁村共投入372.2万元;投资131.8884万元,在丁河等3村修建桥梁、桥涵4座;投资209.3万元,在草川梁等4村修建挡土墙3805立方米;在闫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修建桥梁建1座;在王坪村和付堡村落实“一事一议”太阳能路灯共80盏;投资693.921万元,在闫家等9村硬化小巷道74612.8平方米……

这些只是闫家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下一步,闫家乡将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教育引导全体乡村干部立足服务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