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位于张家川县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点人头攒动,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主办,县农业技术服务站承办的全省旱地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现场观摩活动在梁山镇岳山村、大阳镇梁堡村举行。

兰州大学校长助理许鹏飞,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芳,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刘祎鸿,兰州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安娴,张家川县政府副县长高文和来自定西、陇南、平凉、天水等市县种子管理站相关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一同在现场观摩讨论。

在种植示范点,不同品种的小麦像是一排排正准备接受检阅的士兵,昂首挺胸。观摩活动中,县农业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全面介绍了张家川县“兰大211”示范点建设、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全县小麦种植情况。

与会代表对张家川县推广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认为张家川县近年来持续稳步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通过集成、展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农技推广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产量逐年增加,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及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同步提升,为全县粮食安全工作鉴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张家川县以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狠抓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不断提升冬小麦连片种植和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认真学习兄弟县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冬小麦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不断提升。

据悉,冬小麦新品种“兰大211”是由兰州大学李凤民教授团队选育,202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麦20200014)。在甘肃省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兰大211”平均亩产442.68千克,比对照增产11.8%;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5千克,比对照增产12.4%。“兰大211”含有Yr15抗条锈基因,对条锈病条中32、条中33、条中34、贵农22-14、中4-1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该品种丰产、稳产和抗病性突出,适合在甘肃省旱地冬麦区种植。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